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CXO行業龍頭企業藥明康德(603259)發佈公告稱,4月1日,公司通過大宗交易繼續出售所持有的藥明合聯5080萬股股票,約佔藥明合聯當前總股本的4.23%,成交金額約21.78億港元(不包含手續費等交易費用),佔公司最近一期(2024年度)經審計歸屬母公司股東淨資產的3.43%。
值得一提的是,這並非藥明康德首次減持藥明合聯,自2024年11月起其已連續三次減持,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合計減持套現約46.04億港元。
據此前公告,2024年11月8日及2025年1月10日,藥明康德通過兩次大宗交易累計出售藥明合聯8600萬股股票,累計成交金額約24.26億港元(不包含手續費等交易費用)。
至於此次減持的原因以及對公司的影響,藥明康德表示,通過出售股票獲得的現金收益,將用於加速推進全球產能及能力建設,吸引並保留優秀人才,強化公司一體化 CRDMO 業務模式。同時,減持所獲收益也將能直接影響公司業績。
藥明康德在公告稱,經公司財務部門按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初步覈算,本次出售藥明合聯股票的投資收益約爲人民幣18.47億元,佔公司最近一期(2024年度)經審計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的比例超過10%,影響公司2025年上半年淨利潤約爲人民幣18.47億元。
資料顯示,藥明合聯由藥明生物、合全藥業香港投資有限公司聯合成立於2020年12月,主要從事全球ADC(抗體偶聯藥物)及更廣泛生物偶聯藥物市場的CRDMO業務,於2023年11月在港交所上市。
值得關注的是,從減持時間節點來看,被連續減持的藥明合聯正處於業績的高速增長期,同時正是其股價高位。
4月1日,藥明合聯盤中創出上市以來最高價49.5港元/股。自2024年2月低點至2025年4月1日的盤中高點,藥明合聯漲幅超250%。
拉長時間來看,自2023年11月17日在港交所上市以來,藥明合聯股價累計漲幅近100%。
藥明合聯股價上市以來的翻倍行情,與其亮眼的業績表現密不可分。
2021年至2024年,藥明合聯營收和淨利潤均保持高速增長。其中,營收從2021年的3.11億元暴增至2024年的40.52億元,淨利潤則從5493億元飆至10.70億元。其間,營收分別同比增長222.91%、218.33%、114.44%、90.80%,淨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08.87%、183.51%、82.07%、277.24%。
同時,藥明合聯預計2025年收入將實現35%增長。
相比而言,藥明康德的業績卻不盡如人意。根據藥明康德2024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92.41億元,同比下滑2.73%;歸母淨利潤爲94.50億元,同比下滑1.63%,營收、淨利潤雙降。
值得留意的是,藥明康德2024年歸母淨利潤中有6.04億元來自投資收益,其中大部分都是由減持藥明合聯獲得的,若是沒有這部分收益公司的業績表現會更不理想。這意味着,連續高位拋售藥明合聯,成爲藥明康德業績“止血”的關鍵。
讀創財經注意到,藥明康德創始人李革是位資本運作高手,通過分拆上市,李革已坐擁藥明康德、藥明生物、藥明巨諾、藥明合聯四家上市公司。
通過資本運作實現擴張、上市,李革也從中賺得盆滿鉢滿。
李革一邊不斷分拆公司上市,另一邊頻繁套現。據不完全統計,僅2023年一年內,李革就累計減持藥明康德約1.37億股,套現超百億元。此外,李革控制的Biologics Holdings已在藥明生物身上套現數輪,截至2024年6月30日,在多輪配售減持後,其持股比例已降至14%。
事實上,從資金狀況來看,藥明康德並不缺錢。截至2024年末,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爲26.44%,短期負債爲12.43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爲2.6億元,貨幣資金爲183.22億元,“兜裏”的現金比2023年末還多了45億元。披露年報時,公司還公告擬拿出不超過80億元閒置資金進行現金管理。
可以說,藥明康德對藥明合聯的連續減持,既是應對短期業績壓力的務實之舉,亦是對長期戰略的重新錨定。然而,長遠來看,剝離高增長資產是否會削弱其未來增長潛力?這個問題仍待時間檢驗。
(文章來源:深圳商報·讀創)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