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比亞迪宣佈“天神之眼”智駕系統將覆蓋全系車型,從售價百萬的仰望U8到6.98萬元的海鷗智駕版,均實現高速NOA功能標配。
那一天,市場沸騰了。
很多人不知道,車企宣傳智能駕駛時,一個比一個高調,背後卻是大大的兩個字——“虧錢”。
不過,隨着智駕大規模上車,智駕背後的供應商,也紛紛踏上扭虧之路。
今天就來說道說道“智駕芯片第一股”黑芝麻智能。
中國有兩大知名“黑芝麻”,一個是主營黑芝麻糊等食品的南方黑芝麻集團,另一個則是更具科技感的黑芝麻智能。
黑芝麻智能是一家自動駕駛計算芯片和平臺研發企業,業務主要圍繞智駕芯片展開。
公司2024年營收達4.74億元,較2023年的3.12億元同比大增51.8%,創歷史新高;歸母淨利潤3.13億元,實現扭虧爲盈;毛利率從2023年的24.7%提升至2024年的41.1%,規模化量產與技術降本成效顯著。
業績快速增長的背後,是黑芝麻智能不斷擴大的朋友圈:
其拳頭產品A1000系列芯片已在吉利、東風及比亞迪等頭部車企規模化量產交付。尤其是和比亞迪的合作,幫助黑芝麻智能走上了“智駕平權”的發展快車道。
在近期高工智能汽車發佈的(《2024年度中國市場傳統自主品牌乘用車NOA行泊一體域控計算方案供應商市場份額》)行業榜單中,黑芝麻智能以12.15%市場份額位列榜單第三。
因爲車規級芯片研發、認證、生產週期較長,行業往往遵循“應用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的原則,黑芝麻智能也不例外。
2024年底,黑芝麻智能發佈了新一代高算力芯片平臺武當A2000系列產品,有望接棒A1000系列,成爲下一個智駕爆款。
儘管市場規模在快速擴大,但賽道也越來越擁擠,除了需要與英偉達、高通、英特爾等老牌芯片巨頭貼身肉搏,黑芝麻智能還要與車企自研團隊搶飯碗,同時還要面臨其他國產智駕芯片廠商的競爭。
即便如此,對2025的行業走勢,黑芝麻智能仍較爲樂觀。
在3月29日舉辦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黑芝麻智能CEO單記章指出,智駕市場已經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進入平權時代,高速NOA、城市NOA已向主流價格區間普及。單記章預測,到2025年年底乘用車NOA滲透率將達到20%,到2030年國內L2級以上智能汽車市場滲透率將超過90%,NOA標配搭載量將突破2400萬輛。基於這些認知,黑芝麻智能一早就佈局了很多底層的芯片。
從賣芯片到做生態,黑芝麻智能2024年打了一場漂亮翻身仗。營收猛增52%,毛利率翻倍,有比亞迪等大廠訂單撐腰,還推出新一代芯片備戰未來。當20%的乘用車2025年都用上高階智駕時,提前佈局的黑芝麻智能或許真能“芝麻開花節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