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航智能獲全球首張運營合格證 低空經濟商業化進程加速

信息時報
04-07

  近日,全球首張運營合格證(OC)花落億航通航和合翼航空。至此,億航智能已集齊成爲全球第一個“四證集齊”企業。在業內人士看來,運營合格證(OC)落地是一個重要信號,是行業往前邁進的重要一步,但離商業化運行尚有一定距離,後續需加速推動空域動態開放試點、跨部門保障機制建設、標準化頂層設計,纔有望實現從“單點試飛”到“規模運營”的實質性跨越。

  億航智能集齊“四證”

  近日,廣東億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簡稱“億航通航”)和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下稱“合翼航空”)收到了由中國民航局頒發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OC)。這是全球首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億航智能也由此成爲全球首個具備無人駕駛載人eVTOL完整商業運營資質的公司。

  據瞭解,億航通航爲億航智能旗下專注於UAM(城市空中交通)運營的全資子公司,合翼航空則是由合肥市國資平臺與億航智能合資成立的公司。

  億航智能方面表示,運營合格證(OC)用於確認可載人的航空器EH216-S符合民航局與運行相關的技術、管理和安全標準要求。持有OC的運營人(持證企業)可以合法合規進行商業運營,提供付費載人運營服務,開展低空經濟相關的消費場景。今後億航智能將逐步擴大和增加商業運營點,在廣州各區域佈局低空交通運營中心,爲市民和消費者提供常態化的低空遊覽、城市觀光及商業載人服務。

  據瞭解,EH216-S可搭載兩人,長6.05米,寬5.73米,高1.93米,由16個螺旋槳組成;爲全智能無人駕駛航空器,能夠垂直起降,完全不需要跑道,主要在低空空域飛行。單次飛行的最長里程爲空中直線3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可達130公里每小時,通過地面指揮調度系統管理,多架航空器可以在空中完成井然有序的無人駕駛飛行。

  此前,億航智能的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已獲得了全球首個載人eVTOL產品型號合格證(TC)、標準適航證(AC)、生產許可證(PC),此次億航通航及合翼航空取得運營合格證(OC),也讓億航智能成爲全球第一家“四證集齊”企業,標誌着低空載人服務及未來城市空中交通可以正式開啓商業化進程,逐步走向大衆消費的普及階段。

  文旅觀光場景率先啓動

  在場景落地方面,從合翼航空和億航通航相關負責人的表述中可以看到,旅遊觀光將是率先實現商業化落地的場景。比如,合翼航空將在合肥駱崗公園展開商業觀光載人飛行等。億航智能方面也表示,第一階段EH216-S航空器主要以空中游覽、載人觀光、飛行體驗等場景開展商業運營。

  “對於首批獲得OC的兩家運營人(持證企業),目前已準備好相關取酬載人旅遊觀光和體驗飛行的飛行航路。同時,與中國民航局制定相關策略,同步進行A點起飛B點降落的載人旅遊觀光和體驗飛行申請,在已經獲得OC的基礎上逐步遞進,推動更高級的飛行運營種類。”億航智能方面透露。

  簡而言之,此次OC證的頒發雖尚未實現公衆期待的“空中出租車”模式,但空中游覽得以實現小範圍試點,爲低空經濟商業化打開想象空間。目前,億航尚未公佈正式商業運營時間及票價。

  此前,合肥、深圳、廣州等地區也正在積極規劃起降點與航路航線;億航與廣深珠、合肥、太原西山、浙江文成、山東威海等政府,祥源文旅西域旅遊、冠忠智慧出行等企業合作。

  據東吳證券初步測算,國內低空旅遊觀光年市場規模近60億元,在政企合作模式以及消費補貼等政策支持下,2025年低空文旅市場有望快速起量。

  記者統計發現,目前一些文旅上市公司都有在這方面佈局。比如,嶺南控股與億航智能建立戰略合作,共同構建“空中立體交通+泛旅遊生態圈”產業模式,攜手打造智慧旅遊新生態和空中交通行業應用典範。祥源文旅也在探索“低空+文旅”新應用場景落地、推動“低空+文旅”產品商業化落地、打造低空旅遊“祥源樣本”的積極實踐。

  OC證獲頒是低空飛行商業化起點

  記者採訪中獲悉,OC證獲頒是低空飛行商業化的起點,後續需加速推動空域動態開放試點、跨部門保障機制建設、標準化頂層設計,才能實現從“單點試飛”到“規模運營”的實質性跨越。薩摩耶雲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向記者表示,獲得OC證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需要進行商業運營的準備工作,如制定運營計劃、完善安全措施、招募人員、建立運營基地等。

  在政策引領疊加需求驅動下,越來越多上市公司正在佈局低空新基建業務。如深城交蘇交科等傳統基建企業轉型參與當地低空基礎設施規劃與建設;萊斯信息四川九洲等傳統高空空管企業也基於低空特性研發低空空管平臺、通信導航系統。

  據瞭解,低空新基建內容豐富,主要包括物理基礎設施與空中管理系統兩部分,具體涉及低空網絡設施、低空數據設施、低空監管設施、低空飛行器起降場地、能源基礎設施、空中交通管制設施、安全保衛設施以及目視助航設施等,是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板塊之一。

  觀點

  “將獲得政策支持和市場認可”

  鄭磊表示,拿到OC證後,運營點將獲得一些政策支持和市場認可,但仍然需要遵守相關法規和規定,並面臨市場競爭和安全風險等挑戰。“在商業化運營方面,除了獲得OC證外,還需要進行商業融資、市場推廣、合作伙伴關係建立、服務質量提升等後續步驟。此外,商業化運營還將面對技術、管理、法規等方面的挑戰。”

  “基礎設施建設、法律法規等仍需完善”

  萬聯證券投資顧問屈放也向記者表示,這一賽道後期的基礎設施建設、法律法規等仍需完善。除此之外,商業化運營的應用端還因爲如固態電池技術,智慧交通建設等核心問題沒有突破而侷限在部分範圍內。“目前,eVTOL的旅遊觀光商業場景由於對於飛行器航程、空中管理、設施建設等要求較低,因此較爲容易實現商業化。但同時也受飛行安全、載重、運營成本以及保險等因素影響,國內企業普遍採取穩步推進的策略。”屈放說。

  知多D

  “四證”有哪些?

  在全球範圍內,載人航空器進入商業化市場必須經過民航監管部門的適航審定,設計民用航空器需獲得型號合格證(TC),製造民用航空器需獲得生產許可證(PC),使用民用航空器需獲得單機適航證(AC),而OC則是民航局向運營商頒發的資質證明,標誌着企業具備安全、合規開展商業飛行的能力。

(文章來源:信息時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