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屋智能到“淨水聚焦”戰略,去年8月的戰略轉變讓雲米科技(VIOT.US)重拾盈利增長。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近期雲米科技披露了其24H2及24全年財報。財報顯示,2024年下半年,雲米收入超12.82億元,同比增長42.8%;由此助力其全年收入突破21.19億元,同比增長29.3%,超出市場預期。從主業增長來看,雲米的淨水業務在2024年下半年和全年的收入同比增長58.2%和39%。
在全年營收和核心業務雙位數增長同時,公司在2024全年淨利潤達6230萬元人民幣元,順利扭虧。
不過,單個公司的好業績抵擋不住整個市場的震盪。在經過3月14日至3月25日的企穩期後,納斯達克在3月26日開啓了第二輪暴跌潮,8個交易日內跳水逾14%。在整體市場恐慌情緒裹挾下,雲米科技股價大幅下挫,同期跌幅近40%。
從“攤大餅”到重回戰略聚焦
作爲曾經的中概股“家庭物聯網第一股”,雲米曾於業界率先提出“全屋智能”概念,一度成爲行業風向標。現在回過頭看,在ChatGPT和Deepseek尚未誕生的2020年前,全屋智能概念的提出顯然前瞻性十足。
從市場空間來看,市場調研機構TechInsights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智能家居設備、服務及安裝費用支出預計同比增長7%,總額超過1250億元,中國市場增速將高達20%。到2030年,全球智能家居相關支出預計將接近1950億美元。而據《前瞻經濟學人》測算,2024年國內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預計達到7848億元,同比增長約10%。
在市場持續高速增長的紅利下,不少佈局智能家居的企業均漲勢明顯,早在2021年,海爾、海康威視、樂歌等國內企業便在各自的智能家居業務上分別同比增長22.2%、35.27%和47.95%。然而云米科技卻未喫到作爲先行人的紅利。2021年雲米營收同比下降8.96%,這是雲米自成立以來首次營收下降,且當期歸母淨利潤創下5年新低。
究其原因在於,雲米科技在當時全屋智能市場擴張期,更傾向於提升市場佔有率。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雲米的營銷費用分別爲5.97億元、7.51億元和6.15億元;對應的營銷費用率則分別爲10.25%、14.16%、19.02%,呈現逐年上升趨勢。與此同時,雲米對應研發費用分別爲2.66億元、3.12億元和3.00億元,對應研發費用率分別爲4.57%、5.88%和9.28%。
如此“攤大餅”搶市場,讓雲米科技在2022年和2023年出現淨利潤承壓,歸母淨利潤分別虧損2.76億元和8467.40萬元。
從上述業務發展和財務變化中,投資者不難看出雲米在去年進行戰略調整的用意。據智通財經APP瞭解,去年雲米進行戰略業務重組後,剝離了虧損的IoT@Home 產品組合,將發展重點放在家庭用水解決方案上。
存在超跌反彈預期?
目前雲米科技的每股淨資產爲2.89美元,顯著高於其現價,處於破淨狀態。並且,當下納斯達克處於下行階段,以致雲米在淨水垂直領域的“技術+供應鏈”雙壁壘未能充分定價,疊加其年報業績反轉表現,後續納指階段企穩後,或迎來超跌反彈預期。
從產品技術突破角度來看,雲米的智能水路自清潔技術將濾芯壽命延長30%,搭配遠程水質監測、一鍵換芯提醒等功能,用戶使用成本降低25%。而在其背後,雲米通過淨水超級工廠完成了淨水器生產端全流程的戰略佈局,通過打通產業鏈上下游,突破產能瓶頸,有效降低了整體的生產成本。
一方面斥資超10億元打造的淨水超級工廠能夠實現“一棟樓即一條產業鏈”的超級佈局,實現核心部件的自制全檢,成本優勢顯著;另一方面,公司炭棒車間實現“黑燈工廠”全自動化生產,並採用了智能鐳雕追溯技術,濾芯生產需經12道全檢工序、70餘項檢測。而在專利儲備方面,財報顯示公司目前累計申請全球專利近1800項,其中發明專利佔比超30%,覆蓋AI礦物緩釋算法、雙RO反滲透技術等核心領域。
結合財務數據,公司2024年的存貨週轉天數爲30.91天,同比大幅縮短65.03%;對應存貨週轉率達11.65次,同比大幅增加185.92%。與此同時,公司當前應收賬款週轉天數同比減少33.01%,應收賬款週轉率同比增長49.27%。
可以看出,上述技術突破一定程度已獲得市場認可,以此助力雲米在剝離部分全屋智能業務專注淨水業務後,對供應鏈的掌控程度顯著提升,議價能力加強,也說明在轉型淨水業務後,雲米產品的市場銷售情況出現好轉,側面反映出其在該領域的產品競爭力。
從市場前景來看,根據Global Market Insights的淨水器市場分析報告,全球淨水器市場將以7.1%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增長至2034年的888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市場空間廣闊。
爲加速在海內外淨水市場的佈局,在此前連續4年實行控費策略後,2024年雲米首次擴大了市場銷售開支,當期銷售及管理費用達到2.82億元,同比增長3.69%,其增速遠小於公司當期營收增速,也從側面反映公司運營效率的增長。
而在市場發展策略上,據悉,在國內市場,公司已與小米更新合作協議,確保未來三年內雙方保持穩定的雙贏合作關係,進一步提升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滲透率。此外,雲米還深化了與京東的戰略合作。同時,公司在國際市場的佈局也有所突破。今年3月,雲米與馬來西亞領先的家電零售商達成合作,雙方將在銷售渠道拓展、市場推廣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推動雲米淨水產品在當地市場的普及。
不難看出,在專注淨水主業後,雲米的基本面情況得到快速改善,並且與傳統家電企業不同,雲米主打的業務爲“AI+淨水”仍屬於智能家居範疇,但目前美股市場對其的估值仍以傳統家電定價,所以其PS估值僅爲0.32倍,遠低於智能家居同業均值1.5倍PS估值,且即便如此,雲米目前估值也低於傳統家居行業平均水平以及自身歷史均值,存在明顯估值預期差。因此未來待納指企穩,雲米科技的超跌反彈或存在不小空間。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