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星的進退與前行

藍鯨財經
04-02

文丨市值觀察 雲潭

國際環境風雲詭譎,資本市場陰晴不定,黑天鵝事件頻繁發生,對於一家高度全球化的企業而言,2024年的試卷難度只增不減。

但在瘦身健體後,復星底盤更加穩健,“全球化+創新”的方法論日臻純熟。又一輪資產進退後,手握幾張王牌的復星,長期向好的潛質愈發凸顯,成熟的投資者,是時候將目光投向更遠的未來了。

業績發佈後,復星國際(4月1日)放量大漲6%,也說明長線資金對復星的認可。

【底盤穩健】

進入4月,A股、H股進入密集交卷期。

過去兩三年,復星主動退出800多億的資產,成功跨過“債務牆”。眼下,資本市場對其未來發展,期待度不斷提升。

根據3月30日發佈的業績公告,復星國際2024年整體經營面保持穩健,年度總收入1921.4億元,四大核心子公司豫園股份復星醫藥、復星葡萄牙保險和復星旅文錄得總收入1346.5億元,比重達到70.1%,資產底盤依舊穩健。

2024年,復星產業運營利潤達到人民幣49億元,經營狀態穩健,現金儲備上升到1063億元,資金安全墊厚實。

郭廣昌在業績會上表示,“希望未來能翻番,產業運營利潤要達到100億。”而且,集團有息負債水平要從現在的800多億力爭下降到600億。

一手開源,一手節流,再加上不斷提升經營能力,未來複星有望回到“投資級”評級。

過去一年,復星旗下健康、富足等核心產業表現可圈可點。

復星醫藥復宏漢霖海南礦業等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速都超過兩位數。尤其是,復宏漢霖淨利潤達8.2億元,同比大增50.3%,繼2023年首次取得盈利後,連續第二年實現全年盈利。

“保險+產業+投資”飛輪驅動下,“康養+保險”生態模式打通,總保費達到128.5億元,復星康養首次盈利,復星保德信人壽扭虧爲盈,復星聯合健康保險淨利潤同比增長86.5%,這些都爲飛輪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利潤方面,由於阿里計劃以103億美元估值回購菜鳥少數股東所有股權,估值與前期相比,有較大幅度縮水,致使公允價值計提損失51億元,導致復星歸母淨利潤虧損43.5億元。

但剔除這一非經常性影響,仍盈利7.5億元。需要指出的是,公允價值計提損失是一次性且非現金性賬面變動,不會對公司經營產生直接影響,也不會傷害公司現金流。

實際上,復星此前投資菜鳥已經獲得不菲的投資回報,且帶來了真金白銀的現金回籠。根據公告,復星對菜鳥累計出資人民幣15億元,截至2024年底,已經實現退出並回籠44億元資金,內部收益率(IRR)達到34%。在互聯網行業融資趨冷,估值大幅回撤的背景下,能取得這樣的投資成績已屬難得。

至於菜鳥項目的後續安排,復星仍在和阿里協商。但即便按照目前的估值計算,剩餘股份仍可帶來25億元的資金回籠,合計接近70億元,相比15億元的初始投資,回報相當豐厚。

可以說,復星的投資洞察力十分獨到。

復星多輪投資的新物種霸王茶姬正在衝刺美股。復星、豫園股份此前投資Pre-IPO輪的老鋪黃金,已經順利登陸港交所,且股價不斷刷新紀錄,市值站上1400億港元。

不畏懼浮雲遮望眼,復星的發展內核依舊穩健。

【進退有度,戰略兌現正當時】

進退、取捨、加減,是復星過去幾年資產運作的基本概括。

2024年,復星繼續優化資產組合,退出約300億元資產(合併報表層面),債務水平進一步好轉。

手握超千億現金,負債率52%(總債務佔總資本比率),較低的負債比率加上充裕的現金,夯實抗週期波動的能力,同時也提供了捕獲投資機會的能力。

比如,2024年,復星出售了持有的德國私人銀行HAL,回款超7億歐元,但保留HAL間接持有的HAFS股份;同時復星醫藥增持復星凱瑞權益至100%,加碼腫瘤免疫細胞治療。

