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中銀國際發佈研報稱,在2025年的投資展望中,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都首次提出相關算力投資“不設上限”。三家運營商在資本開支的規模及營收佔比維持下調的目標下,依舊堅定加碼算力投入,凸顯各家算力轉型的決心。AI的快速發展驅動運營商雲計算、數據中心等業務,有望爲業務發展第二增長曲線。同時,穩健現金流和高股息爲運營商提供安全墊,使其在具備估值彈性的同時能夠抵抗外部不利衝擊。AI浪潮下運營商將顯著受益於智算業務帶來的業績增長及價值重估,同時運營商是AI鏈中防禦型成長資產,既有成長性,也有稀缺性。
中銀國際主要觀點如下:
運營商算力建設成果顯著,相關領域收入悉數上行
2024年,中國移動智算規模達到29.2EFLOPS,淨增19.1EFLOPS;呼和浩特、哈爾濱兩個萬卡集羣智算中心上線提供服務,接入第三方算力超30EFLOPS;移動雲在智能化加持下,收入突破千億至1,004億元,同比增長20.4%。
中國電信自有智能算力達到35EFLOPS,接入50家算力合作伙伴後,總規模達到62EFLOPS;已建成京津冀、長三角兩個全液冷萬卡池,並在粵蘇浙蒙貴等區域部署了千卡池;收入方面,中國電信的智能收入達到89億元,同比增長195.7%,天翼雲全面向智能雲升級,收入達1,139億元,同比增長17.1%,AIDC收入達330億元,同比增長7.3%。
中國聯通智算規模超17EFLOPS,在上海、廣東、香港和內蒙、寧夏、貴州等地建設大規模智算中心,建成300多個訓推一體的算力資源池;聯通雲收入686億元,同比提升17.1%;數據中心收入259億元,同比提升7.4%;智算業務驅動算力服務強勁增長,去年簽約金額超過人民幣260億元。各家在算力與AI領域的投入已取得明顯經濟效益,爲公司持續高質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運營商全面提升算力投資力度,智算轉型決心堅定
在2025年的投資展望中,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都首次提出相關算力投資“不設上限”。三家運營商在資本開支的規模及營收佔比維持下調的目標下,依舊堅定加碼算力投入,凸顯各家算力轉型的決心。
2025年,中國移動計劃投向算力領域373億元人民幣,約佔整體資本開支的25%,對推理資源投資“不設上限”;中國電信計劃算力投資同比增長22%,但“不設限”,將根據客戶需求及市場發展情況進行靈活調用;中國聯通計劃算力投資同比增長28%,且爲AI重點基礎設施和重大工程專項作特別預算安排。隨着數字經濟的持續發展,三大運營商圍繞算力及AI的軍備競賽已全面展開。
電信運營商是國內算力鏈核心資產
AI的快速發展驅動運營商雲計算、數據中心等業務,有望爲業務發展第二增長曲線。同時,穩健現金流和高股息爲運營商提供安全墊,使其在具備估值彈性的同時能夠抵抗外部不利衝擊。運營商在網絡傳輸、數據及應用等創新技術的研發上具備突出優勢,在國家支持下持續鞏固在6G、算力網絡、量子通信等新興領域的領先身位,推進雲智算的戰略升級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其在數字經濟時代的前瞻性佈局和技術創新能力。從傳統通信運營商轉型科技型數字經濟龍頭,看好三大運營商在算網數智方向的發展對公司估值的提振。
投資建議
AI浪潮下運營商將顯著受益於智算業務帶來的業績增長及價值重估,同時運營商是AI鏈中防禦型成長資產,既有成長性,也有稀缺性。建議重點關注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600941.SH,00941)、中國電信(601728.SH,00728)、中國聯通(600050.SH,00762)。
同時,建議關注運營商合作算力服務商:潤澤科技(300442.SZ)、平治信息(300571.SZ)、中貝通信(603220.SH)、中興通訊(000063.SZ)、烽火通信(600498.SH)、紫光股份(000938.SZ)等。
風險因素
政策不確定性風險;市場需求不及預期風險;行業供給過剩競爭環境惡化風險;AI發展不及預期風險。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