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出了一份繼續虧損的年報後,呷哺呷哺(00520)已經連虧四年,且虧損還創下了上市紀錄。
呷哺呷哺發佈的年報顯示,2024年公司實現營收47.5億元,同比下降19.7%;實現公司股東應占淨利潤-4億元,虧損額較上年度翻番。
呷哺呷哺表示,由於受到激烈的行業持續競爭及消費需求趨於理性的影響,致使餐飲業態整體營收呈現同比回落態勢。
門店首次跌破1000家
對於虧損原因,呷哺呷哺之前的業績預告曾表示,主要受公司收入減少、中高端品牌湊湊尚處虧損以及因部分餐廳關閉及持續虧損等因素導致閉店及減值損失等影響所致。
呷哺呷哺共有主品牌-呷哺呷哺和中高端湊湊兩大連鎖品牌。2024年,呷哺呷哺新開65家呷哺呷哺餐廳和13家湊湊餐廳,同時關閉了138家呷哺呷哺餐廳和73家湊湊餐廳。2024年底,公司共有門店957家,2019年以來首次跌破1000的整數關。
其中,呷哺呷哺品牌餐廳從2020年最高的1061家降至2024年760家;湊湊餐廳數量原本處於增長中,2019年突破100家,2022年突破了200家,直至2023年達到高位的257家。
2024年,湊湊品牌淨關閉門店60家,門店數量剩餘197家,餐廳數量一下子跌回四年前。由於定位中高端,湊湊餐廳的收入原本快速增長。呷哺呷哺品牌收入逐級下降,2022年,呷哺呷哺品牌餐廳淨收入22.5億元,湊湊達到22.6億元,首次超過了主品牌。
在關店、人均消費和翻檯率下滑下,湊湊餐廳的收入降至2024年的18.8億元,呷哺呷哺餐廳雖也在下滑,但翻檯率較2022年改善明顯,人均消費降幅控制也要好於湊湊餐廳,終於又成爲公司主要收入。
從分部業績看,原本湊湊品牌處於盈利中,盈利規模甚至連續過億。2023年湊湊開始虧損,當年虧損了9838萬元。2024年虧損急劇增加,金額猛增至3.5億元。原本處於虧損中的呷哺呷哺品牌業務自2023年開始盈利,2024年仍有近2000萬元的淨利潤。
淪爲仙股,瞄準學生市場
自2021年持續陷入虧損後,呷哺呷哺在資本市場也逐漸受到冷遇。2024年8月中下旬,公司股價就曾跌破1港元,淪爲仙股。之後的9月底A股、港股全面反彈,呷哺呷哺也告別仙股,股價重回1港元以上。
只是好景不長。進入2025年後,呷哺呷哺的股價基本徘徊在1港元之下。4月1日,公司股價收於0.81港元/股,這也刷新了呷哺呷哺股價本輪下跌以來的新低。
爲了打開新局面,呷哺呷哺瞄準了學生市場。在2024年報中,對於目標客戶羣,公司表示,要深耕學生客羣,適時推出學生月卡及學生專屬優惠套餐,精細化運營各年齡段學生客羣。
“對於新客羣的開發,依然會以大學生客羣爲主力耕耘對象,並積極開發企業用戶到餐廳團建的用餐場景”,呷哺呷哺表示。
對於學生市場,呷哺呷哺採取了逐步“滲透”的策略。根據公司之前的年報。最早在2022年報中,呷哺呷哺表示,要加強對大學生的兼職招募。大學生普遍素質較高,形象年輕陽光;提高大學生在兼職員工中的佔比,將幫助公司提升形象,提升客戶體驗。
2023年報中,呷哺呷哺表示,湊湊也將積極耕耘“大學生”市場這一新興消費羣體,爲大學生度身定製的大學生優享計劃於這一年3月推向市場。
從最初用大學生兼職“打工”,到中高端餐廳瞄準大學生,直至如今公司精細化運營各年齡段學生客羣,呷哺呷哺對學生市場的重視越來越明顯。這能否幫助公司擺脫虧損實現盈利,市場將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財中社)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