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千龍網
日前,在位於邢臺臨空經濟區的中協同(冀南)創新基地,產業部負責人鄭曉強正忙着梳理企業訴求,爲幾天後到京津等地對接醫療器械企業做準備。“我們的目標不僅是招引更多企業、項目,還要爲沙河打通直達中關村科創資源的通道。”鄭曉強說。
中協同(冀南)創新基地由邢臺金煜慧通科技產業園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中關村協同發展投資有限公司運營管理,是當地“借船出海”合作模式的標誌性項目。項目總投資10.38億元,聚焦醫療器械、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建設包括智能製造車間、醫療器械生產中心、科創服務中心等設施在內的高端產業園區。
在基地西北角,深圳烯旺科技正在緊鑼密鼓裝修展廳、生產車間。這家專注石墨烯醫療器械的企業,從簽約到進場僅用了兩個月。“園區全程幫忙對接設計團隊、協調審批流程,讓我們省心、放心。”烯旺科技項目負責人廖名遠說,選擇落戶這裏,正是看中了園區的服務和資源。
不僅政策申報、人才招聘、資源對接等服務一應俱全,園區還設立了5億元產業引導基金,通過股權、債權等靈活方式支持科技型企業,緩解企業資金壓力。目前,已有3家簽約企業獲得前期融資支持。
作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基地的使命不僅是承接產業轉移,更在於推動中關村創新鏈與邢臺產業鏈的深度融合。通過中關村的品牌效應和資源網絡,基地已對接41家企業,重點在談20家,簽約項目涵蓋數字能源、智能製造、微電子科技等領域,預計總投資約3億元。
隨着高端醫療器械、功能食品等產業引入,邢臺市沙河市的產業鏈條不斷向高附加值環節延伸。沙河市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基地像一塊磁石,在吸引企業的同時,也吸引人才、技術和資本,有助於沙河在京津冀產業版圖中找到新的位置。
眼下,基地二期規劃已提上日程,更多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正在篩選。“未來,這裏將成爲京津冀要素流動的‘橋頭堡’。”鄭曉強透露,他們將重點對接京津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聯合實驗室和孵化器,讓更多創新資源在這裏落地生根。(記者 李如意)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