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看工行 | 解碼工商銀行2024財報:“五化”轉型築牢發展根基,“人工智能+”重塑金融業態

市場資訊
04-02

  3月28日,工商銀行披露2024年度經營答卷,總資產突破48.82萬億元,較年初增長9.2%;實現淨利潤3669.46億元,同比增長0.5%;不良貸款率1.34%,撥備覆蓋率214.91%,資本充足率19.39%穩居行業前列。面對利率下行與市場波動的雙重考驗,這份成績單印證了“五化”轉型戰略的系統性成效,更展現出金融科技賦能的深層變革。

  錨定“五化”轉型,重構金融服務底層邏輯

  2024年,立足四十年再出發,工商銀行錨定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現代金融機構目標,紮實推進智能化風控、現代化佈局、數字化動能、多元化結構、生態化基礎——“五化”轉型,打造高質量發展全新支點。

  推進智能化風控,提升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水平。工商銀行通過“主動防、智能控、全面管”,加快企業級智能風控平臺建設,加強統籌管理,持續提升風險治理效能。

  構建現代化佈局,持續加大對“兩重一薄”領域的支持力度,服務新質生產力,2024年,新增貸款投放、債券投資餘額均爲可比同業第一。緊扣金融“五篇大文章”,綠色貸款保持同業第一,普惠貸款增量、增速排名可比同業前列,“專精特新”貸款較年初增長超54%。發佈銀行業首份金融基礎設施服務方案,推進自身現代化步伐加快。

  培育數字化動能,加快建設“數字工行”,做強三大對外平臺,做優三大對內平臺,加快打造工行新質生產力。工行手機銀行客戶數增至5.88億戶,規模和活躍度可比同業第一;開放銀行全年交易額突破375萬億元;“智慧辦公”日活超過30萬人,員工辦公效能進一步提升。

  完善多元化結構,通過優化結構打造多點支撐、高效協同的發展新格局,主動應對利率下行、淨息差收窄等形勢變化。加快構建“大中小微個”相協調的客戶結構,提升微型客戶佔比,優化資產佈局,“零售+普惠”貸款增量佔比持續提升。在穩住利息收入的同時,做大做優手傭、交易等非息收入,同時做強“四大經營板塊”。

  夯實生態化基礎,聚焦客戶需求變化,沿着資金鍊做實客戶鏈,優化服務鏈,提升價值鏈,縱深推進GBC+基礎性工程,搭建各類場景全套解決方案,實現G端拓戶4.9萬戶,B端拓戶32.6萬戶,C端觸達客戶1.7億人。進一步增強經營發展韌性。

  資產質量持續鞏固,韌性經營推動業務結構穩定向好

  財報數據顯示,工商銀行ROA(資產回報率)0.78%、ROE(淨資產收益率)9.88%均處於合理區間。

  截至2024年末,工商銀行不良貸款率1.34%,較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14.91%,較上年末上升0.94個百分點,風險抵禦能力持續增強。

  近年來在低利率環境下,商業銀行淨息差持續收窄,利息淨收入承壓。面對低利率與市場波動雙重挑戰,工商銀行通過“加減法”打造財務收支新平衡。

  工商銀行多元開源強增收,進一步健全利息淨收入管理機制,在資產和負債兩端發力,引導全行通過精細管理和結構調整,努力穩定淨息差和利差收入水平。並在主動適應利率變化穩定利息收入的同時,多措並舉拓寬非息收入來源。信用卡手傭淨收入同比增長1.8%,新開對公結算賬戶數同比增長6%,人民幣對公結算收入同比增長3.2%,保持同業領先;貴金屬手傭淨收入同比增長33%,第三方存管收入實現正增長,代理基金銷售額同比增長56%;ESG類債券、科創類債券承銷額同業領先,銀團安排承銷與管理、投行顧問諮詢相關收入保持同業領先……全年實現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1094億元,繼續保持總量同業領先。

