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注意到,美債向來是金融市場動盪時期全球最安全的資產,但近日卻與美股同步下跌,促使投資者質疑其避險屬性是否受到動搖。
本週美債遭遇疫情以來最猛烈拋售,十年期美債收益率週三連續第三日攀升,最高上漲22個基點至4.51%。這一反常走勢顛覆了傳統認知——作爲美國政府信用背書的債務工具,其"永不違約"的承諾始終是市場風暴中的避風港。
對於美債異常下跌,投資者與市場觀察家各執一詞:有人認爲美國經濟前景惡化是主因,另一些則歸咎於對沖基金交易失誤。
關稅不確定性
特朗普總統加徵關稅的力度令市場意外,且妥協時機未明。更關鍵的是其對美國經濟的雙重影響:若引發經濟衰退導致通脹走弱,美聯儲或降息提振國債吸引力;但關稅推高物價又可能制約政策寬鬆空間。這種矛盾預期將持續推高市場波動率。
現金爲王
投資者正全面規避包括美債在內的美國資產,現金成爲唯一避風港。截至4月2日當週,美國貨幣市場基金規模已創歷史新高——這類資產不僅具有現金特性,還能隨時間增值。
投資者正在密切關注美元融資市場的壓力,以防投資者蜂擁退出而造成混亂。2020年,恐慌的投資者紛紛拋售債券,導致美國國債市場緊縮,並引發拋售潮,迫使美聯儲出手干預。
到目前爲止,融資市場似乎保持堅挺。但三個月期日元兌美元基差掉期擴大至去年12月以來的水平,已釋放出外國投資者對美元融資需求上升的信號。歐元和英鎊的等值基差掉期也出現了類似的下滑。
財政壓力
美國債務佔GDP比重已達121%。特朗普曾寄望減稅刺激經濟增長來削減赤字,近期又聲稱關稅收入將緩解債務負擔。但市場擔憂其政策會通過推高借貸成本加劇財政失衡。
本週國債拍賣被視爲市場情緒試金石,週二三年期美債發行已現頹勢。
美國債務水平預計將上升
外資拋售
雖然難實時驗證,但每當美債下跌總伴隨外資撤離的猜測——此次更被解讀爲對關稅的報復。中日作爲美債最大持有國官方數據顯示持續減持。
明治安田生命保險投資企劃部部長Kenichiro Kitamura表示,"中國可能正通過拋售美債反制關稅。"
同時,歐日投資者發現本國債券收益率更具吸引力,且政策前景更穩定,正逐步轉移配置。
對沖基金交易
基差交易(通過現券與期貨價差套利的對沖基金策略)可能正在平倉推高收益率。由於價差通常微小,該策略往往使用高槓杆。
當市場動盪迫使投資者急速平倉償還貸款時,可能引發收益率螺旋上升的連鎖反應,甚至導致國債市場流動性凍結——正如2020年基差交易平倉危機。
另有分析指出,押注美債表現優於利率互換的流行交易突然崩塌:銀行爲滿足客戶流動性需求拋售債券後,轉而通過互換合約維持風險敞口,反而加劇了拋售壓力。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