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年內狂跌超20%,美銀成了華爾街眼中的“便宜貨”?在一片悲觀中,摩根士丹利上調評級、花旗也發聲力挺,稱其防禦性強、估值誘人。
在上週美股大幅拋售之後,美國銀行的股價跌幅已大到對投資者來説變得具有吸引力。摩根士丹利分析師Betsy Graseck因此將其評級上調至“增持”。
就在美國主要銀行即將從本週五開始陸續公佈第一季度財報之前,Graseck作出了這一調整。首先登場的將是摩根大通(JPM.N)、摩根士丹利(MS.N)和富國銀行(WFC.N)。
美國銀行股價週一上漲1.8%,該公司計劃於4月15日公佈財報。
Graseck將美國銀行的評級從“持平大盤”(equal-weight)上調為“增持”,儘管將其目標股價從每股56美元下調至47美元。
她指出:“由於市場擔心美聯儲降息和收益率曲線中段下移將拖累美國銀行的淨息差擴張,因此該行年初以來表現為所有大型銀行中最差。”
不過,她也表示,以2026年盈利預期計算,美國銀行當前市盈率僅為8倍,未來一年可望實現11%的股本回報率(ROE)。
美國銀行股價在週一盤前交易中下跌1.1%,此前兩個交易日累計大跌17.8%。截至上週五收盤,其年初至今股價跌幅達21.8%,相比之下,摩根大通下跌12.3%,富國銀行下跌13.2%。
除了摩根士丹利看多,花旗分析師Keith Horowitz週一也表達了對美國銀行的支持。他表示,目前美國銀行股價“相較於摩根大通和富國銀行有明顯折價”。
Horowitz指出:“我們認為這輪拋售反而為該股創造了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買入時機。當前階段它應被視為一隻具備防禦屬性、信用質量和資本狀況良好的股票。”
不過,Graseck在看多美國銀行的同時,也下調了對高盛(GS.N)的評級,從“增持”降為“持平大盤”。
她解釋稱:“高盛是所有大型銀行中對投行業務收入依賴程度最高的,這一收入板塊在金融行業中對衰退風險和市場惡化的反應速度最快,遠快於傳統商業銀行的貸款增長。”
她指出,高盛超過60%的營收來自其全球銀行業務與市場部門。
高盛計劃於4月14日公佈財報,其股價在週一盤前交易中下跌4.9%,此前兩天累計下跌16.4%。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