攻守平衡,進退有度,當下的復星更加從容。非主業“退”的同時,主板塊“進”的成績更值得關注。

過去的2024年,復星繼續強身健體,“全球化+創新”再展乘數效應。

復星海外收入佔比進一步提高到49.3%,海外員工近半。放眼國內,全球化程度如此之高,業務遍及全球各地的民營企業並不多見。

當前,復星全球化運作日臻純熟,全球動力嫁接全球資源再加上中國競爭力,形成獨特方法論。

誠如郭廣昌所言,在多極博弈和地緣衝突不斷的世界環境中,“最好的辦法就是打造獨特的全球化能力。”

創新藥旗艦復宏漢霖,2024年實現海外產品收入1.21億元,同比大增30.76%,旗下4款產品實現海外上市,自主研發的漢曲優更成爲首個在中國、歐盟、美國獲批的“中國籍”單抗生物類似藥。

而且,復宏漢霖不僅BD連下數城,更實現了真正的高層次“出海”,在海外市場完成註冊、覈查、上市和銷售,幫助中國實現從“山寨藥工廠”到向世界輸出專利的超級大逆轉。

郭廣昌對復宏漢霖寄予厚望:“復宏漢霖是復星最具未來想象力的企業,有信心看到復宏漢霖未來出現百億美元的產品,它是復星未來的‘珠穆朗瑪峯’和戰略制高點,集團會全力支持。”

要知道,2024年全球僅有11款藥物進入100億美元俱樂部,未來複宏漢霖將撐起集團創新藥進軍世界頂級舞臺的重任。

海南礦業在國際市場卡位優質資源,收購阿曼油田資產後,又擬併購莫桑比克兩處鋯鈦礦項目。公司多線出擊,形成“鐵礦石+油氣+新能源”三輪驅動的佈局,在戰略資源迎來新一輪大週期的時刻,公司經營寬度再次得到拓展。

不僅國內企業大踏步出海,海外成員企業也深度踐行全球化戰略。2024年,復星葡萄牙保險實現保險合約收入38.6億歐元,淨利潤2.53億歐元。得益於復星“全球組織+本地運營”的能力,葡萄牙保險在玻利維亞、祕魯及非洲安哥拉、莫桑比克等多個葡語區國家積極拓展業務,國際業務佔比由2014年的不足5%提高至近30%,國際業務利潤貢獻佔比超過一半。

創新層面,2024年,復星科創投入達到69億元,建立了20多家全球科創中心。

復宏漢霖三級火箭潛能強勁,PD-1單抗漢斯狀於今年初在歐盟上市,成爲首個也是唯一在歐盟獲批上市用於廣泛期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的PD-1新藥。

公司創新管線,覆蓋單抗、多抗、ADC、融合蛋白和小分子藥物,囊括約50個分子,前沿管線開啓創新藥“第二曲線”。

復星醫藥還積極融合AI,推出PharmAID決策智能體平臺;復銳醫療探索利用AI精準分析用戶皮膚,可提供個性化護理方案;超級地中海項目打造了全球首個AI主題度假區;復星旅文還成立了AI Lab。

不僅有技術創新,復星模式創新也走在前列,尤其是輕資產運作駛入正軌。

比如,復星醫藥聯手深圳引導基金等設立50億元的生物醫藥基金,推動大灣區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太倉阿爾卑斯國際度假區二期由政府平臺出資,復星旅文則發揮自身優勢,承擔運營管理。

這些表現,正是郭廣昌所說的“深挖礦”、“打造極致的產品力”、用“手藝活”參與國際競爭的思想,並用核心能力構建價值面。

今年以來,在多個標誌性科技事件的催化下,中國資產迎來新一輪重估,港股強勢走牛。復宏漢霖自年初低點已經翻倍,而手握多張王牌的復星國際PB不到0.3,處於歷史最低區間,無疑被嚴重低估。

進退有度,兼具科技創新和全球化運營,在多極化的逆全球化思潮下,放眼全球資本市場,復星都是極爲獨特的標的。

金子的價值不應被埋沒,港股流動性好轉的背景下,復星正在走進上升通道。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