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龍光集團營業收入約232.65億元,同比下降50.7%。其中,物業開發收入下降50.9%,降至229.64億元
投資時間網、標點財經研究員 習羽
房地產行業下行趨勢延續。根據中指研究院發佈的《2025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報告》,2024年百強企業銷售總額爲39483.8億元,銷售面積爲19546.3萬平方米,同比分別下降26.0%、24.4%。
在地產市場整體不振的環境下,龍光集團(03380.HK)面臨的挑戰尤其突出。根據財務報告,該集團在2024年的收入約爲232.65億元(人民幣,下同),與2023年的417.67億元相比,幾乎腰斬。
營收大幅縮水 連續三年虧損
龍光集團原名爲龍光地產,由汕頭起家。2003年向深圳進發,開始其跨區域的擴張,後陸續進入佛山、南寧、廣州等城市。集團於2013年登陸港交所主板。上市後,龍光集團推動了多產業的協同發展,業務擴展至住宅開發、城市更新、商業運營和產業運營四大主要領域。2020年6月,龍光地產更名爲龍光集團。
就在集團準備進一步行動之際,行業風雲突變。融資環境的收緊,讓依賴融資較重的房地產企業步入寒冬。2022年,龍光集團營收同比下滑46.84%,儘管2023年營收略有回升,但實際經營狀況並未得到根本改善。2024年,龍光集團營業收入約爲232.65億元,同比下降50.7%。其中,物業開發收入下降50.9%,降至229.64億元。
根據克而瑞分析,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期間,房地產企業表現出極強的擴張慾望,導致土地市場頻繁出現高價地塊,其中64%的高價地塊出現在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之間。隨着2022年之前購入的高溢價地塊在2024年進入結算期,高昂的土地成本嚴重影響了整體毛利率,龍光集團也難以倖免。
投資時間網、標點財經研究員注意到,自2022年起,龍光集團進入虧損狀態。數據顯示,集團2022年—2024年歸母淨利潤累計虧損約237.6億元。
根據最新披露的業績,2024年,龍光集團歸母淨利潤約爲-62.98億元。該集團對此作出解釋,指出持續虧損的主要原因在於項目結轉毛利率的下滑以及存貨減值的計提。
財務數據顯示,龍光集團2024年毛利率爲-21.82%,較2023年下滑11.26個百分點。此外,2024年,受行業下行趨勢加劇影響,龍光集團計提存貨減值撥備,金額高達約62.8億元。
行業人士認爲,儘管高昂的土地成本會使開發商有提高房價的意願,但房價受到市場供需關係、政策調控、消費者購買力等多種因素的制約,開發商難以將增加的土地成本完全轉嫁到房價上。即便是在售價不變或漲幅較小的情況下,成本的增加也會壓縮利潤空間。
2024年龍光集團財務表現
數據來源:集團公告
債務承壓 回款艱難
更爲嚴峻的是,隨着房地產市場降溫,銷售回款難度加大,這些高價地塊未能如期轉化爲現金流,反而成爲企業沉重的債務包袱。龍光集團亦難以通過傳統“借新償舊”模式緩解債務壓力,資金鍊愈發緊張。與此同時,慘淡的銷售業績致使資金回籠困難,無法按時償債又陷入循環之中。
數據顯示,龍光集團在2024年的資產負債率達到88.33%,創下近年來新高。
面對重重挑戰,龍光集團於2024年啓動了債務重組進程,然而,在推進過程中公司遭遇諸多波折,其境外債務重組期限曾延長四次。
步入2025年,龍光集團債務重組繼續推進。資料顯示,截至2025年2月27日,龍光集團已獲得持有境外債務本金總額中的62.07億美元中超過80.8%的債權人加入支持協議。
3月17日,龍光集團向債權人公佈整體境內債務重組方案,涵蓋21只境內債券,本金餘額合計219.62億元,並提供折價購回、資產抵債、債轉股、特定資產和全額展期留債五個選項。
據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龍光集團2025年1—2月銷售額爲10.1億元,同比下滑逾兩成。近幾年來,該集團也曾不止一次表示,爲加快銷售回款,在需要時會以合理價格出售資產。
2019年至2024年龍光集團財務表現
數據來源:同花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