高速致命撞擊,小米冤嗎

上觀新聞
04-02

  今天收盤,小米股價又跌了。

  互聯網上,對近期小米SU7車主高速公路上撞擊事故的討論沸沸揚揚。和此前很多高速公路事故不同的是,這一次討論的焦點,落到了智能駕駛和車企身上。

  目前事故的具體責任報告還沒有公佈,一些小米公關聲明中未提及的細節,比如車門是否能正常打開等尚且沒有定論,到底該如何定責也未可知。

  有不少人覺得,現在就把小米推上風口浪尖,恐怕有點冤枉人:“駕駛員當然手不能離開方向盤,這事不能這麼怪小米。”

  股價暴跌的小米,冤枉嗎?要我說,報告結果沒出來前,小米可能有冤,但是在一個更普遍的情況裏,小米等新能源車企,作爲“AI技術樂觀”的實際受益者,其實沒那麼冤。

  按遇難者家屬的說法,遇難者生前是小米的“忠粉”,甚至會向家長推薦智駕系統。熟悉一點互聯網的恐怕都知道,這一年來,小米su7系列“風很大”,不少車圈測評博主,也很樂於拍攝一些小米汽車安全問題的測評視頻,助推一波流量。甚至,小米品牌最早的宣傳,就是和質量好、價格低、高性價比這樣的標籤掛鉤的。

  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說,他們其實搞不清楚L2、L3這些字母數字代表的智能駕駛級別實際上的區別,也不太瞭解隱藏式門鎖到底有什麼原理。很多時候,讓他們留下印象的是一個個宣傳某品牌車有多“扛撞”的段子,或是視覺刺激更直接的小視頻。

  而車企是否從中受益呢?答案是肯定的。這些宣傳營銷的內容,尤其是智能駕駛所指向的一種更自由、更解放雙手、甚至更安全(因爲大衆很容易想到,系統不會像人一樣疲勞)的開車體驗,對消費者有直接的吸引力。就像創新擴散的曲線所揭示的,在新技術推廣的時候,最初階段懷疑的人羣一定佔據主流,能助推新技術擴散的因素,就有正面宣傳和樂觀預期。

  曾經默許、放任甚至助推類似宣傳的企業,既然已經從中得到了實打實的利益,那麼如果在事故面前繼續沉默,顯然不太公允。

  也不是不能理解這種技術樂觀。往更深處說,這種對新技術的樂觀和期待,本身就是符合人性的。像一個廣爲人知的調侃:人類懶得走路,才發明了汽車。很多時候,新技術的發展,的確是由人們對更便利、更舒適的生活的嚮往來驅動的。

  所以說,不能因爲一次事故的發生而阻止新技術的探索,這是一條我們目前能達成的共識。

  商業力量推動技術不斷迭代擴散的趨勢,本就很難阻擋。拿智能駕駛來說,不管各種產業分析的結果如何,有一點在業內已經很明確:汽車行業仍將堅定邁向研發全自動駕駛汽車的道路,未來的理想圖景不會改變。

  這恰是中國市場的優勢之一。新技術往往能快速應用於龐大市場,藉助產業化的力量迅速大面積複製推廣,從而積累龐大的案例和數據,爲後續的技術迭代、完善和創新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撐。社會對此抱有一定的“容錯率”,技術研發才能不斷逼近更完美、更便利的狀態。

  但在此之上,更重要的是儘可能減少技術探索過程中付出的代價,特別是當我們談論之事關乎生命時。

  在汽車、醫療等與生命安全高度綁定的“高敏性”領域,哪怕出現萬分之一的失誤,哪怕失誤發生在毫釐之間,都可能對個體和家庭造成百分之百的悲劇,這是任何技術手段都無法挽回的損失,也是消費者和全社會都難以接受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新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必然要慎之又慎,也必然要提前考慮到最糟糕局面的發生,基於此作出專業審慎的評估,而不是陷入某種技術的“狂歡”和“軍備競賽”無法自拔。若技術尚未完全成熟到對生命安全有堅實的託底,一味“冒進”地將其推向應用市場是不負責任的。永遠將生命安全擺在第一位,這是任何新技術探索都不能突破的底線。

  守牢這條底線,既不能因噎廢食,更不能放任不管,在兩個極端之間,有很多可以作爲的空間。

  最迫切的一條就是對漏洞的及時填補。回到小米SU7爆燃事故,既然事故已然發生,就不能讓其白白髮生,甚至陷入某種徒勞的口水戰,而應該將重點拉回基本事實的認定,基於此發現可能的問題,把該打的補丁打上,把可能的隱患排除掉。

  此次事故引起的關於電池燃燒、車門鎖死、留給車主的反應時間過短等問題的討論,也應當成爲一次行業討論和反思的契機,完善可能本就缺失的行業標準和相應的責任邊界,這需要企業、管理部門、司法機關等多元主體的共通參與和發力。

  追逐新技術帶來的便利,似乎已成爲時代的某種本能。我不知道人類什麼時候可以徹底放開手中的方向盤,但對生命的尊重,什麼時候都不能放下。

(文章來源:上觀新聞)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