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個交易日,國際油價繼續大幅下挫,抹平近期漲幅!
期貨日報記者注意到,截至發稿,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4.96美元,收於每桶61.99美元,跌幅爲7.41%;6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4.56美元,收於每桶65.58美元,跌幅爲6.50%。
談及近日國際油價暴跌,海通期貨原油負責人楊安認爲有兩點主要原因:一是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引發全球經濟衰退擔憂,導致風險資產市場全線大幅下挫;二是OPEC+近日發表聲明說,8個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決定自今年5月起日均增產41.1萬桶。這一增產量遠高於市場預期,讓本就處於“對等關稅”陰霾下的原油市場情緒更加悲觀,推動油價進一步大跌。
“在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國際油價持續下跌。”三立期貨能化分析師劉雙雙認爲,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發佈後,全球風險資產紛紛回調,美股、美元指數、黃金等均有一定幅度下跌,原油作爲“大宗商品之母”,下跌在所難免。短期內,“對等關稅”政策會推升美國通脹;中長期來看,將通過高價抑制需求、美聯儲降息節奏放緩兩大途徑傳導至經濟,加劇美國經濟“滯脹”風險,強化經濟向下調整的空間和力度。
“在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美國經濟或將衰退、美聯儲降息節奏放緩、OPEC+大幅增產和需求端疲軟這幾大利空因素驅動下,原油價格預計繼續下行。”劉雙雙總結道。
值得注意的是,OPEC+突然增產,這與此前其竭力呵護油市的立場相悖,成爲擊潰油價的重要推手。 根據OPEC+近日聲明,鑑於當前市場基本面穩健、前景積極,8國決定進行產量調整。此次增產包含原定於5月增加的產量以及額外兩個月的增產量。同時,8國將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調整增產節奏,以維護石油市場穩定。
據記者瞭解,上述8國2023年11月宣佈日均220萬桶的自願減產措施,此後減產措施多次延期,於2024年12月延長至2025年3月底。8國今年3月決定自4月1日起逐步增加石油產量,以回撤2023年宣佈的自願減產措施。
美國最新EIA庫存數據顯示,原油大幅累庫,遠超預期,汽油庫存降幅也不及預期,印證需求端疲軟拖累油價。
對此,劉雙雙認爲,在OPEC+確定增產後,影響油價的核心影響因素需關注三個方面:一是宏觀層面,美國關稅政策的後續談判及博弈(如豁免清單調整、盟友國妥協程度);二是地緣因素,美國對伊朗、委內瑞拉制裁力度以及俄烏衝突緩和的可能性;三是需求方面,5月北半球夏季出行旺季需求兌現情況(關注煉廠開工率及汽油消費數據)。
談及原油後市,徽商期貨原油研究員黃琛認爲,目前原油市場主要受特朗普“對等關稅”政策影響,加之OPEC+增產步伐加快、資金對補償性減產的執行率存疑、美國煉廠因原油進口成本抬升、開工率提升意願不高等,預計原油短期震盪偏弱運行。但是,考慮到當下布倫特原油月差並沒有明顯走弱,美國對委內瑞拉、伊朗的制裁逐步升級,布倫特原油震盪區間或維持在65~70 美元/桶。
“宏觀壓制(滯脹風險)+基本面過剩(OPEC+增產、美國累庫)共振,油價延續弱勢震盪。中期需要關注5月需求旺季兌現情況,以驗證能否支撐油價階段性反彈,但高度受制於OPEC+增產的持續性和幅度。”劉雙雙說。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