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全球經濟來說,由於複雜性和不確定性深度交織,2024年算得上是多事之秋。毋庸諱言,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打斷了不少企業原有的成長節奏。但若以長期經營的視角來看,市場的壓力測試對於優質公司而言或許並不是一件壞事,相反,外部的挑戰反而可能會加速優質公司的自我突破與進化。
智通財經注意到,儘管面臨一定的壓力,但中國旭陽集團(01907)在行業下行期繼續保持着穩健經營的節奏,同時公司還以進取者的姿態捕捉到了新的商業機遇,並已經開始着手培育起增長新動能。
業務穩紮穩打蓄力前行
日前,中國旭陽集團披露了2024年度業績。財報顯示,逆風環境下旭陽集團實現收入475.43億元,業務規模保持了平穩發展的勢頭;與此同時,在全行業普遍面臨虧損境遇的背景下,旭陽集團仍守住了盈利底線,全年實現淨利潤0.98億元。
基本面仍具韌性,這與旭陽集團在鞏固傳統優勢業務競爭力的基礎之上,充分挖掘化工板塊作爲第二增長曲線的增長潛力,並有序推進氫能業務進一步發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密切相關。
2024年,得益於旭陽集團繼續深化全國佈局、全球開拓的戰略,公司的焦炭業務量及精細化工產量繼續保持增長。
焦炭業務方面,全年實現收入176.42億元。年內,受市價波動影響,旭陽集團的焦炭平均售價爲1847.7元/噸(不含稅),對比上年度價格有所下滑。儘管如此,旭陽集團仍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克服外部不利因素。一方面,旭陽通過各種有效手段控制配煤價格,從而控制了煤焦價差,數據顯示,2024年旭陽煤焦價差維持在約300元/噸以上;另一方面,旭陽也積極嘗試通過內部挖掘潛力降低各項生產成本,提高人均產量、人均勞效,進而放大低成本優勢。
精細化工作爲旭陽集團第二支柱產業,繼2023年該業務收入及盈利首度超過焦炭板塊之後,2024年旭陽的化工板塊繼續爲公司貢獻可觀增量。報告期內,旭陽集團來自於精細化工產品生產業務的收入達到207.29億元,同比增長11.1%。年內,公司固體己內酰胺出口量達4.75萬噸,同比增長200%,再創歷史新高;高端聚酰胺新材料解決了己二胺卡脖子問題;而高附加值氨基醇新材料也於年內如期放量,帶來了新的利潤增長點。不難看出,隨着精細化工業務發展壯大,公司對抗週期波動的底氣也更足了。
2024年,旭陽集團繼續向行業輸出專業的運營管理服務,通過輕資產方式實現規模快速擴張。全年看,旭陽運營管理服務業務總規模增至886萬噸、同比增長114%,業務量實現651萬噸、同比增長45.6%。反映到報表上,期內旭陽集團運營管理服務業務貢獻收入達到42.25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09.5%;同時,該分部的毛利同比增長了42.1%,已成爲集團利潤增長的第三曲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過去這一年旭陽集團的氫能業務也取得了長足進展。根據公開資料,2024年旭陽集團高純氫業務量大幅增長,全年銷量達到2010萬方,氫氣銷量再創歷史新高;而按2024年產銷量計算,旭陽集團目前已經是國內第二大高純氫供應商。
傳統業務回暖可期,新業務加速“接棒”
在本月早些時候結束的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展現了決策層穩中求進、銳意進取的決心。其中,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突出了迎難而上、奮發有爲的鮮明導向;赤字率達到破紀錄的4%,則更是預示着經濟增長動能或將顯着增強。
智通財經認爲,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或許將有效提振黑色系的下游需求及產業情緒,2025年旭陽集團的優勢業務有望正式觸底回暖。
面向2025年,旭陽集團的全球競爭力有望得到進一步強化。去年,旭陽集團印度尼西亞園區實現焦炭銷量228.3萬噸,產品遠銷全球13個國家、28家客戶;固體己內酰胺海外銷量實現兩倍級快速連續增長;高附加值氨基醇新材料則實現中試裝置全產全銷,並預計在建5000噸/年氨基醇產業化項目短期內即可投產,形成對集團業績更大的貢獻。
展望2025乃至後續若干年,旭陽集團將立足國家加快建立國內國際雙循環經濟發展格局的大背景,繼續堅定不移地全面實施、加速推進“旭陽事業全國佈局+全球開拓”戰略,以集團位於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的首個海外實體製造業園區爲“橋頭堡”基地,積極調研謀劃包括下游精細化工等海外項目投資機會,增加設立更多的海外子公司、辦事處,目前位於中東、蒙古等新的辦事處已經在積極籌備之中。通過建設全球營銷網絡,建立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客戶鏈、銷售鏈,形成全球競爭力服務型體系,旭陽集團的國際化征途勢必會強勢挺進新的發展階段。
今年3月12日,旭陽集團與北京億華通簽訂了一份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業務並募集配套資金的框架協議。根據目前的交易方案,本次交易完成後,預計億華通控股股東將變更爲旭陽集團。雙方強強聯合,氫能行業格局將有望重塑:未來,如果交易能夠達成,旭陽集團作爲億華通控股股東,可以充分發揮其產業優勢和運營管理優勢,主導雙方資源深度整合,推進氫能全產業鏈優勢互補,甚而通過業務擴張構建百億級生態閉環。而隨着氫能產業持續發展,旭陽集團也有望在焦炭板塊和化工板塊之外,培育出業績增長新的一極。
新的一年,旭陽集團也將繼續朝着服務型與創新型企業轉型升級。根據公司方面透露信息,今年旭陽焦炭運營管理服務的業務規模目標是再增1000萬噸達到1820萬噸,化工運營管理服務的業務規模計劃再增100萬噸達到166萬噸。隨着業務穩步擴容,可以預料的是,運營管理服務板塊對於旭陽集團業績的正向影響還會得到放大。
多元化佈局培育長期增長動能,而這樣積極有爲的旭陽集團也受到了更多南向資金的關注。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港股通持有旭陽的比例持續上升,已由年初的6.78%上升至目前的7%左右。相信後續伴隨旭陽集團業績逐步回暖、重歸升勢,公司股票的價值迴歸之旅也會很快到來。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