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特朗普政府在美股熊市確立前迅速轉向,避免了資金鍊問題引發的二次反饋循環,顯著降低了最壞情景的可能性。但即便當前關稅方案,仍將對增長造成嚴重打擊。瑞銀預計盈利下調將持續並對市場形成阻力,年內難以突破前期高點。該行建議在獲取更多信息前,逢高賣出。
增長衝擊仍然顯著,且尚未完全反映在價格中
儘管市場已大幅下跌,但尚未完全消化上週宣佈的互惠性+普遍性關稅帶來的經濟衝擊。截至4月9日,市場共識仍預計標普500指數2025年盈利增長11.2%,未來12個月增長12.4%。若假設真實遠期盈利預估將快速調整至5%的收縮,今日反彈前的市盈率爲23.7倍。這些數據既不符合經濟衰退預期,也未反映互惠性+普遍性關稅可能引發的國內需求大幅崩潰。
若表面化看待政策調整:提高中國關稅、降低互惠關稅僅意味着關稅總額的微降。但需注意,中國關稅仍可能通過談判降低,且關稅結構對市場影響顯著。假設普遍關稅爲10%、中國關稅爲50%,預計GDP(尤其是美國國內需求)將受重創,盈利增長需下調至低個位數甚至零增長。
美聯儲能否立即出手挽救增長疲軟仍是未知數。3月18-19日的美聯儲會議紀要顯示,其對關稅引發的通脹持續性深感擔憂。瑞銀的經濟團隊預測,即使關稅降低,今年核心PCE仍將升至4%以上。在高通脹背景下,美聯儲更可能採取保守立場而非主動干預。此外,儘管有90天寬限期,但互惠關稅再次上調的風險仍未消除,不確定性將持續拖累經濟活動。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