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美國“對等關稅”影響持續發酵,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崩盤式”下跌。截止收盤,恒生指數重挫跌超3000點跌13.22%,國企指數跌13.75%,恒生科技指數更是暴跌17.16%。
盤面上,大型科技股、大金融股、中字頭股等權重集體大幅下挫,小米大跌超20%,阿里巴巴大跌近18%,京東、美團、騰訊皆重挫;中金公司大跌超20%,中國銀河、中信建投大跌超19%。美關稅政策重創蘋果公司供應鏈,蘋果概念股跌靠前,高偉電子大跌超32%;稀土概念股午後大肆走低,金力永磁大跌近24%;生物醫藥股、汽車股、光伏股、黃金股、餐飲股集體下挫。另一方面,農業股部分逆勢上漲,十月稻田大漲近29%在弱勢中表現搶眼。
具體來看:
大型科技股重挫,小米大跌超20%,阿里巴巴大跌近18%,京東、美團、騰訊皆下跌。
中資券商股飄綠,中金公司跌超20%,中國銀河、中信建投證券、東方證券跌超19%,申萬宏源、招商證券跌超18%,光大證券、中信證券、廣發證券紛紛下跌。
保險股普跌,中國太平、衆安在線、中國太保跌超17%,新華保險、中國人壽跌超16%。
稀土概念股午後下跌,金力永磁跌23.68%,中國稀土跌3.75%。
蘋果概念股跌幅明顯,高偉電子跌超32%,偉仕佳傑跌超25%,比亞迪電子跌超22%,舜宇光學科技、瑞聲科技跌超20%,丘鈦科技跌超17%。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表示,新關稅政策對蘋果無疑是負面影響,但蘋果並非無計可施。在美國市場,新款高階iPhone佔比65-70%,而高階用戶相對能接受蘋果漲價。此外,蘋果有許多方式可轉嫁關稅成本,以降低消費者對漲價的負面觀感,如與電信運營商合作提高補貼金額、降低Trade In換購方案折扣等。
生物技術股走低,加科思-B、來凱醫藥-B跌超29%,維亞生物、基石藥業-B、和鉑醫藥-B跌超28%,藥明合聯跌超27%,藥明生物跌超26%。
半導體板塊普跌,英諾賽科、宏光半導體跌超23%,晶門半導體跌超19%,上海復旦、華虹半導體、中芯國際跌超16%。
汽車股集體下挫,零跑汽車大跌24.62%,吉利汽車、小鵬汽車跌超20%,理想汽車跌超17%,比亞迪股份、廣汽集團跌超15%。
黃金及貴金屬板塊表現低迷,中國白銀集團、壇金礦業跌超16%,紫金礦業跌15.35%,靈寶黃金跌14.52%,赤峯黃金、招金礦業跌超9%。
農業股逆市飄紅,十月稻田漲超28%。
南向資金淨買入153.73億港元,其中港股通(滬)淨買入91.71億港元,港股通(深)淨買入62.02億港元。
展望後市,華泰證券認爲,中期視角下港股相對收益空間仍存,原因是:1)基本面上,國內3月PMI連續兩個月擴張、地產尋底跡象初現、政策逆週期調節存加碼預期;2)港股結構上,科技+金融主導的上市公司特徵使其企業盈利對關稅敏感度相對較低;3)資金面上,南向資金持續流入爲港股提供資金支撐。操作上,建議配置:1)存在政策逆週期調節預期的內需消費板塊;2)盈利預期抬升明顯、自主可控邏輯堅實的港股硬科技;3)南向持倉佔比高、受外資變動影響小、盈利預期穩定的紅利方向,仍可作爲底倉配置。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