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兩極分化 新茶飲行業淘汰賽加速

中國經營網
04-12

  本報記者許禮清北京報道

  從“跑馬圈地”到逐漸精細化運作的新茶飲行業,頭部陣營正呈現出業績加速分化的態勢。頭部品牌強者恆強,低價與高端賽道表現分化,中端品牌發展相對穩健但競爭加劇。

  近日,新茶飲行業幾家頭部企業相繼發佈業績,根據《中國經營報》記者統計,2024年蜜雪集團、茶姬控股、古茗茶百道奈雪的茶5家企業營收共計超558億元,其中,蜜雪集團以248.3億元營收居行業榜首。

  可以看到,新茶飲行業競爭激烈,“以門店數量論英雄”的擴張邏輯已經不能完全奏效,如何強化供應鏈、加大產品創新、提升單店運營效率等應對市場飽和以及同質化纔是關鍵。與此同時,出海尋求增量也成爲衆多新茶飲企業進一步發力的方向。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認爲,新茶飲市場經過多年的蓬勃發展,如今已進入高度分化的階段。早期,茶飲市場處於快速擴張期,市場需求旺盛,幾乎所有品牌都能在藍海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如今,市場逐漸飽和,消費者的需求日益多樣化和個性化,品牌之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在這個過程中,不同品牌因定位、策略和運營能力的差異,股價、業績發展均出現分化。

  業績分化加劇

  據記者梳理,當前頭部新茶飲企業業績已呈現分化態勢。具體來看,2024年,蜜雪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48.29億元,同比增長22.3%;年內利潤44.54億元,同比增長39.8%,營收規模和利潤均處於榜首。霸王茶姬以超124億元排名第二,其中,淨利潤爲25.15億元,同比增長213%,成爲增速最快的新茶飲企業。

  今年上市的古茗則表現較爲穩健,實現收入87.91億元、歸母淨利潤約14.7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4.5%和36.9%。“新茶飲第二股”茶百道,2024年全年實現營收49.2億元,同比下滑13.8%;年內利潤4.8億元,同比下滑58.3%。

  對於業績下滑,茶百道方面表示,爲應對外部消費環境、競爭格局的變化,公司加大了對加盟商的政策支持及向加盟商銷售貨品、設備的優惠力度,同時加大市場推廣及營銷費用投入。財報顯示,2024年全年,茶百道實現分銷及銷售費用達3.95億元,同比增長201.6%。

  在扶持加盟商方面,茶百道推出首年0元加盟費等優惠政策,雖有助於吸引加盟商,但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運營成本。具體來看,公司在2024年銷售貨品及設備的收入爲46.52億元,佔比94.6%,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14.2%;特許權使用費及加盟費的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7.9%,其他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1.0%。

  作爲最早上市成功的新茶飲企業,奈雪的茶的發展一直備受關注。根據財報,2024年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9.21億元,同比下滑4.7%,虧損約9.19億元。其中,直營門店收入佔比84.5%,同比下降6.3%。瓶裝飲料和其他業務收入微增,但貢獻有限。

  奈雪的茶方面表示,業績下滑主要由於消費市場整體表現疲弱,更多的顧客傾向於謹慎消費或目的性消費等,消費需求端有所收縮。同時現製茶飲行業競爭加劇,導致門店收入承壓,以及關閉部門經營不善門店。

  在此前的業績會上,奈雪的茶管理層進一步透露:“公司接下來準備輕資產運作,保證現金流少、不動或是更高的基礎上去發展,若現金流非大額增加的情況下,不會去做更多的投資行爲。”

  “跑馬圈地”不再是“殺手鐧”

  曾幾何時,新茶飲行業最常見的口號就是衝擊萬店規模,而如今行業加速洗牌,頭部企業正逐步摒棄過去“以門店數量論英雄”的擴張邏輯,轉而通過提升單店運營效率、優化供應鏈管理、強化產品創新來應對市場飽和與同質化挑戰。

  截至去年年底,蜜雪集團在全球已有超過4.6萬家門店,古茗門店超過9000家,茶百道門店超過8000家,霸王茶姬門店也已經擴張至6000多家。全國各地幾乎都出現了“奶茶一條街”的景象,優勢點位、優質加盟商成了各家爭奪的重點。

