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蛇眼財經v
在科技浪潮奔湧的當下,雲計算領域的競爭可謂是如火如荼。百度智能雲作爲其中的重要參與者,近年來成績斐然。
2024年,百度智能雲在第四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6%,這樣的增速在行業內十分惹眼。回顧全年,智能雲業務的強勁增長勢頭也十分明顯,2024年第一季度,其收入達到47億元,同比增長12%;第二季度營收51億元,同比增長14%。從數據來看,百度智能雲在營收方面一路高歌猛進,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
然而,市場對百度智能雲的表現似乎並不完全買賬。2024年,儘管百度智能雲數據亮眼,但百度股價卻在震盪中下行。在某些交易日,盤中下跌幅度明顯。這種營收增長與股價下跌的背離現象,就像一個謎團,引發了市場各方的熱議。按理說,業務的高速增長往往會帶來市場信心的提升,推動股價上揚,但在百度智能雲這裏,卻出現了截然不同的情況,這背後究竟隱藏着什麼原因呢?
智能雲增長態勢剖析
百度智能雲的收入增長數據十分奪目。2024年第四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6%,這一增速在雲計算市場中跑贏了許多競爭對手。全年來看,多個季度保持增長態勢。2024年第一季度,收入達到47億元,同比增長12% ;第二季度營收51億元,同比增長14% ;第三季度營收49億元,同比增長11%。從這些數據能清晰地看到,百度智能雲在業務拓展上成效顯著,不斷實現收入規模的擴張。
在中標項目方面,百度智能雲同樣成績斐然。2024年大模型中標項目中,百度智能雲斬獲 “三項第一”。全年大模型中標項目共910個,是2023年的4.5倍;中標金額25.2億元,是 2023 年的4倍。百度智能雲在中標項目數、行業覆蓋數、央國企中標項目數這三個維度均位列第一。從行業分佈來看,在運營商、能源、教育、政務、金融等大模型中標項目數前五的行業中,百度智能雲在能源、政務、金融這三個行業的中標項目數也位於所有廠商第一。這表明百度智能雲的業務已經廣泛滲透到多個重要行業,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業務版圖不斷擴大。
另外,百度智能雲的技術實力在不斷進階,以崑崙芯三代萬卡集羣點亮爲代表,彰顯了其在芯片及算力集羣領域的深厚技術積累。這是國內首個正式點亮的自研萬卡集羣,其超大規模並行計算能力實現了訓練效率的躍升。萬卡集羣可將千億參數模型的訓練週期大幅降低,滿足AI原生應用快速迭代的需求,還能支持更大模型與複雜任務和多模態數據,支撐如Sora 類應用的開發。同時,萬卡集羣能夠支持多任務併發能力,通過動態資源切分,單集羣可同時訓練多個輕量化模型,通過通信優化與容錯機制減少算力浪費,實現訓練成本指數級下降。
除了崑崙芯三代萬卡集羣,百度智能雲在深度學習框架、大模型等層面也在不斷突破。其深度學習框架飛槳,開發者數量突破1808萬,服務企業43萬家,穩居中國開發者首選框架。文心大模型矩陣不斷完善,覆蓋從旗艦ERNIE 4.0 Turbo到輕量級ERNIE Speed Pro,支持多模態升級,2025年還將發佈文心5.0,進一步提升模型的性能和應用範圍。這些技術層面的突破,爲百度智能雲的業務增長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使其在雲計算和人工智能領域具備更強的競爭力。
市場信心難振的多維因素
在雲計算這片硝煙瀰漫的戰場上,競爭對手的衝擊是百度智能雲面臨的一大挑戰。
以DeepSeek爲代表的新興力量異軍突起,其憑藉獨特的技術優勢和開源戰略,在大模型領域迅速搶佔市場份額。DeepSeek以低算力成本和開源策略重構了大模型行業玩法,吸引了衆多開發者和企業的關注,已有超200家頭部企業完成了DeepSeek技術接口的集成部署,涉及科技、手機廠商、汽車、金融等多個行業,這對百度智能雲的市場地位構成了直接威脅。
除了新興力量,阿里、騰訊等雲計算市場的老牌巨頭也不容小覷。阿里雲作爲國內雲計算市場的領頭羊,連續多年佔據市場佔有率第一的位置,自主研發的飛天操作系統使其具備強大的技術實力和服務能力,擁有200多套解決方案,能滿足不同行業和企業的需求,在電商行業的解決方案更是成熟且具有優勢。騰訊雲則在遊戲、社交、視頻等互聯網相關領域的雲計算服務中表現出色,藉助騰訊的大數據和社交體系,形成了差異化競爭優勢,在大數據處理、人工智能、視頻處理等領域技術領先 ,注重用戶體驗,提供簡單易用的雲服務產品,幫助企業快速上雲。
在這樣激烈的競爭環境下,百度智能雲雖然在人工智能與雲計算融合方面有獨特優勢,但要突破重圍,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難度可想而知,這也使得市場對其未來發展的信心有所保留。
另外,百度的業務結構存在一定隱憂,這也影響了市場對百度智能雲的信心。廣告業務作爲百度的傳統核心業務,近年來收入連續下滑。2024年第四季度,在線營銷收入同比減少7%,全年收入減少3%,廣告收入仍佔據公司總收入的較大比重,2024年全年收入佔比爲 59%,是收入的大頭。廣告業務的下滑,一方面是受到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企業廣告投放預算減少;另一方面,新興廣告模式和競爭對手的衝擊,如抖音、小紅書等平臺爭奪用戶時長,也使得百度的廣告業務面臨巨大壓力。
而智能雲業務雖然增長迅速,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長 26%,但在整體業務結構中佔比仍相對較小。並且,智能雲業務前期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用於技術研發、基礎設施建設等,盈利週期較長。百度在智能雲業務上的持續投入,雖然有望在未來帶來更大的回報,但在短期內會對公司的整體財務狀況產生一定壓力。市場擔心在廣告業務下滑的情況下,智能雲業務能否快速成長爲支撐百度整體業績的支柱,這種不確定性使得投資者對百度的信心受到影響,進而反映在對百度智能雲的市場信心上。
