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對進口整車及零部件徵收25%關稅,這一政策在汽車行業引發震盪。製造商與經銷商深切擔憂:目前均價約4.8萬美元的汽車可能面臨高達1萬美元的漲價。
特朗普表示對價格上漲並不擔憂,稱此舉“值得”以推動美國製造業。但關稅政策的一個較少被討論的後果是:它將重創美國本土汽車業中正在興起的領域——電動汽車。
特朗普曾誓言廢除拜登的標誌性《通脹削減法案》,除進口關稅外,還威脅取消電動汽車購買者稅收抵免。雙重打擊可能扼殺電動汽車需求及相關就業。
不過部分車企可能安然無恙,尤其是特斯拉。特斯拉去年在美售出的60餘萬輛特斯拉均產自加州或得州工廠,它更多在美自主生產部件(從座椅到電機)。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本人承認對特斯拉影響“不容小覷”,但高本土化率意味着特斯拉關稅支出更低。
另一方面,共和黨人將取消電動車稅收抵免視爲“爲特朗普減稅計劃騰挪資金”的渠道。在拜登支持電動汽車的所有舉措中,稅收抵免是政府付出成本最高的一項。哈佛大學研究預估,廢除該政策將在十年內節省1680億美元。
但問題在於,若取消被多數電動車買家使用的稅收抵免,行業將承受雙重打擊,導致全美數十個紅州選區經濟動盪。普林斯頓大學3月研究預測:若取消稅收抵免,2026年及之後美國本土開業的電動車/電池工廠將無存在必要——屆時電動車需求將無法支撐這些產能。
美國國會的共和黨人正被密切關注這些工廠。原因是:多數美國電動車/電池供應鏈工廠位於其選區——中西部及東南部農村或遠郊地區。
目前,共和黨人正從“立即廢除”轉向“逐步取消”稅收抵免。
責任編輯:陳鈺嘉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沒有相關數據
如果下載按鈕點擊無跳轉,請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 “在瀏覽器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