  但在不斷內卷之下,加盟商不斷承壓,近年不斷傳出企業和加盟商矛盾加劇的問題。從業人士張先生表示,現在茶飲市場競爭太過激烈,同一地段門店過多,且產品同質化較爲嚴重,門店經營壓力也比較大。

  實際上,長期大量開店和激烈的市場競爭加重了盈利的難度。此前多個新茶飲品牌負責人在採訪中表示,未來速度不再是唯一重點,精細化運作、提升加盟商的盈利能力很重要。因此,可以看到新茶飲企業紛紛強化供應鏈建設,以及實施加盟商優惠政策。

  爲了進一步吸引加盟商,多個企業都在不斷降低加盟成本和門檻。例如2024年奈雪的茶單店投資預算調整爲58萬元起,加盟費用相較於此前大幅下調;古茗推出首年0元加盟費的新規,總計9.88萬元的加盟費可以在三年合同期內分期付款等。

  福建華策品牌定位諮詢創始人詹軍豪表示,在加盟模式下,企業應加強與加盟商之間的溝通與協作,確保雙方利益一致。通過提供培訓和支持,提升加盟商的經營能力和服務質量,同時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與網絡輿情管理機制,保障品牌形象和消費者體驗。還應與加盟商分享市場信息和資源,共同應對市場競爭和變化。

  此外,新茶飲企業也紛紛在產品上下功夫,打起“健康牌”。2022年,喜茶發佈了《現制奶茶品質奶原料使用倡議》,呼籲新茶飲行業全面升級用奶原料品質,普及真奶應用,拒絕植脂末。隨後,各企業紛紛開發各類果蔬茶等健康化產品。

  與此同時,頭部新茶飲品牌還在不斷推進配方公開化。例如2023年,霸王茶姬爲多款產品公開了“產品身份證”,包括產品熱量表、營養成分等;茶百道將產品送檢,同時公佈產品熱量等。

  多位業內人士認爲,在這一輪行業變局中,從“擴張狂熱”到“精耕細作”的轉型,不僅是企業戰略的調整,也是整個行業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

  出海尋增量

  國內市場競爭加劇,新茶飲品牌正加快出海步伐。記者從多位新茶飲行業人士處瞭解到,當下新茶飲企業除了開發健康產品,另一個重點方向就是拓展海外市場。

  記者瞭解到,茶百道2024年在韓國、馬來西亞、泰國、澳大利亞及中國香港共計開設14家門店,並且會持續推進海外業務。奈雪的茶也提到,公司正推進國際市場業務,已經進入泰國、中國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境外市場。

  已經在中國內地以外開設約4900家門店的蜜雪冰城也將海外視爲重點市場。蜜雪集團透露,將繼續專注於開拓東南亞市場並繼續擴大當地的加盟門店網絡。

  多位行業人士告訴記者,新茶飲品牌多將東南亞市場作爲出海的首個目的地或是重要海外市場,不僅因爲地理位置上的接近,還因爲該地區的文化、口味和偏好與中國較爲相似,這爲供應鏈管理提供了便利。

  海外市場對新茶飲品牌而言,一方面可以突破國內激烈競爭,成爲業績增長的“第二曲線”。另一方面企業在文化適配、供應鏈重構和本地化運營上面臨着挑戰。從業人士張先生告訴記者,國內新茶飲企業競爭激烈,甚至容易陷入價格戰壓低利潤,部分海外市場消費水平高,且競爭較國內相對較小,因此單價甚至可以更高。但同時海外市場的消費者偏好、當地文化、經濟水平不一,也需要因地制宜制定發展策略和節奏。

  根據《2023中國新式茶飲品牌出海報告》,新式茶飲的出海產業鏈可以分爲三個主要環節:產業鏈的上游,即原料供應,涉及茶葉、奶製品、水果、糖和包裝材料等原材料的供應商;產業鏈的中游,即品牌商,它們是產業鏈的核心,通過直營或加盟模式從上游採購原材料並完成飲品的製作;產業鏈的下游,通過外賣平臺、實體店鋪和小程序等渠道接收訂單並完成銷售。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隨着新茶飲頭部企業綜合實力的不斷上升,出海擴張是必選項。供應鏈的完整度依舊是競爭的核心。近幾年,主流品牌都在積極搭建供應鏈體系,並且不斷精細化升級。未來,只有擁有對供應鏈完整佈局能力的企業,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佔有優勢。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