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新安晚報
近年來,蚌埠市委、市政府把智能傳感器產業集羣作爲全市重點打造的六大產業集羣之一,充分發揮安徽北方微電子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等大院大所和龍頭企業作用,聚力打造自主可控芯體最多、傳感器種類最全、產值超千億的產業集羣,蚌埠成爲了全省唯一、全國爲數不多的同時擁有集成電路及MEMS晶圓生產線的城市。
企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作爲蚌埠市發展智能傳感器產業所依託的龍頭企業,安徽北方微電子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不僅擁有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6/8英寸體硅MEMS微系統工藝平臺,還自主研發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4套工藝技術體系,系統解決了MEMS製造領域技術短板,先後取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200餘項、發明專利400餘件,是國內中高端MEMS技術與產品的頭部企業。
在蚌埠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和安徽北方微電子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全力攻堅下,“長三角MEMS與傳感器產業創新聯盟”成功組建;“精密微納製造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長三角產教融合協同中心”落戶蚌埠;安徽省微機電系統(MEMS)技術產業創新研究院僅用一年,就完成了7項國家級及省部級項目驗收,並服務了20餘家用戶,累計創造經濟效益近億元。
安徽北方華鑫智感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3月成立,依託安徽北方微電子研究院的傳感器芯片製造能力、平臺和資源優勢,建設了品種類別涵蓋最全、國產芯片配套最多的傳感器產品體系,與國內200多家企業有着密切合作。公司成立當年產值就達到了2億多元,今年訂單更是翻倍增長。
無獨有偶,進入中國傳感谷的企業,都像安徽北方華鑫智感科技有限公司一樣,保持着良好發展勢頭。安徽希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就跑出了從開工到投產的“加速度”,落戶蚌埠後銷售收入連年翻番,在新能源汽車電流傳感器領域的市場佔有率超過30%,居行業第一;安徽芯動聯科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集高性能MEMS慣性傳感器研發、測試、銷售爲一體,於2023年成功上市,是國產高性能慣性傳感器領域“隱形冠軍”,是行業標杆企業……
形成“一谷三園多點”佈局
在中國傳感谷,蚌埠市與北方微電子研究院合作共建了傳感谷公共服務平臺及示範線項目,建設了力傳感器工藝線、溫溼聲類傳感器工藝線、高溫共燒陶瓷工藝線及傳感器檢驗試驗平臺等9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以滿足各種類型的智能傳感器研發製造需求。同時,蚌埠經開區採用了“1+53”廠房用地過渡發展模式,將傳感谷1平方公里與蚌埠經開區臨港產業園53平方公里聯動發展,傳感谷所有定製廠房、標準化廠房均由政府代建,入駐企業可自主選擇租賃或先租後購,以適應初創型及成熟型企業分類發展需求。良好的配套服務和發展環境,讓企業紛至沓來。
如今,中國傳感谷已經形成了“一谷三園多點”的總體佈局。其中,“三園”即MEMS核心器件產業園、科技孵化園、中央創新產業園,總佔地面積2100餘畝;“多點”即各縣區結合實際聯動發展智能傳感上下游產業,形成全市統籌、縣區聯動、協同發力的首位產業強勁發展態勢。目前,中國傳感谷內已經集聚23家領軍企業、200餘家智能傳感產業相關企業,覆蓋了從晶圓製造到終端應用的全產業鏈,經濟總量超百億元。
當前,蚌埠正以中國傳感谷爲核心載體,通過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多鏈協同”,加速構建智能傳感器產業生態,奮力推動中國傳感谷朝着千億級產業集羣目標不斷邁進。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李勇通訊員顧楷陳鑫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