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全日收跌13.74% 光伏太陽能股大幅走低 協鑫科技跌23.16%

金吾資訊
04-07

金吾財訊 | 港股大盤全天承壓,三大指數午後跌幅擴大,截至收盤,恒指跌13.74%,恆科指跌17.87%,國企指跌14.3%。

藍籌股全線下跌,藥明生物(02269)跌26.44%,聯想集團(00992)跌22.89%,比亞迪電子(00285)跌22.37%,吉利汽車(00175)跌20.97%,小米集團(01810)跌20.59%。

板塊方面,生物醫藥股全線下跌,加科思-B(01167)跌29.92%,來凱醫藥-B(02105)跌29.35%,維亞生物(01873)跌28.74%,基石藥業-B(02616)跌28.57%,和鉑醫藥-B(02142)跌28.08%,藥明合聯(02268)跌27.58%。據多家媒體報道,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主任辦公室網站發佈增強NIH受控訪問數據安全措施,自上週五(4日)起禁止中國、俄羅斯、伊朗等受關注國家機構訪問NIH受控訪問數據儲庫存和相關數據。報道指,當中包括人類基因型-表型數據庫平臺dbGaP、用於大規模基因數據分析的雲平臺AnVIL等關鍵數據平臺,有關平臺擁有全球最核心人類基因組、表型訊息及疾病研究數據,爲全球研究人員長期高度依賴數據庫。一位上市公司創新藥相關業務負責人接受採訪時表示,“股價暴跌反映了投資人的恐慌,資本市場可能認爲美國的關稅政策對醫藥行業仍然有影響,儘管在我們看來,這種擔心被放大了。”一位美國醫藥投資人也表示:“中國生物藥企股價暴跌更像是一種情緒的宣泄,幾乎所有的公司都在跌,但實際上我們認爲關稅對創新藥的影響目前還看不出來。”中信建投表示,關稅政策衝擊下,對醫藥產業鏈的影響較爲複雜,並且可能仍然存在變數。本次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中,藥品暫不涉及。

光伏太陽能股大幅走低,協鑫科技(03800)跌23.16%,信義光能(00968)跌19.53%,協鑫新能源(00451)跌17.86%,福萊特玻璃(06865)跌15.93%,順風清潔能源(01165)跌15%。針對美方加徵關稅對光伏行業影響,證券時報記者諮詢了多位企業人士、行業協會人士及行業專家。業內觀點及判斷大致分爲兩類,一是此次加徵關稅對光伏行業影響不大,一方面,今天行業板塊下跌與市場的系統性恐慌有關,有一定情緒因素,另一方面,中國光伏產品輸美渠道此前已經被圍追堵截,中國產光伏和東南亞產光伏產品本來就面臨美國的高關稅壁壘,此番新實施關稅不會造成直接影響,再者,美國光伏市場年新增容量約50GW,目前也看不到新的關稅對全球新增光伏需求會產生影響。二是認爲此次加徵關稅對光伏行業的影響還要觀察,有不確定性,一名企業人士告訴記者,新的關稅的確會對光伏供美供應鏈成本產生一些影響,另一名企業人士則判斷,當下正經歷全球貿易秩序重構,衝擊不會小,就光伏而言,除了面臨超高關稅,美國的新能源補貼政策也面臨調整,如果關稅和去補貼政策一起落地,對光伏行業的挑戰會很大,對此,第三位企業人士也向記者表示,特朗普政府上臺後,業內對於美國新能源政策的退坡已有預期;此外,影響的另一個層面在於東南亞市場,一位分析師告訴記者,在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出口組件加徵關稅後,有一部分產能轉移到了其他東南亞國家和印度,而東南亞出口的光伏組件佔美國進口量的70%—80%,而且本次美國對東南亞新加徵的關稅稅率較高,仍會對行業產生影響。

個股方面,中遠海能(01138)收跌12.19%。消息面上,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指出,中遠海能公佈全年業績後,該行將其今明兩年盈利預測下調11%及9%;並對其目標價由8.6港元下調至7.8港元,予“增持”評級。

金力永磁(06680)早盤一度漲超13%,午後股價跳水,收跌23.68%。消息面上,4月4日,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發佈關於對釤、釓、鋱、鏑、鑥、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並於發佈之日起正式實施。中信證券指出,此次出口管制中稀土永磁產品包括:釤鈷永磁材料、含鏑/含鋱的釹鐵硼永磁材料。USGS數據顯示,2020-2023年美國進口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屬中,約70%來自中國,對中國中重稀土資源高度依賴。中重稀土價值高、儲量少,且具備軍民兩用屬性,在導彈、雷達等衆多軍事領域廣泛應用,此外,光學激光器、風力渦輪機、噴氣發動機塗層、通信和其他先進技術領域亦不可或缺,該行認爲管制政策或對美國相關企業產生廣泛影響,或致中重稀土海外價格上行。

星展銀行首席經濟學家Taimur Baig表示,“風險厭惡和市場拋售似乎沒有結束”,因爲人們仍然擔心會出臺更多措施。美國可能會提高二次關稅,歐盟等地區和國家可能會把矛頭對準美國的服務出口。他在一份報告中寫道,屆時美聯儲將迫於壓力降息,儘管通脹仍遠高於目標水平,全球金融穩定可能受到威脅。星展銀行認爲,經濟增長低於趨勢而通脹高於趨勢的可能性爲45%。該機構認爲,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爲35%,這將給亞洲依賴出口的經濟體的前景帶來壓力。

華泰證券認爲,中期視角下港股相對收益空間仍存,原因是:1)基本面上,國內3月PMI連續兩個月擴張、地產尋底跡象初現、政策逆週期調節存加碼預期;2)港股結構上,科技+金融主導的上市公司特徵使其企業盈利對關稅敏感度相對較低;3)資金面上,南向資金持續流入爲港股提供資金支撐。操作上,建議配置:1)存在政策逆週期調節預期的內需消費板塊;2)盈利預期抬升明顯、自主可控邏輯堅實的港股硬科技;3)南向持倉佔比高、受外資變動影響小、盈利預期穩定的紅利方向,仍可作爲底倉配置。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