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許心怡吳可仲上海報道
騰訊和育碧合作的傳聞終於落地。
3月27日,育碧發佈公告稱,計劃拆分三大IP《刺客信條》《孤島驚魂》《彩虹六號》及其開發團隊,成立子公司。騰訊將對該子公司注資11.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91億元),獲得25%股權。
老牌遊戲廠商育碧雖然手握衆多優質IP,但陷入業績低迷的困境,因而招致中小股東不滿,公司獨立性受到威脅。其吸引騰訊投資的目的之一是降低債務,強化資產負債表。
騰訊和育碧方面都提及,有意將育碧旗下IP發展爲長青遊戲,包括構建多平臺遊戲的生態系統,提升敘事驅動的單人遊戲體驗,加快內容更新,拓展多人遊戲功能,引入免費遊玩門檻,整合更多社交功能。
兩強聯手
育碧公告顯示,與騰訊聯合成立子公司是其“加快轉型的一步”。在交易完成前,該子公司由育碧100%持有。
這筆交易對該子公司的投前估值約爲4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13億元),相當於育碧2023—2025財年平均銷售額的4倍。對比之下,育碧4月1日的市值僅14.07億歐元。
“這筆資金將用於大幅降低育碧的合併淨債務,強化資產負債表,加速集團轉型,並支持特定系列的增長。”育碧公告提到,“交易完成後,新子公司仍將由育碧獨家控制並納入其財務合併報表。”
關於騰訊向育碧子公司注資一事,《中國經營報》記者聯繫騰訊方面置評,對方未予回覆。
據悉,育碧和騰訊聯手成立子公司並不只是爲了緩解育碧的財務困境,更是意在進一步挖掘《刺客信條》《孤島驚魂》《彩虹六號》的IP價值。
育碧方面表示,該子公司將專注於構建長期運營、多平臺遊戲的生態系統,提升敘事驅動的單人遊戲體驗,加快內容更新,拓展多人遊戲功能,引入免費遊玩門檻,整合更多社交功能。
育碧聯合創始人兼CEO Yves Guillemot表示,一支獨立團隊將管理這家新的子公司,將三大IP打造成獨特的生態系統。
他稱這次合作將“打開育碧歷史的新篇章”,是“變革運營模式的基礎步驟”,使該公司“既能保持靈活,又敢於追求更高目標”。他提到,該公司將專注於打造強勁的長期運營的遊戲生態系統。
騰訊總裁劉熾平表示:“我們很高興通過這次投資來進一步鞏固與育碧的長期合作伙伴關係,這表明我們對育碧的創意願景和傑出人才持續推動行業發展一直充滿信心。我們看到這些遊戲系列有巨大的潛力發展成爲長期的長青遊戲平臺,併爲玩家創造引人入勝的新體驗。”
Yves Guillemot和劉熾平的表態中都提到有意將育碧旗下IP打造成Evergreen Game。
Evergreen Game指長期運營的遊戲。這些遊戲能夠長期維持人氣,持續更新內容,擁有龐大的玩家羣體。MMORPG《魔獸世界》《最終幻想》系列,MOBA遊戲《英雄聯盟》,大逃殺遊戲《堡壘之夜》,以及育碧旗下的《彩虹六號:圍攻》等都是此類遊戲。
而Evergreen Game的字面含義“長青遊戲”經常出現在騰訊的財報中。騰訊方面將年流水超過40億元,且季度平均日活躍賬戶數超過500萬的手遊,或超過200萬的個人電腦遊戲,稱爲“長青遊戲”。2024年,騰訊旗下長青遊戲組合數量從12款增加至14款。
曾扮演“白衣騎士”
早在2024年10月,有外媒報道稱,騰訊或收購育碧,幫助其穩定市值。消息傳出後,育碧股價一度迎來自1996年上市以來的最大漲幅,漲超30%。此後,有關育碧考慮私有化、尋求投資的消息不斷傳出。
據外媒去年12月報道,育碧和騰訊的談判進程曾經因角力控制權爭奪而一度放緩。
育碧公告稱:“與騰訊簽訂的約束性協議,是在今年宣佈的探索和評估不同戰略選擇的正式且具競爭性的流程之後達成的。基於對各方意向表達的審慎考量,以及爲育碧所有利益相關者謀求最大利益的職責,董事會在特別委員會的建議下,認定本次交易將實現育碧資產的最大價值。”
