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終端市場仍未全面復甦,半導體產業競爭態勢日趨激烈,與此同時AI驅動半導體產業需求提升、技術升級,這一背景下,廠商正加速半導體先進製程與先進封裝等技術突圍。近期市場傳出新進展:英特爾18A製程進入風險生產階段;Rapidus計劃推出2納米芯片樣品;三星加速推進2nm工藝研發;臺積電先進製程、先進封裝齊發力。
01
英特爾18A製程進入風險生產階段
在近期的Intel Vision 2025大會上,英特爾正式宣佈其18A製程技術已經進入風險生產階段。隨着18A製程的推進,英特爾即將推出的新一代處理器“Panther Lake”預計在今年開始量產。
業界透露,“風險生產”指在正式大規模量產之前的一個重要階段,晶圓廠會開始小批量試生產採用新制程的芯片,目的是驗證製程的穩定性、良率以及設計規則的正確性,爲後續的大規模量產打下堅實的基礎。風險生產到最終的成熟量產還有一段路要走,期間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但能夠走到這一步,已經足以證明英特爾在先進製程技術上的實力和決心。
資料顯示,英特爾18A製程最大的亮點在於採用了兩項突破性的技術:RibbonFET和PowerVia。
RibbonFET是一種全新的晶體管結構,也被稱爲Gate-All-Around(GAA)技術。相較於傳統的FinFET(鰭式場效應晶體管),RibbonFET將通道材料包裹在閘極的四個側面,就像一條條納米級的“緞帶”。這種設計能夠更有效地控制電流的開關,減少漏電,並在更小的空間內實現更高的性能和能效。可以說,這是晶體管結構上的一次重大革新,爲未來更微小的製程節點鋪平了道路。
PowerVia則着眼於芯片的供電方式。傳統上,電源和訊號的互連都是在芯片的同一側進行,這可能會導致訊號擁塞和電壓下降。PowerVia則將電源互連轉移到芯片的背面,透過直接連接的方式爲晶體管供電。這樣一來,正面的空間可以完全用於訊號佈線,從而提高訊號傳輸效率,降低功耗,並提升整體性能。
英特爾透露,與Intel3製程相比,18A製程的每瓦性能將提升高達15%,芯片密度將提高30%。這些顯著的改進將直接轉化爲英特爾在各種產品領域的競爭優勢。
業界指出,英特爾的18A製程在技術上與臺積電的N2(2納米級)製程相當。英特爾的18A製程可能在性能方面更具優勢,而臺積電的N2製程則可能提供更高的晶體管密度。英特爾的PowerVia背面供電技術是其獨特的優勢,臺積電預計要到更晚的A16製程(2026-2027年)纔會採用類似技術。
02
Rapidus計劃推出2納米芯片樣品
4月1日,日本半導體公司Rapidus宣佈,2025財年計劃和預算已獲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批准,將於4月啓動2納米芯片試製生產線,目標2027年量產。
業界指出,2納米是目前最先進的半導體制造工藝之一,如果Rapidus能夠成功推出並量產2納米芯片,將標誌着日本在半導體制造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縮小了與臺積電、三星等領先企業的差距。
Rapidus計劃推出2納米芯片樣品無疑是日本半導體復甦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展現了其重振雄風的決心和潛力。
但要指出的是,推出樣品和實現大規模量產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Rapidus和日本半導體產業仍然面臨技術、資金和供應鏈等多重挑戰。
03
三星加速推進2nm工藝研發
三星在3nm工藝節點上遭遇一些挫折,但並不影響其持續發力先進製程的決心。
最新消息顯示,三星即將量產全球首款2nm芯片:Exynos 2600,計劃在2025年5月進入原型量產階段。明年年初發布的三星Galaxy S26系列,將成爲首款搭載該芯片的機型。
Exynos 2600基於三星SF2工藝製造,這是三星第一代2nm製程,相較於3nm工藝,SF2在相同計算頻率和複雜度下可降低25%的功耗,同時提高12%的計算性能,並減少5%的芯片面積。
良率方面,據悉目前Exynos 2600良品率爲30%,但隨着量產進程的推進,良率有望持續上升。與此同時,三星也要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時嚴格控制功耗。
除了上述產品外,三星未來還規劃了包括SF2P、SF2X、SF2Z和SF2A等在內的多個節點,面向高性能計算、人工智能和汽車應用。
04
臺積電先進製程、先進封裝齊發力
3月31日,臺積電於高雄廠區(Fab 22)舉行“2納米擴產典禮”,宣告二期(P2)廠房上樑儀式後完成結構體工程。
臺積電執行副總暨共同營運長秦永沛表示,高雄加上臺南廠區將成爲”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制造服務聚落”,2納米制程並依計劃進展良好,2025年下半年將進入量產。相較3納米技術,臺積電2納米在相同功耗下速度提升了10%~15%;相同速度下功耗降低了25%~30%。
目前高雄廠區共規劃五期廠房,工程進度如期,第一期(P1)廠房已進行裝機;第二期廠房上樑儀式後,正式完成結構體工程;第三期(P3)廠房已開始展開結構體工程;第四期(P4)及第五期(P5)廠房亦於本月通過環評審查。
爲滿足高性能芯片市場需求,臺積電積極佈局先進製程與先進封裝產能。近期,臺積電位於臺灣地區南部科學園區的先進封裝AP8廠舉行了擴廠典禮 。此次擴廠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先進封裝產能,特別是針對CoWoS技術 。
AP8廠是臺積電目前最大的先進封裝廠,其無塵室面積接近10萬平方米。爲了滿足AI客戶對先進封裝CoWoS產能的迫切需求,臺積電正積極改造該廠,並動員多家供應鏈廠商參與設備進機 。設備安裝預計最早於2025年4月開始,並可能在下半年開始量產 。
根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的預估,包含AP8廠、先前收購自羣創的廠房以及臺中廠的產能,臺積電2025年的CoWoS月產能有望達到創紀錄的7.5萬片晶圓,幾乎是2024年的兩倍 。
除了臺積電之外,包括英特爾和三星在內的其他主要廠商也在大力投資先進封裝技術,以提供整合的解決方案 。英特爾的EMIB和Foveros技術,以及三星的I-Cube和X-Cube技術,都旨在與臺積電的CoWoS技術競爭。這也意味着,AI時代下半導體市場的競爭不只有先進製程,先進封裝也是一大看點,廠商的佈局值得關注。
▶關於我們
TrendForce集邦諮詢是一家全球高科技產業研究機構,研究領域涵蓋存儲器、AI服務器、集成電路與半導體、晶圓代工、顯示面板、LED、AR/VR、新能源(含太陽能光伏、儲能和電池)、AI機器人及汽車科技等前沿科技領域。憑藉多年深耕,集邦致力於爲政企客戶提供前瞻性的行業研究報告、產業分析、項目規劃評估、企業戰略諮詢及品牌整合營銷服務,是高科技領域值得信賴的決策夥伴。
上下滑動查看
發現“分享”和“贊”了嗎,戳我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