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京東工業港股IPO:京東繼續分拆 高週轉模式下隱憂不少
來源:獨角獸早知道
據港交所近日披露,京東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美銀證券、高盛、海通國際爲聯席保薦人。
京東工業是中國領先的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提供商。公司通過名爲“太璞”的全鏈路數智化工業供應鏈解決方案提供廣泛的工業品供應和數智化供應鏈服務,以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太璞”建立在公司端到端的供應鏈數智化基礎設施之上,涵蓋商品、採購、履約及運營。
據招股書,經過多年發展,京東工業已成爲中國MRO採購服務市場的最大參與者,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顯示,按2024年的交易額計,公司排名第一,規模爲第二名的近三倍。
根據同一資料顯示,隨着公司向更廣闊的工業供應鏈市場擴展,按2024年的交易額計,公司亦爲中國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市場最大的服務提供商,市場份額達到4.1%。
公司規模的持續增長充分證明了公司業務模式的高效性。自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交易額由約人民幣223億元增至人民幣288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13.5%。
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顯示,公司於2024年在中國的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市場擁有最廣泛的客戶覆蓋。於2024年,公司服務約10,600個重點企業客戶。於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重點企業客戶包括約50%的中國《財富》500強企業及逾40%的在華全球《財富》500強企業。
根據灼識諮詢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按SKU數量計,公司在中國提供最廣泛的工業品供應。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提供約5710萬個SKU,涵蓋77個產品類別。於2024年,公司的商品供應源自於由約121700家製造商、分銷商及代理商組成的廣泛的且覆蓋全國的工業品供應網絡。
財務方面,於往績記錄期間,京東工業的大部分收入來自商品銷售收入,其餘來自提供交易平臺、廣告以及技術及其他服務。於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京東工業的持續經營業務總收入分別約爲人民幣141億元、173億元、20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達到20.1%。
值得注意的是,於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公司分別錄得淨虧損人民幣13億元、淨利潤人民幣480萬元及淨利潤人民幣7.6億元。
公司於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分別錄得經調整利潤(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指標)人民幣7.6億元、人民幣8.9億元和人民幣11億元,2022年至2024年複合年增長率爲18.5%。往績記錄期間經調整利潤(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指標)的增長代表了公司業務盈利能力的不斷提高。
中國於2024年錄得世界最大的第二產業產值,且是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有工業門類的國家。此外,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顯示,中國引領全球工業供應鏈市場,在2024年擁有人民幣11.4萬億元的全球最大市場規模。
中國工業供應鏈市場在供需兩端高度分散,分銷層級冗餘,商品參數非標,且企業對採購過程的把控有限,導致整個工業供應鏈成本高、效率低、採購透明度低。因此,工業供應鏈參與者亟待數字化轉型,以實現降本增效。
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顯示,中國工業供應鏈市場的數字化滲透率在2024年僅爲6.2%,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8.2%。數字化滲透率的提高預計將推動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由2024年的人民幣0.7萬億元增至2029年的人民幣1.1萬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達到9.8%。
本次京東工業香港IPO募資金額預計在未來48至60個月用於進一步增強公司的工業供應鏈能力;在未來48至60個月用於跨地域的業務擴張;用於潛在戰略投資或收購;及用於一般公司用途及營運資金需要。
責任編輯:王若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