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短期貝塔到長期慢牛:中國平安(601318.SH/2318.HK)估值迴歸與新發展週期)
在昨日特朗普關稅狂潮引發的黑色星期一之後,今日港A股市場迎來回暖,保險板塊走強明顯,當日,中國平安A股漲1.44%,H股漲0.74%。
(來源:富途行情)
結合機構觀點來看,伴隨短期震盪,市場機會也更加顯現。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對保險板塊略偏謹慎觀點的中金,今日研報指出,在關稅問題影響下保險個股經歷普遍大跌,其認爲風險釋放後市場對保險資產和負債端的預期均已回落至悲觀區間、進一步下修空間較爲有限,其對保險板塊投資機會重回樂觀,建議逢低配置。
對此,中金還特別指出盈利和分紅趨勢穩健的優質壽險依舊被明顯低估,近期關稅問題導致短期進一步超跌,建議逢低配置具備高股息屬性的優質壽險。
而在此前,東吳證券亦維持保險行業"增持"評級。其認爲,保險負債端、資產端均有改善機會,低估值+低持倉,攻守兼備。與之有同樣行業評級的國泰海通,則在研報中提到,負債端看,預定利率調整、分紅險佔比提升以及全渠道報行合一的實施將推動行業負債成本的下移,預計2025年上市公司NBV迴歸平穩增長。投資端看,由於近年剛性負債成本的抬升,預計保險公司投資收益率目標壓力顯著提升,中長期資金入市指引下預計將提升權益資產配置。預計保險公司將重視強化資負聯動提升盈利增長穩定性。
站在當下來看,伴隨政策暖風頻吹,保險資金配置也正迎來新機遇。
近期,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關於調整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提高險資權益投資比例上限。對此,金融監管總局表示,《通知》的發佈是優化保險資金資產配置的重要舉措,有利於促進保險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發揮長期資金和"耐心資本"優勢。下一步,金融監管總局將持續完善保險資金運用監管政策,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顯然,這一政策將直接利好頭部險企,爲其優化資產負債匹配、提升長期收益水平打開空間。對此,中國平安方面表示,將認真研究,抓緊落實有關政策要求,進一步發揮好大規模長線資金的優勢,靈活運用多種綜合金融工具和投資策略,持續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新型基礎設施及價值型品種等領域投資力度,以實際行動體現"耐心資本"的應有擔當。
遵循上述趨勢下,此前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的中國平安實際上也迎來了良好的窗口期。
根據平安發佈的2024 年年報,過去一年,公司實現歸屬淨利潤1266.1億元,同比增長47.8%;實現新業務價值285.3 億元,可比口徑下同比增長28.8%。公司全年股息每股2.55 元,同比提升4.9%,已連續13年保持上升態勢。按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計算的現金分紅比例達37.9%,同比提升0.6百分點。
在財報公佈後,多家券商對中國平安予以積極的評級。其中招商證券,維持"強烈推薦"評級。認爲公司負債端延續穩健表現,資產端OCI 股票佔比較高,不僅能夠提供持續分紅現金流,而且抵禦市場波動能力較強。
而結合近日中信證券研報來看,其核心觀點則提及,受到全球股市大幅波動影響,目前平安AH股PB估值已經回到過去三年區間下限,短期買貝塔價值,長期買新發展週期。
短期來看,中信證券認爲,公司盈利穩健性在增強,伴隨市場震盪,股價下跌背景下,公司已經具備較強的向上貝塔屬性,其合理市值至少在1萬億人民幣。
長期來說,中信證券指出,和1999年的降息週期導致全行業利差損不同,2021年以來這輪降息週期加劇行業分化,疊加嚴監管持續深入,以平安爲代表的頭部公司不僅僅能夠剩者爲王,而且有望開啓新的發展週期。
對此,中信證券表示,平安有望憑藉穩健的資產負債表和盈利能力,穿越週期,分享低成本負債的新發展機遇。一旦分紅險銷售信心確立,公司商業模式漸變爲類資管模式,公司有望迴歸PEV的估值體系,具有長期慢牛的可能。
同時,中信證券給予平安 A股 2025E 1.2x PB 估值/ H股 2025E 1.1x PB 估值,對應 AH 股目標價分別爲 64 元人民幣/63 港元,維持"買入"評級。
總的來看,透過近年來不確定性持續升溫的市場環境下平安穩健的成績單,不難看到中國平安的護城河顯然不僅在於其規模優勢與生態潛能,更在於其持續進化的戰略定力。
在當前政策鼓勵"耐心資本"參與資本市場建設的背景下,平安作爲險資龍頭,既是穩定市場的壓艙石,也是投資者分享中國資產長期紅利的優質載體。當下估值低位,或恰是長線佈局的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