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隊”相繼出手護盤。4月7日至8日,中央匯金、中國誠通、中國國新、中國電科、中國石油等相繼宣佈增持。與此同時,中國央行、社保基金、國資委以及地方國資也作出表態,將出手維護市場穩定。
其中,中國國新今日發佈公告稱,旗下國新投資有限公司將以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方式增持中央企業股票、科技創新類股票及ETF等,首批金額爲800億元。
中國國新在昨日還曾公告表示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堅決當好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其旗下國新投資有限公司增持中央企業股票、科技創新類股票及ETF,積極支持關鍵領域科技創新,爲維護市場穩定運行貢獻力量。
此外,今日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決定,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和中國證監會關於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的相關規定,中國誠通擬使用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資金1000億元,用於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中央匯金、中國誠通、中國國新、中國電科等央國企的增持行爲,體現了國家對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的高度重視。“當前A股市場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部分優質股票的配置價值逐漸凸顯。央國企作爲市場的重要力量,通過增持行爲,不僅有助於提升自身在資本市場的話語權,還能引導資金流向更具投資價值的領域,促進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
其進一步表示,央國企的增持行爲向市場傳遞了積極信號,有助於緩解市場情緒,穩定市場預期。在資本市場波動較大的時期,這種增持行爲尤爲重要,能夠增強投資者的信心,促進市場的平穩運行。
此外,國資委、社保基金等也紛紛發聲“維穩”。
國務院國資委表示,將全力支持推動中央企業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動作爲,不斷加大增持回購力度,切實維護全體股東權益,持續鞏固市場對上市公司的信心,努力提升公司價值,充分彰顯央企責任擔當。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表示,始終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理念,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近日已主動增持國內股票,近期將繼續增持。在積極開展股票投資的同時實現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而繼“國家隊”出手後,地方國資平臺也紛紛發聲。
上海國投公司、上海國際集團、上海國盛集團三大上海國資平臺發文稱,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上海國投公司表示,堅定持有戰略性持股機構和上市包括企業股權,充分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功能作用,聚焦“基金管理+創新孵化”,通過與上市公司推進CVC、併購基金、科技成果孵化轉化等形式進行上市公司價值維護,堅定當好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
浙江省國資委則在4月7日聯合中國人民銀行浙江省分行、浙江證監局召開省屬國有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增持工作座談會,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大力支持省屬國有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會上,各參會代表表示,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將積極開展市值管理,用足用好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等政策工具,進一步維護投資者利益、增強投資者信心,提升上市公司價值。
央地國資佈局持續縱深
除了在本輪應對市場劇烈波動的積極出手外,《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國家隊”和地方國資平臺,近年來正在持續加大通過資本投資手段支持經濟和產業發展的力度。
上述中國誠通、中國國新,就在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上都進行了廣泛的佈局。
其中,財聯社創投通數據顯示,中國誠通的一級市場佈局以基金投資和資產重組爲核心,聚焦國家戰略產業;二級市場則通過增持、股權管理及金融服務,強化資本運營功能。一級市場佈局方面,中國誠通通過管理規模超6500億元的基金集羣(如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等),重點佈局戰略新興產業和關鍵領域,包括設立設立誠通科創投資基金(規模300億元)、參與大基金三期(出資100億元)等。
二級市場方面,中國誠通主要通過旗下誠通金控、誠暘投資等進行佈局。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年報,誠通金控已在14只ETF中持倉超過10億元,中國誠通是融通中證誠通央企科技創新ETF的第一大持有人,持倉超過3.5億元。此外,誠通金控投資了天地科技 、富森美、江河集團、有研新材、福立旺這些上市公司。
中國國新方面,則主要通過國新基金進行股權投資方面的運作,後者自2014年成立以來,已管理11只主動型基金,總認繳規模達2600億元,實際出資1200億元,累計投資戰新產業項目273個、金額946億元,覆蓋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等九大領域,投資區域高度聚焦京津冀、長三角及大灣區,北京、杭州、上海成爲核心佈局城市。
二級市場佈局方面,中國國新圍繞集成電路、工業母機等領域,累計投資超200億元,覆蓋近200家央企上市公司,包括華大九天、中瓷電子、瀋陽機牀等核心企業。
另外,中國國新還積極推動資產重組與併購,參與了國家管網集團組建、鞍鋼重組本鋼、中國電氣裝備整合等重大項目,累計出資近1300億元。
社保基金近年來亦保持了在資本市場上的穩定出手。
在一級市場上,全國社保基金主要通過直接投資和委託投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佈局。其投資方向重點聚焦於關係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的戰略性、基礎性領域,加大對長期股權投資的力度,涉及領域包括半導體、智能製造和生物醫藥等高成長性行業。
二級市場方面,全國社保基金佈局也較爲廣泛。最新數據顯示,社保基金出現在182只個股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其中,主板有146只,創業板有17只,科創板有19只,期末持股市值合計695.59億元。從行業來看,社保基金持股主要集中在醫藥生物、基礎化工、電子行業等領域。
另據統計數據,社保基金持倉市值前十重倉股爲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人保、交通銀行、中國鋁業、比亞迪、 中國海油、常熟銀行、赤峯黃金、堅朗五金。
王鵬表示,央國企的增持行爲,從長期來看,央國企作爲資本市場的重要力量,其增持行爲有助於增強市場的穩定性。在市場波動較大的時期,央國企的增持能夠發揮“壓艙石”的作用,減少市場的非理性波動。
同時,可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增持行爲有助於提升資本市場的整體質量和效率。通過支持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引導資金流向優質領域等方式,央國企的增持行爲能夠促進資本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最後,對於央國企自身而言,增持行爲也是提升國有資本運營效率的重要手段。通過增持優質股票和ETF等方式,央國企能夠優化自身的資產配置結構,提升資本增值能力。
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科技創新類股票代表着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方向,加大對這類股票和資產的增持,能夠引導資金流向新興產業,推動科技創新企業成長壯大,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爲資本市場培育新的增長引擎。
企業戰略專家霍虹屹則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從投資邏輯看,國有資本運營體系正在從“週期干預”向“長期配置者”角色演進。“不難看出,這些增持動作不僅限於短期維穩,更在於重塑市場生態和投資結構。無論是ETF的工具化配置,還是對央國企與科技創新企業的定向支持,背後都是對‘國家資產迴歸估值中樞’的堅定推動。換句話說,國家隊不只是買入,更是在表達一個立場:中國核心資產正在被低估,價值終將回歸。”
本文來源於“科創板日報”,智通財經編輯:劉家殷。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