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械之家
醫療器械媒體報道先鋒
分享專業醫療器械知識
關注
來源:醫學界智庫
作爲央企辦醫巨頭,華潤醫療(01515.HK)發佈的2024年度業績報告顯示,全年實現綜合總營收98.55億元,同比減少2.5%(2023年:101.08億元),主要受醫院業務收入下滑拖累,不過歸母淨利潤達5.66億元(2023年:2.58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19.6%。
早前華潤醫療近6年來呈現“增收不增利”。
圖片來源:華潤醫療
華潤醫療經營分部主要有兩部分:一是醫院業務,包括自有醫院對應的門診業務、住院業務。二是其他業務,包括向參股醫院、IOT/OT醫院提供的運營管理服務、供應鏈服務及其他服務。
2024華潤醫療在醫院業務方面“有升有降”,業務收入人民幣91.85億元,同比下滑2.4%;門診人次增加1.3%,住院人次增加1.0%;門診服務收入人民幣36.65億元,同比下滑1.0%,住院服務收入人民幣52.94億元,同比下滑3.3%,主要受醫保控費影響門診和住院次均收入同比略下滑。
不過華潤醫療歸母淨利潤達5.6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19.6%,主要得益於成本控制和業務優化,通過集中採購、管理流程優化及數字化手段實現“降本增效”。
2024年,華潤醫療關停持續虧損的淮陰醫院引起行業關注,此舉被業界認爲是扭轉業績的重要舉措。
年報披露,截至2024年12月31日,華潤醫療在中國10個省、市共管理運營105家醫療機構,其中三級13個,二級22個,運營牀位合計20528張。
華潤醫療醫院網絡 圖片來源:官網截圖
2024年華潤醫療醫院業務收入略有下降主要受醫保控費影響,華潤醫療在財報中提出三大應對策略。
深化供應鏈改革:擴大藥品、耗材集採範圍,目標2025年採購成本再降5%-8%;
拓展增值服務:發展特需醫療、健康管理等非醫保依賴業務;
加速數字化轉型:通過互聯網醫院提升患者複診率,降低運營成本。
圖片來源:華潤醫療官方微信賬號截圖
華潤醫療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潤醫療”)是內地和香港兩地資本市場規模領先的綜合性醫療上市公司,是華潤集團全資子公司——華潤健康集團的唯一上市平臺,是華潤(集團)有限公司重點打造的醫療健康產業平臺,規模實力位居央企醫療健康集團第一梯隊。
2017年8月發佈《關於國有企業辦教育醫療機構深化改革的指導意見》(134號文)明確規定,在2018年年底前要基本完成國有企業辦教育、醫療機構的集中管理、改制或移交工作。但由於進程遠比預期緩慢,國資委隨後將剝離大限從2018年底延期到2021年,增加三年“緩衝期”。
按照134號文件要求,企業醫院有四條剝離之路:關閉撤銷;移交地方政府,納入公立醫療體系;接受社會資本的重組改制;在以健康爲主業的國有平臺上進行資源整合。而實際上在2009年“新醫改”啓動後,社會辦醫得到鼓勵,國企醫院改制速度已經得到提升。
在國企醫院改制背景下,諸如華潤醫療這類擁有國資背景的企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