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4月8日晚間,宜賓市商業銀行(02596.HK,下稱“宜賓銀行”)發佈公告,該行執行董事、行長楊興旺因個人身體原因,已向董事會送達辭呈,辭去相關職務。
楊興旺加入於宜賓銀行成立之初,並於2021年12月正式就任行長一職。也正是在這一年年末,宜賓銀行提出了“加快建成西部領先千億上市銀行”的目標。
歷經三次申請,宜賓銀行於今年1月13日成功登陸港交所,實現了該行2025年上市的目標。上市後首份年報顯示,2024年該行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微增0.5%和0.1%。此外,在淨息差收窄47個基點至1.71%的背景下,宜賓銀行債券收益激增近30倍,成爲其支撐整體業績增長的關鍵。
4月9日,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宜賓銀行諮詢楊興旺辭任事宜,被告知“以公告爲準,其他暫不方便透露”。
任期內宜賓銀行實現上市
2006年12月底,宜賓銀行正式註冊成立,其前身爲宜賓市城市信用社。
據公開資料顯示,楊興旺此前曾長期在宜賓市城市信用社任職,擔任過出納、會計、信貸員、主辦會計、分社負責人等多個職位。
2003年7月至2006年12月,楊興旺出任宜賓市城市信用社大順社副經理及黨支部書記。隨着2006年年底宜賓銀行的正式成立,他的職位也變更成爲大順支行行長及黨支部書記。此後,楊興旺陸續擔任了宜賓銀行多個重要職務,包括支行行長、業務部總經理、副行長等。
2020年10月,結束了6年多副行長任期的楊興旺成爲代爲履職行長,並於一年後的2021年12月正式成爲宜賓銀行行長。
在宜賓銀行此前披露的資料集中,楊興旺負責該行經營業務管理、組織實施董事會決議、向董事會報告該行經營管理情況。此外,他還擔任着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主任、董事會戰略與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委員、董事會關聯交易控制委員會委員等多個職務。
2021年年尾,正是在楊興旺擔任該行行長之際,宜賓銀行喊出了“加快建成西部領先千億上市銀行”的口號,並提出幾大發展願景:2022年實現資產規模700億元以上;2023年設立成都分行;力爭2023年、確保2025年實現上市;2025年實現總資產1000億元以上。
2024年6月30日,宜賓銀行資產總額達到1001億元,成功突破“千億”大關。
此後,歷經三次遞交上市申請,宜賓銀行終於通過聆訊,於2025年1月13日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發行價每股2.59港元,位於此前披露的發行價區間底部。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港股市場整體面臨流動性緊張和不確定性增加,中小銀行股在港股市場的表現普遍不如人意,宜賓銀行上市時的市場反響也表現得較爲平淡。
4月8日晚,宜賓銀行發佈《關於執行董事及行長辭任的公告》。公告中表示,楊興旺提出因個人身體原因,已向董事會送達辭呈,辭去該行執行董事、行長等職務,辭任自4月8日生效。
這距離宜賓銀行上市還不滿3個月。記者注意到,此份公告中並未提及感謝事宜。
營收淨利“雙增”背後存隱憂
近期,宜賓銀行披露了其上市後的首份年報。
年報顯示,該行2024年營業收入爲21.8億元,較2023年的21.69億元同比增長0.5%;淨利潤由2023年的4.774億元上升0.1%至2024年的4.778億元。據該行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宜賓銀行營業收入分別爲16.21億元、18.67億元和21.69億元,淨利潤分別爲3.28億元、4.33億元和4.774億元,兩項數據增速均呈放緩趨勢。
值得關注的是,宜賓銀行的歸母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9.58%,這一增長得益於非控制性權益即少數股東權益的變動。
“若原本少數股東分享較多利潤,而當期由於子公司股權結構變化、子公司盈利分配政策調整等原因,少數股東分得利潤減少,就會使得歸母淨利潤大幅提升,從而出現與整體淨利潤增長幅度不一致的情況。” 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告訴記者。
記者注意到,宜賓銀行2024年淨息差收窄47個基點至1.71%,但仍實現了營業收入、淨利潤的“雙增”。具體來看,該行當年淨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1.64%,但金融投資淨收益由2023年的0.11億元猛增至3.15億元,增長了近30倍。
對此,宜賓銀行在年報中表示,其淨利息收入下降主要歸於LPR同比下行、該行向部分客戶發放貸款及墊款平均收益率下降、存款期限結構變化、存款付息成本增加等。而金融投資淨收益同比增加則得益於債券市場利率下行,該行擇機獲取了債券收益。
“債券投資相對穩定,收益可預測性較強,在利息淨收入因利率市場化、信貸市場競爭等因素下滑時,能爲銀行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維持利潤增長,增強銀行財務穩定性。而且合理的債券投資組合有助於銀行優化資產配置,分散風險。” 支培元表示。
此外,宜賓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近5年來呈現出逐年下降趨勢,2024年期末進一步下降至1.68%,但部分行業不良貸款率有所攀升。具體來看,該行的不良貸款主要集中於批發及零售業和製造業,不良率分別爲1.99%及3.79%。該行在年報中亦表示,其在報告期內已加大信用風險管理力度。
部分行業不良貸款率的惡化會直接導致銀行資產質量的下降。新智派新質生產力會客廳聯合創始發起人袁帥向記者表示。他提到,若這些不良資產無法及時得到有效處置,還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導致銀行風險敞口擴大,削弱銀行的穩健性和抗風險能力。
責任編輯:秦藝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