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醫療的“滅頂之災”?

醫深觀
04-08

全球醫療影像巨頭GE醫療或許正經歷着前所未有的危機。

2025年4月4日,在中國對美加徵34%關稅以及反傾銷調查的組合拳下,GE醫療當日股價暴跌超16%,市值蒸發超50億美元。

01

雙重打擊

在銷售端,中國已經成爲GE醫療的全球第二大市場,2024財年爲GE醫療貢獻約12%的營收。

尤其是在國內高端影像設備方面,GE醫療已佔據市場主導地位,與西門子、飛利浦醫療,共同佔據國內市場的半壁江山。

但是,GE醫療在中國市場的核心軟肋在於CT球管等關鍵零部件的進口依賴。儘管其全球60%的CT設備產自北京基地,然而CT球管、超導磁體等核心部件仍有80%依賴進口。

而本次中國商務部對美印醫用CT球管發起的反傾銷調查,矛頭直指其長期壟斷中國市場的低價傾銷行爲。

初步證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自美國、印度傾銷進口的CT球管產品進口數量累計增長13%,進口價格持續下降,對國內相關產品銷售價格形成壓低和抑制,國內企業經營困難,常處於虧損狀態。

其實,目前GPS三大醫療影像巨頭都在使用自產CT球管。

其中,GE醫療球管在美國及印度生產,飛利浦在歐洲生產,西門子在德國生產。也就是說GPS中唯獨美國醫療影像巨頭GE醫療,可能會遭受“特定製裁”。這將迫使GE醫療加速產業鏈重組,否則其參與中國醫療設備招標的資格可能嚴重受限。

而本次中國對美加徵34%關稅,更是將其進口成本推高至臨界點,GE醫療的供應鏈成本會將徹底失控。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宣佈對美加徵關稅前(4月4日),美國特朗普政府已於4月2日宣佈對所有貿易伙伴徵收最低10%的“對等關稅”,其中,對中國加徵的“對等關稅”爲34%。

更離譜的是,美國政府還威脅表示,中國若不撤銷關稅反制措施,美國還將於4月9日起再額外向中國徵收50%的關稅,這意味着美國對華商品徵收的總關稅將來到恐怖的104%。

02

市場失守

2025年2月,強生前中國區掌門人宋爲羣接任GE醫療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在這背後是GE醫療中國區業績近年承壓明顯的事實。

財報顯示,GE醫療2024財年中國區營收23.6億美元,同比下降15%,高端市場地位開始鬆動,中低端市場近乎“失守” ,成爲其全球主要市場中唯一負增長區域。

一方面,GE醫療遭受國內政策的衝擊。比如醫療反腐進入深水區,醫院設備採購審查週期延長,GE醫療的訂單出現明顯延遲;並且,2024年《設備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明確優先採購國產設備,GE醫療的產品價格優勢被削弱。

另一方面,GE醫療的本土競爭加劇。隨着聯影、邁瑞等國產影像廠商崛起,在CT、MRI等高端設備領域正加速替代外資。比如,2022年聯影醫療通過“以價換量”策略搶佔中低端市場,首次超越GE醫療登頂中國CT市場份額,此後持續領跑。

值得注意的是,國產替代邏輯下,中國醫療設備集採規則進一步向國產化率高的企業傾斜。例如,海南省2025年超聲集採項目中,GE醫療僅中標13套設備,而邁瑞等國產廠商包攬剩餘訂單。政策導向下,GPS等外商若無法快速提升國產化率,其市場份額將持續萎縮。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