騰訊與育碧早有淵源。
自2015年起,育碧曾遭遇來自法國傳媒巨頭維旺迪的惡意收購。維旺迪在沒有與育碧達成協議的情況下,通過公開市場收購育碧的股份,逐漸成爲育碧的主要股東之一。
維旺迪的惡意收購對育碧的獨立性造成極大威脅。育碧創始家族——Guillemot家族通過回購股票、對外發聲呼籲、吸引外部投資者等方式進行反擊。
然而,2017年,維旺迪對育碧的持股比例接近30%,即將觸及育碧“生命線”——按法國規定,維旺迪必須對其他持股者發起要約收購,這將使其能夠進一步順利收購育碧。
但不久之後,騰訊扮演“白衣騎士”,注資分散維旺迪的股權,但並未尋求控制權,從而維護了育碧的獨立性。
2022年,騰訊加大對育碧的投資。除了財務投資,騰訊還幫助育碧將《彩虹六號:圍攻》及其他遊戲引入中國市場,推動育碧在中國市場的拓展。
育碧潛力幾何?
騰訊、育碧聯手成立子公司的消息公佈當日,育碧股價一度漲超10%。然而此後育碧股價一路下跌。截至4月1日,育碧在法國股市股價報收10.81歐元/股,較3月26日下跌超17%。
近年來育碧業績不振,使其面臨來自投資者的壓力。
育碧曾憑藉《刺客信條》《彩虹六號》等產品成爲遊戲行業巨頭。然而,在2024年,育碧發佈的《波斯王子:失落的王冠》《碧海黑帆》《星球大戰:亡命之徒》等產品並未支撐起市場和投資者的信心。《星球大戰:亡命之徒》於去年8月27日發佈後,因銷量未達到投資者預期,造成育碧股價下跌,在當年9月觸及近10年來最低點。
育碧財報顯示,其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九個月收入爲9.9億歐元,同比下降31.4%;淨預訂額爲9.44億歐元,下降34.8%。
育碧的業績低迷一度引發中小股東“逼宮”。2024年,部分投資機構發出公開信,要求育碧董事會將該公司私有化、改善財務透明度、重組管理團隊,並表示如果育碧的管理無法保證公司業績,將聯合其他少數股東爭奪育碧的控制權,將其強制出售。
對比之下,騰訊2024年遊戲收入1977億元,同比增長9.9%。其中,本土市場遊戲收入增長10%至1397億元;國際市場爲580億元,同比增長9%。
騰訊方面在財報中提及,《荒野亂鬥》及《PUBG MOBILE》等產品在國際市場表現強勁;在本土市場,《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及《無畏契約》等主要遊戲的收入增長。這些產品正是構成騰訊主要收入來源的長青遊戲。
騰訊和育碧聯合發展長青遊戲令人玩味。
廣大大數據研究院負責人李磊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育碧遊戲‘長青化’或許受到了騰訊的影響或者指點。騰訊在海外的《荒野亂鬥》《PUBG MOBILE》和國內《王者榮耀》《和平精英》《金剷剷之戰》都貢獻了不菲的收入,而這些遊戲產品普遍都是運營年限超過三年的遊戲。”
“育碧也特別適合做‘長青遊戲’。它旗下有着《刺客信條》、《湯姆克蘭西系列》(包括《全境封鎖》《細胞分裂》《彩虹六號》)、《孤島驚魂》、《極限國度》等多款王牌IP產品,每一款遊戲背後都有着海量的遊戲羣體以及潛在的遊戲用戶,而一個好的IP產品是可以迸發出無限的商業潛力的。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數日本廠商的《寶可夢》《超級馬力歐》《最終幻想》等IP系列。”李磊說道。
關於育碧旗下IP向長青遊戲發展的方向,李磊認爲,加入賽季制度、加強社交模塊、運營遊戲賽事等都是可以採取的手段。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