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廣州4月4日電 (記者 許青青)希望把廣東省的供應商基地進一步擴大和加強、希望在廣東投資建設工廠和研發中心、大灣區是公司下一步的投資重點區域、希望和廣東繼續攜手走向下一個50年……
由中國貿促會、廣東省政府主辦的外資企業“廣東行”政企交流會4月2日至3日在廣州和深圳舉行,涉及14個國家和地區,包括10家商協會16人、47家企業92人(含世界五百強企業11家,美資企業16家32人)到訪交流。不少外資企業代表期間紛紛表示,持續看好廣東的巨大增長潛力、繼續加碼投資廣東,深耕廣東。
據廣東省商務廳近日發佈的數據,在全球經濟恢復欠佳的大背景下,廣東在外資使用上實現了“逆襲”。今年前2個月,全省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484家,同比增長16.8%;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33.1億元,同比增長5.9%。截至去年年底,廣東全省登記在冊外商投資企業21.51萬戶,同比增長8%,佔全國的1/4。成爲廣大外資企業持續看好廣東、投資廣東的實際行動證明。
產業強省和科研高地吸引全球投資者
廣東省商務廳副廳長朱小軍在交流會提到,廣東經濟實力強勁、市場規模巨大、產業體系完備、科技創新活躍、基礎設施完善、營商環境優良、生活環境優越。在產業體系方面,廣東擁有全部31個製造業大類,培育形成8個萬億級產業集羣,在廣東辦企業可坐享強大的產業鏈供應鏈,絕大部分配套在廣東本地即可解決,省時、省力、省錢。在科技創新方面,廣東擁有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重要平臺和2家國家實驗室、31家全國重點實驗室、161所高校等科研載體。
通用電氣醫療系統貿易發展(上海)有限公司(GE醫療)代表表示,目前該公司已經和廣州市、深圳市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希望和廣東省進一步合作,利用廣東的製造業優勢,把GE醫療在廣東省的供應商基地進一步擴大和加強,在廣東打造世界級GE醫療先進醫療設備的配件產業羣,並在廣東開拓科研和產業合作。
國際商業機器(中國)有限公司(IBM)代表說,該公司目前是以軟件和諮詢爲主導業務的公司,目前在企業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確定了領導地位。現在繼續看好中國的政策、中國市場的未來和巨大的增長潛力,目前公司正在廣東積極部署,利用廣東蓬勃的技術創新能力與本地企業進行聯合創新,實施AI方案與場景的開發與合作。
澳大利亞百健士集專注於研發高端微藻,該公司表示,目前集團還未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但計劃在中國建設公司最大的微藻研究中心。通過參訪與交流對投資廣東非常有信心,未來希望能夠在廣東投資建設廠房和研發中心。
廣闊市場和良好營商環境是投資廣東的底氣
廣東作爲中國經濟最爲活躍、開放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其市場規模之大、消費能力之強,也爲外資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商業機遇。同時,廣東一直致力於優化營商環境,通過簡化審批流程、降低企業成本、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一系列措施,爲外資企業創造了更加便利、公平、透明的經營環境。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外資企業看好廣東、願意在廣東深耕發展的堅實基礎。
嘉吉糧油(陽江)有限公司在廣州、佛山、東莞和陽江分別設立了三家大豆壓榨廠和一家運營中心,該公司表示,得益於廣東良好的營商環境,在粵四家工廠和一家中心運營得非常平穩和成功。
洲際酒店集團代表表示,今年是集團進入中國市場50週年,目前在全國有800家酒店,廣東省佔10%。該代表認爲,廣東在酒店數量和服務質量方面,仍有更大的增長空間,希望和廣東攜手走向下一個50年。
丹麥嘉士伯集團是全球三大啤酒公司之一,也是最早在中國投資的丹麥企業之一,在華投資總額已超過200億人民幣。嘉士伯中國總裁李志剛說,廣東是中國最大的啤酒市場,一直是嘉士伯在華投資的重點之一。“隨着廣東省持續提振內需、擴大消費,尤其是廣州市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市場需求不斷升級,也爲我們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嘉士伯將持續加大在粵投資,加快在華南市場佈局。
勵訊集團則希望服務於廣東優秀的科創類企業,併爲廣東出海企業出謀劃策。阿爾斯通投資(上海)有限公司表示,大灣區是公司戰略發展的重點,下一步計劃在大灣區建立區域總部以及部分生產基地。
廣東省20餘個部門現場回應了外資代表合作意向及訴求。廣東省委常委、副省長張國智表示,廣東有頂天立地的產業業態、聯通世界的開放格局、敢闖敢試的創新基因、海納百川的市場環境。希望廣大外資企業投資廣東、投資未來,共享大灣區建設的時代機遇。(完)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