  同時,精準管控穩節支,一方面管好資產質量,提升利潤貢獻,同時管控財務費用,優化資源投入。2024年,工商銀行成本收入比繼續保持同業較優水平。

  服務實體經濟,着力完善現代化佈局

  精準服務“工”和“商”,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綠色貸款規模保持領先,民營、外貿及商戶金融持續優化,城鄉聯動金融服務水平持續提升……工商銀行“專”的特色持續體現。

  支持實體經濟力度持續加大。2024年,工商銀行投融資總量、增量均保持市場領先。統籌落實穩經濟各項存量政策和一攬子增量政策,2024年末境內人民幣貸款餘額26.7萬億元,較上年增加2.3萬億元;人民幣債券投資12.7萬億元,較上年增加2.2萬億元;全年境內主承銷債券規模超1.9萬億元。

  信貸資金投放精準直達。紮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續加強對“兩重”“兩新”“三大工程”等領域的金融服務,製造業、科創、綠色、普惠、涉農、民營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貸款實現良好增長。投向製造業貸款餘額4.4萬億元,保持行業首位,其中投向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2.1萬億元;綠色貸款餘額突破6萬億元,保持行業首位;普惠貸款餘額2.9萬億元,增速近30%;持續優化和提升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助力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

  科技向新,金融“活水”灌溉新質生產力

  工商銀行將金融資源向“硬科技”領域傾斜,2024年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增速顯著高於全行平均增速。

  2024年以來,工商銀行更加註重專業化、提升綜合服務能力,着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打造科技金融領軍強行,助推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據瞭解,工商銀行圍繞頂層設計、體制機制、政策保障、資源配套等方面,打造科技金融專業機構、專項行動、專屬產品、專門風控、專屬保障“五專”服務體系,持續提升金融服務科技創新能力和質效:打造了“總行-分行-支行-網點”四級聯動的科技金融專業化服務體系;深化政銀合作,聚焦重大科技項目和“卡脖子”領域,聚焦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等重點客羣,開展重大科技專項金融服務;結合科技型企業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的階段特點和金融需求,制定《科創企業綜合金融服務方案》;針對科技企業新特點、新需求,打造與新質生產力企業相適應的評價體系,提升科技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從考覈引導、規模保障、成本優惠、定價授權、盡職免責等方面,全方位加大對科技型企業服務的資源和政策保障力度。

  財報顯示,工商銀行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專精特新”企業等重點客羣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截至2024年末,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餘額率先突破3.1萬億元,科技型企業貸款餘額近2萬億元,均位列同業首位。

  “人工智能+”,打造服務進化“超級變量”

  “人工智能+”在工商銀行的實踐應用也成爲打造金融服務進化的“超級變量”。“工銀智湧”大模型矩陣體系推動金融業務場景的智能化升級,爲做好數字金融大文章注入了全新動能。

  《2024工商銀行人工智能大模型白皮書》顯示,其AI技術已滲透到金融服務的全鏈條,形成“1+X”應用範式。工商銀行聚焦遠程銀行、對公信貸、運營管理、金融市場等各業務領域,將大模型嵌入銀行業務系統的全流程,開啓金融行業人機交互新時代,形成全新的數字生活與數字孿生能力。

  近期,工商銀行在同業率先完成DeepSeek最新開源大模型的私有化部署,千億級金融大模型“工銀智湧”的應用,算力、算法、數據等核心要素處於業界領先,已賦能20餘個主要業務領域、200餘個場景。獲得專利授權數量保持同業第一。

  AI有望驅動銀行機構加速技術迭代。中金公司認爲,AI技術平權持續,金融IT行業具備明確賦能場景,有望實現“工具賦能”向“智能重構”躍遷。工商銀行“五化轉型+生態運營”模式,爲國有大行在利率市場化深水區的轉型提供了可複製的實踐樣本。

  來源:“新浪金融研究院”公衆號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曹睿潼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