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風雲|投行業務頻繁被罰、扣非淨利潤下滑近30%,華泰證券與中信證券差距仍在拉大

子彈財經
04-06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3月29日,江蘇券商龍頭華泰證券交出了自成立以來最好的營收及歸母淨利潤表現,公司營業收入首次突破400億元,歸母淨利潤首次突破150億元。

憑藉2024年靚麗的業績表現,華泰證券營業收入及歸母淨利潤與“券商一哥”中信證券差距再次縮小,但其業績增長的背後是出售子公司股權所致。扣除出售股權帶來的收入,2024年華泰證券扣非後淨利潤出現下滑。

華泰證券扣非後淨利潤下滑與其主動“縮表”有很大關係,降低資產規模後,華泰證券自營業務收入下滑導致公司扣非後利潤下滑。在此背景下,華泰證券何時能趕上中信證券

1

出售子公司增厚業績,

扣非淨利潤

卻下滑近30%

在華泰證券公佈業績後,其“券商老二”地位似乎進一步穩固。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4.66億元,同比增長13.37%,實現歸母淨利潤153.51億元,同比增長20.40%。但扣非後淨利潤只有90.34億元,同比大幅下滑29.90%。

華泰證券歸母淨利潤上漲得益於整體出售AssetMark股權。據悉,AssetMark是華泰證券於2016年以7.68億美元收購,是其開拓國際化業務的重要部署。

AssetMark是一家資產管理平臺企業,服務對象爲第三方投資顧問,提供投資策略、資產組合管理、客戶關係管理、資產託管等服務。

圖 / 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在華泰證券完成對其併購後,AssetMark資產管理規模逐漸擴大。截至2024年6月30日,AssetMark平臺資產總規模1193.87億美元,行業排名前列。

由於AssetMark資產管理規模日趨增長,其業績逐年提升。2023年AssetMark實現營業收入6.98億美元,淨利潤1.23億美元。

同期,華泰證券國際業務收入僅爲79.26億元,以華泰證券對AssetMark持股比例計算,華泰證券國際業務收入中有近一半來源於AssetMark。

即便AssetMark業績表現較爲突出,但2024年4月華泰證券仍公告計劃出售其持有AssetMark的全部股權,該筆股權佔AssetMark已發行普通股的68.4%。

2022年9月,僅五個月左右的時間,華泰證券持有AssetMark股權最終以17.93億美元價格成功出售。

得益於出售AssetMark收益,華泰證券2024年國際業務增長至143.40億元,較2023年的79.26億元增長超80%。同期公司投資收益大幅增長至217.16億元,較2023年的132.81億元增長63.51%。

在此拉動下,華泰證券營業收入及歸母淨利潤均較2023年有明顯提升。除此之外,華泰證券其他主營業務表現並不出色,其投行業務、扣除資產出售的自營業務、資產管理業務收入全線下滑。

鑑於資產出售具有一次性特徵,且AssetMark在華泰證券國際業務中佔比較高,AssetMark是華泰證券國際業務重要的子公司。此次出售完畢後,未來華泰證券國際業務收入或將面臨下滑。

對此,“界面新聞·子彈財經”試圖向華泰證券瞭解,公司爲何此時將業績仍在增長的AssetMark股權全部出售,出售完畢後公司國際業務短期內收入將面臨下滑風險,未來又該如何佈局國際業務?截至發稿,未獲得華泰證券回覆。

2

投行業務頻繁被罰,

“縮表”致自營業務

收入下滑

華泰證券扣非後淨利潤下滑,由多種因素構成。以投行業務爲例,該業務收入下滑與IPO發行低迷有很大關係。

Wind數據顯示,2024年A股IPO成功上市企業僅爲100家,數量相比2023年的313家減少了68.05%,總融資金額爲673.53億元,較2023年同比下滑81.11%。

在此背景下,華泰證券IPO保薦數量、保薦金額、增發保薦金額均大幅下滑。2024年華泰證券IPO主承銷金額爲85.38億元,較2023年的173.55億元下滑超50%,增發保薦金額爲76.81億元,2023年則高達377.82億元。

在IPO發行大幅放緩影響下,華泰證券投行業務收入從2023年的30.37億元下滑至20.97億元。

圖 / 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華泰證券投行業務除收入下滑外,頻繁違規被罰也是其需要面對的難題。券商中國公佈的數據顯示,2024年華泰證券投行業務被處罰4次。

如在軒凱生物保薦中,軒凱生物存在公司銷售人員資金流水覈查不到位和公司研發投入相關內控不完善兩大違規行爲。

有意思的是,華泰證券還對軒凱生物銷售人員進行了補充調查,但彼時的華泰證券並未對該問題予以關注。因此,上交所認爲華泰證券因覈查工作不到位,公司及其相關代表人被予以監管警示。