最後,百度在戰略調整方面也引發了市場的疑慮。2025年2月,百度宣佈文心一言將於4月1日起全面免費,並將陸續推出文心大模型4.5系列,於6月30日起正式開源。這一戰略調整雖然是爲了應對市場競爭,吸引更多用戶和開發者,但也引發了市場的質疑。一方面,免費策略可能會影響百度在大模型業務上的短期收入,市場擔心這會對公司的盈利模式產生衝擊。另一方面,開源戰略雖然能促進技術的廣泛應用和生態的繁榮,但也面臨着技術被競爭對手模仿、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的風險。
投資者對百度智能雲的商業化路徑也存在擔憂。儘管百度智能雲在技術和業務拓展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如何將技術優勢轉化爲穩定的商業收入,實現可持續的盈利增長,仍然是一個待解的問題。在戰略調整的背景下,市場對百度智能雲能否找到有效的商業化路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盈利增長,信心並不充足。
這種對戰略調整和商業化路徑的疑慮,使得市場對百度智能雲的未來發展持謹慎態度。
破局之路與未來展望
面對市場信心難振的困境,百度也在積極採取應對策略。在技術創新方面,百度持續加大投入,不斷優化文心大模型,計劃於2025年發佈文心5.0,進一步提升模型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以保持在大模型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同時,百度還在加強芯片技術的研發,崑崙芯三代萬卡集羣的點亮就是其在算力領域的重要突破,未來將繼續提升算力水平,滿足不斷增長的人工智能計算需求。
在市場拓展方面,百度智能雲積極與各行業企業合作,拓展業務版圖。與南方電網合作打造電力行業大模型,覆蓋輸電、變電、配電、調度、客服、規劃等十餘個領域百餘個應用場景,提升電網智能化水平;與中國國家跳水隊合作,將文心大模型應用於智能跳水輔助訓練系統,對運動員動作實時打分、精準量化分析,制定訓練計劃 ,助力體育事業發展。百度還在加強國際市場的佈局,拓展海外業務,提升全球影響力。
在業務協同方面,百度整合內部資源,加強智能雲與其他業務的協同發展。文心一言與百度搜索、百度文庫等業務深度融合,提升用戶體驗,爲用戶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務。通過業務協同,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提升整體業務的競爭力。
從行業趨勢來看,雲計算和人工智能市場前景廣闊。隨着數字化轉型的加速,各行業對雲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的需求不斷增長,爲百度智能雲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人工智能+”行動的推進,將進一步促進人工智能與各行業的深度融合,百度智能雲在人工智能技術方面的優勢有望得到更充分的發揮。
百度自身也具備諸多優勢。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積累深厚,擁有自主研發的芯片、深度學習框架、大模型等核心技術,形成了完整的技術棧,具備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百度智能雲在大模型產業落地規模上處於領先地位,已爲超過半數的央企提供AI服務 ,擁有豐富的行業應用經驗和大量的客戶資源,品牌知名度較高。
然而,百度智能雲也面臨着不少挑戰。行業競爭激烈,新興力量和老牌巨頭的競爭壓力依然存在,百度需要不斷創新,提升自身競爭力,才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業務結構調整和戰略轉型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成本,如何在轉型過程中保持業務的穩定增長,實現盈利目標,是百度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市場對百度智能雲的信心恢復也需要時間,百度需要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業務增長,向市場證明其發展潛力和價值。
總體而言,百度智能雲未來的發展既有機遇也有挑戰。如果百度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有效應對挑戰,持續推進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不斷優化業務結構和戰略佈局,那麼百度智能雲有望在未來重獲市場信心,實現更好的發展,在雲計算和人工智能領域佔據重要地位。
結語:變革中的抉擇與機遇
百度智能雲在雲計算的賽道上,既懷揣着亮眼的數據增長,又面臨着市場信心不足的困境。行業競爭的加劇、業務結構的隱憂以及戰略調整的疑慮,如同三座大山,橫亙在其前行的道路上。但百度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積極採取應對策略,在技術創新、市場拓展和業務協同等方面發力,試圖打破僵局。
未來,雲計算和人工智能市場的廣闊前景爲百度智能雲提供了發展的土壤,其自身的技術積累和行業應用經驗也是寶貴的財富。然而,挑戰依然嚴峻,市場的不確定性、競爭對手的壓力都需要百度去一一克服。百度智能雲能否在這場變革中突出重圍,重獲市場信心,我們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