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漲244%市值167億!“寧王”又收穫一個IPO

直通IPO
04-02

創始人及其配偶賬面價值合計超76億元。

作者丨王非

身兼供應商、投資人兩職,“寧王”剛剛收穫一個A股IPO。

4月2日,光伏和儲能解決方案提供商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首航新能)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募資額從最初的35.12億元大幅縮水至12.11億元,主要用於首航儲能系統建設項目、新能源產品研發製造項目、研發中心升級項目、營銷網絡建設項目等。

上市首日,首航新能開盤價40元/股,較11.8元/股的發行價高漲238.98%。盤中,其股價最高達44.80/股,最低報35.56/股。截至收盤,首航新能高漲244.49%報40.65元/股,總市值約167.63億元。

來源:百度截圖

上市進程顯示,首航新能於2022年6月獲深交所受理,次月過會,2023年3月過會,今年1月和2月相繼提交註冊和註冊生效。期間,該公司因財務資料過期經歷了多次“中止”。

65後“湖南佬”第三次創業,去年上半年收入近15億淨利過億

出生於1965年12月的許韜,系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人,畢業於湖南大學工業外貿專業,曾任江蘇理工大學講師、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員工。

2003年,許韜創辦深圳市天時利通訊有限公司任總經理,主要經營無線通信模塊等進口電子元器件商貿業務,這也是他的第一次創業。7年後,許韜開啓第二段創業旅程,創辦的深圳市首航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汽車智能網聯終端及系統的研發、製造與銷售。

短短三年後,許韜參與設立首航新能的前身首航有限,現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終於成功完成敲鐘,收穫屬於自己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招股書顯示,IPO前,許韜直接和間接合計持有首航新能52.75%股份,爲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其配偶徐志英,直接持有公司4.20%股份,並與易德剛和仲其正共同簽署一致行動協議,成爲許韜的一致行動人。

來源:首航新能招股書

IPO後,許韜直接持有首航新能37.28%股份,間接持股合計約4.90%,其配偶徐志英持股約3.36%。按照167.63億元的上市首日收盤市值計算,許韜與其配偶的賬面價值合計約76.34億元。

經過近12年發展,如今的首航新能已經成長爲一家專業從事新能源電力設備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專注於太陽能電力的轉換、存儲與管理,核心產品涵蓋光伏併網逆變器、光伏儲能逆變器、儲能電池等。

根據電力與可再生能源研究機構Wood Mackenzie發佈的研究報告,2023年度首航新能在全球光伏逆變器市場出貨量位列第十位;另據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的調研數據,2021年度該公司在全球戶用逆變器市場出貨量位列第九位。

2021-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首航新能營業收入分別約爲18.26億、44.57億、37.43億、14.69億元;淨利潤分別約爲1.87億、8.49億、3.41億、1.31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約爲2.58億、8.42億、3.06億、1.23億元。

來源:首航新能招股書

需要注意的是,首航新能的主要銷售區域爲歐洲等境外地區,主要產品爲光伏併網逆變器、光伏儲能逆變器及儲能電池等。報告期內,該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中的境外銷售收入分別約爲16.00億、39.93億、28.23億、12.20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爲88.01%、89.61%、75.57%、83.19%。

報告期內,首航新能的研發費用分別約爲9422.53萬、1.93億、3.08億、1.54億元。截至本招股書(註冊稿)簽署之日,公司及其下屬企業擁有28項核心技術、102項發明專利、94項實用新型專利、51項外觀設計專利和80項軟件著作權。

招股書顯示,首航新能預測2024年度營業收入約27.13億元,歸母淨利潤約2.55億元,扣非淨利潤約2.36億元。 23,586.37 萬元。公司盈利預測是管理層在最佳估計 假設的基礎上編制的,但所依據的各種假設具有不確定性,投資者進行投資決 策時應謹慎使用。

同時,以2024年盈利預測的營業收入分別下降15%、30%進行敏感性測算,首航新能2025年營業收入分別約爲23.06億、18.99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則分別約爲1.50億、1.19億元。

“寧王”送錢送訂單,最新賬面價值超4億

招股書顯示,首航新能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材料爲半導體器件、電子物料、機構件、磁性器件、阻容器件以及電芯、PCB板和包裝材料等,主要供應商包括寶惠電子、欣成源、寧德時代瑞浦蘭鈞、一和興、世平國際、億緯動力等。主要客戶則包括ZCS、CORAB、EnergyNAT、天合智慧、翔泰新能、Havells、創維光伏等。

其中,併網逆變器一直是首航新能的第一大收入來源,報告期內的營收分別約11.77億、18.15億、20.60億、7.49億元,佔比分別爲64.78%、40.74%、55.14%、51.09%。

來源:首航新能招股書

翻閱多份招股書可以發現,首航新能的儲能電池業務自2021年起獲得“爆發式”發展,從2020年的不到700萬元,增長超30倍至2.17億元,並在2022年進一步增長至12.46億元,營收佔比高達27.97%,系近年來最高點。

這一變化的背後與寧德時代的注資、供貨不無關係。招股書顯示,2021年11月,曾毓羣實控的寧德時代(外界戲稱爲:寧王)旗下100%控股的問鼎投資,以77億元估值入股首航新能。

稍早前的2021年7月,首航新能首次引入深創投、同創偉業等外部機構股東,投後估值70億元;短短五個月後,該公司又引入基石資本、華金資本等機構股東,估值升至100億元。

換言之,爲了吸引“寧王”入股,首航新能給出了近乎七折的“優惠”。

而這自然也招致問詢,對此,首航新能回覆稱,“引入問鼎投資有助於更好整合發行人上下游行業資源,符合公司戰略規劃。發行人已將其增資價格與同期投資者增資價格差額確認股份支付。問鼎投資入股估值差異較大具有合理性。”

事實證明,首航新能與“寧王”的合作確實“雙贏”。

2021年當年,寧德時代就成爲了首航新能第三大材料供應商,採購金額約7088.35萬元,佔採購總額的比例爲5.18%,主要採購品種正是電芯;2022年,寧德時代一躍成爲首航新能第一大材料供應商,採購金額飆升至7.79億元,佔比高達22.30%。

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至今,“寧王”已不在前五大材料供應商之列,電芯供應商更換爲億瑋動力。

來源:首航新能招股書

IPO前,寧德時代旗下問鼎投資持股約3.00%,系第一大外部股東,深創投緊隨其後持股約1.34%;IPO後,前述兩者持股比例分別降至2.40%、1.07%。

按照167.63億元的上市首日收盤市值計算,寧德時代賬面價值約4.02億元。相較於“寧王”年報提到的,截至2024年末2.07億元的賬面價值,近乎翻倍。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