對此,“界面新聞·子彈財經”試圖向華泰證券瞭解,2024年公司投行業務頻繁收罰單,且多是保薦人員工作不盡職所致,公司是否存在爲提升IPO成功率而故意覈查不到位的情形?截至發稿,未獲得華泰證券回覆。

除投行業務收入下滑外,華泰證券縮減投資規模導致其自營業務收入下滑。2024年,華泰證券總資產爲8143億元,較2023年9055億元下滑10.07%。

華泰證券總資產的減少主要是其減少了交易性金融資產。2024年底,華泰證券交易性金融資產餘額爲3017億元,去年同期則爲4135億元。

在經紀業務及投行業務普遍萎靡的背景下,擴大交易性金融資產規模,提升自營業務收入是券商提升業績的重要手段。如中信證券便持續提升其交易性金融資產規模,2024年底中信證券交易性金融資產規模達6909億元,較2023年同期提升10%以上。

圖 / 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由於交易性金融資產規模的下滑,扣除出售股權收益帶來的收入,華泰證券自營業務收入出現下滑。

按照慣例,自營業務統計口徑爲“投資淨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淨收益-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淨收益”,以此計算,2024年華泰證券自營業務收入爲145億元,扣除出售AssetMark及其他子公司股權產生的63億投資收益後,其自營收入同比下滑29%以上。

在投行業務及自營業務均表現低迷的背景下,華泰證券2024年扣非後淨利潤同比大幅下滑29.90%。在各項風控指標沒有超標的前提下,一般而言,大型券商不會主動降槓桿,縮減投資規模。

對此,“界面新聞·子彈財經”試圖向華泰證券瞭解,2024年公司爲何降槓桿,減少股票、債券等可交易性金融資產規模?截至發稿,未獲得華泰證券回覆。

3

高管集體大降薪,

與中信證券差距拉大

在扣非後淨利潤下滑背景下,華泰證券也在推動高管的集體降薪。

以公司董事長張偉爲例,2024年其年薪僅爲81.24萬元,較2023年的112.4萬元降薪超27%,其總經理周易年薪更是從2023年的356.7萬元下降至144萬元。2024年華泰證券高管整體薪資支出爲1868.96萬元,同比下滑53.35%。

從華泰證券董事長及其他高管薪酬來看,不僅低於中信證券,也低於行業平均水平。金融高管集體降薪是行業趨勢使然,並非華泰證券一家,如國泰君安等大型券商高管也在降薪。

圖 / 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不過保持必要的薪資水平是企業保持競爭力的基礎。爲此,華泰證券在高管大降薪的背景下,普通員工人均薪酬支出卻在逆勢上漲。

據自媒體“券商人事”報道,2024年華泰證券人均員工支出爲67.56萬元,較2023年上漲9.42%,不過仍低於中信證券人均薪資水平。

在管理層降薪及人均薪資低於中信證券背景下,華泰證券追趕中信證券的機會日益渺茫。從具體業務來看,華泰證券各項業務收入只有中信證券一半左右。

此外,由於主動縮表,華泰證券總資產和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規模與中信證券的差距仍在拉大。2020年,華泰證券總資產規模及淨資產規模分別爲7168億元、1291億元,同期中信證券分別爲1.05萬億元、1817億元,兩者相差並不大。

2024年華泰證券總資產及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分別爲8143億元、1917億元,而中信證券總資產及淨資產則增長至1.71萬億元、2931億元。不論是總資產還是淨資產,華泰證券與中信證券的差距仍在拉大。

圖 / 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同爲大券商,華泰證券及中信證券不論是經紀業務、投行業務亦或是融資融券業務,其市佔率較爲穩定,近幾年,華泰證券這幾類業務收入均爲中信證券一半左右。

因此,華泰證券與中信證券差距能否縮小,主要看自營業務,而自營業務的基礎便是做大淨資產及總資產規模,加大可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投入資金,從而來獲取利潤。

以往在沒有“縮表”時,華泰證券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相當於中信證券一半左右。在“縮表”影響下,華泰證券扣非後淨利潤僅相當於中信證券40%左右。在此背景下,華泰證券與中信證券的市值差距也在拉大。

此前很長一段時間,華泰證券都被業內人士視爲“券商老二”,不過隨着國泰君安海通證券重組完成,意味着華泰證券“券商老二”的位置或將不保。

隨着券商重組大幕的拉開,中信證券董事長坦言感受到了壓力。在此背景下,華泰證券不僅沒有“擴表”,反而還在出售資產及“縮表”,導致其資產規模與中信證券差距繼續擴大。在券商重組浪潮下,華泰證券該如何保持競爭力,“界面新聞·子彈財經”將持續保持關注。

*文中題圖來自: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