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IT市場研究和諮詢公司Gartner預測,到2025年,全球生成式AI支出預計將達到6440億美元,較2024年增長76.4%。數據顯示,集成AI能力的服務器、智能手機、個人電腦(PC)等硬件將成爲GenAI支出的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其中80%的GenAI支出將用於硬件。
這一數字不僅揭示了生成式AI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商業化的加速趨勢,更預示着產業鏈條中硬件、軟件、服務等環節的全面重構。而這一趨勢與聯想三大業務集團——智能設備(IDG)、基礎設施方案(ISG)、方案服務(SSG)的戰略方向也高度契合。
難怪,聯想集團(00992)在其新財年誓師大會上高調喊出“推動所有業務集團的營收實現年比年雙位數的快速增長”。看來這爆棚的自信心背後,的確有紮實的市場大勢作爲有力支撐。
硬件支出佔比80% IDG與ISG形成雙輪驅動
根據Gartner的數據,2025年生成式AI支出中,硬件領域的佔比將高達80%,其中設備支出(3983億美元,增長99.5%)和服務器支出(1806億美元,增長33.1%)成爲核心驅動力。
此前,很多分析都認爲,隨着市場的成熟,大模型scaling law的見頂,資金更多會轉向軟件和服務,看來並非如此。Gartner的數據背後,是AI技術從雲端向終端下沉的趨勢——無論是企業級智能應用,還是消費端AI PC、AI手機等設備,均需要高性能硬件作爲算力載體。
作爲全球PC市場的領導者,聯想在過去兩年最重要的動作,就是成功取得了AI PC的定義權,聯想提出的AI PC五大特徵,得到了市場的響應。最有力的證明就是在去年PC市場整體下滑的大背景下,聯想集團不僅穩居全球個人電腦市場第一,其與第二位競爭對手之間的差距也拉大到了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IDG集團整體營收和貢獻利潤達到20%以上的增長。而在AI手機方面,聯想在中國以外市場的排名上升到了第五位。
更值得關注的是,設備市場的增幅接近一倍(99.5%)。Gartner副總裁分析師約翰-大衛·洛夫洛克(John-David Lovelock)指出,預計到2027年,支持AI的終端設備將“幾乎佔據整個消費設備市場”。這對於聯想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增長機遇。此外,國內將“人工智能+”行動與AI終端納入新質生產力範疇,也爲聯想提供了本土化創新窗口和機遇。
在服務器領域,聯想憑藉其全球第三的服務器市場份額,正加速佈局AI優化型基礎設施。上個月發佈的Q3財報顯示,ISG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集團營收28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近60%,實現扭虧爲盈。在中國市場,聯想服務器營收同比增長近200%,是國內頭部品牌中增速第一。這一趨勢也彰顯了聯想不俗的競爭力。
可見,聯想的AI PC、AI手機等終端硬件和服務器等基礎設施,將成爲集團業績未來強勢增長的雙輪驅動 。
軟件和服務超高增長空間 企業智能需求迫切
儘管Gartner的數據顯示,軟件(372億美元)和服務(278億美元)在生成式AI支出中佔比僅10%,但其93.9%和162.6%的超高增長率。
這一趨勢背後,是多數企業遭遇的三大痛點——數據質量缺陷(32%項目失敗主因)、員工技能斷層(28%)和ROI測算困難(25%)。在此背景下,面對巨大的企業智能需求,具備端到端解決方案能力的廠商將獲得顯著優勢。
聯想方案服務業務集團(SSG)正是這一趨勢的最大受益者——2024/25財年,SSG營收持續保持同比雙位數增長和高盈利,其中AI相關解決方案貢獻不斷提升。
在企業智能領域,聯想的佈局可謂相當早。早在2023年,聯想就提出了“混合式人工智能”的戰略路線。
聯想集團提出了混合式人工智能優勢集框架,該框架涵蓋了一個全面的AI模板庫——聯想AI Library(人工智能應用庫),它能使企業以最小的複雜性輕鬆實施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並廣泛覆蓋了多個行業和業務功能,包括營銷、IT運營、產品開發以及客戶服務等領域。
作爲行業內擁有最全面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組合的企業之一,聯想還提供了超過165個經過驗證的AI垂直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可以通過聯想的全球專業服務進行部署,從而幫助企業充分釋放投資回報率。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還在新財年誓師大會上透露,聯想正攜手英偉達、微軟、SAP、阿里巴巴、字節以及其他行業生態夥伴,打造更加全面、更加完善、更具優勢的優勢集。
或許,也正是因爲這種超強的縱向整合能力和生態角色,使得聯想可以在這輪AI浪潮中領先戴爾、惠普等傳統廠商。
雙位數增長目標的三重底氣
聯想集團首席技術官Tolga Kurtoglu也表示,要釋放AI的潛力,我們必須將技術能力轉化爲以用戶爲中心的AI解決方案,打造聯想的差異化優勢。
當全球生成式AI支出向6440億美元邁進時,我們也不難理解,聯想敢喊出“推動所有業務集團營收實現年比年雙位數的快速增長”的高增長目標,正式因爲三重底氣——硬件統治力、服務轉化力、生態控制力。這不僅爲其雙位數增長目標提供了堅實支撐,更重新定義了AI時代終端廠商的價值內核。
因爲,相較於NVIDIA等受制於算力週期、Snowflake等依賴企業IT預算的廠商,聯想的“全棧整合”能力顯然使其在AI 2.0時代更具抗週期特質。正如楊元慶所言:“聯想的第五個十年,將是混合式人工智能的十年。”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