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了1.8%
3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了2%
之前十債到過1.8%
碰到這個關鍵點位後,市場怕YM主導資金面緊平衡,又反彈回去了
但今天這波收益率下行,在突破關鍵點位上,還是比較堅決的
原因看起來是資金面邊際走松
但內核實際上是市場對宏觀敘事的邏輯發生了變化
相比於科技重估
市場開始關注基本面的延續性
比如關稅弄出來後
如果後續出口數據掉下來了
內需方面會有什麼舉措來對沖
擴大內需是長期戰略
但財政究竟能在當前的框架下做多少,能有多大的逆週期調節的力度,市場是有疑慮的
如果真需要對沖外需下降
那看起來最快最簡單的方式還是貨幣層面入手
換句話說,當市場開始關注一季度的企穩不可持續後,那麼市場可能傾向於相信通過貨幣寬鬆去穩增長可能是阻力最小的方式
股票的話,成交量已經跌破了萬億
科技抱團沒那麼堅固後,融資買入的熱情下降了
與此同時,其他板塊雖然估值不高,但又看不到EPS持續回升的可能
於是量化資金開始打野,通過板塊輪動獲取收益
長期資金選擇了避險的方式,又跑到了銀行去找穩定分紅
但選擇穩定分紅的資金多數都是配置型的,不太做交易
於是大盤明顯變得量能不足
南下資金依然淨買入117億
重估的熱情還在,畢竟港股的科技股多少還是有EPS支撐,估值也不高
只是SU7事件導致的風險偏好回落對恆科的壓制猶存
目前看,選擇貨幣寬鬆對沖基本面壓力的方向去做資產配置成了阻力較小的共識
(轉自:債文新說)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