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特朗普實施“對等關稅”,中國多領域硬核反制美國關稅霸凌
4月9日,全球巨震,A股正在通過沖擊測試,機會就在當下?大江洪流董事長姜昧軍做客新浪證券直播間,爲投資者火線解讀。直播詳情>>
姜昧軍分享了關於哪些行業或板塊具備逆週期佈局投資價值的三點看法:
第一,中國股票市場的估值優勢與宏觀經濟轉型帶來的長期投資機會。
目前,中國整體估值處於較低水平,A股的估值大約只有12倍,遠低於美國30倍以上的估值。這意味着中國股票市場估值較低,價格相對便宜。在當前的不確定性環境下,投資者更加關注接下來的宏觀經濟對沖政策和方向。中國正在從外循環轉向內外循環並舉,從單純的製造業大國向消費中心轉型。這兩個轉變對投資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長期環境。
可以參考巴菲特的投資生涯,他從55歲以後的股指漲幅最高,這與美國宏觀經濟產業結構調整有關。美國經濟從傳統的鋼鐵石化行業轉向消費、娛樂、科技等新興產業,這些領域佔了美國上市公司80%以上的市值。巴菲特投資組合中賺錢最多的也是這些以消費品爲核心的企業,如可口可樂、蘋果等。這與美國經濟增長結構密切相關。
中國也在經歷類似的轉變,從外部需求轉向內部需求,從製造業轉向消費。消費領域的潛力巨大,需要關注個人收入增長、城鄉經濟差距、統一大市場建設、低收入人羣保障以及社保覆蓋等措施。這些不僅是短期手段,更是長效的宏觀經濟策略。從短期和長期來看,投資者應關注中國消費產業崛起和內銷市場擴大帶來的長期機會。
第二,中國在尖端科技領域的崛起帶來的投資機遇。
中國在尖端科技領域,尤其是硬科技方面已經取得顯著進展。最近有文章評測中國和美國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差距,認爲差距僅爲0.3,這表明中國在這一領域已經與美國並駕齊驅。從芯片到鴻蒙系統,中國在科技領域的進步有目共睹。回顧美國科技股的崛起,從2000年開始一直漲到現在,已經25年了。在科技創新領域,無疑有大牛股產生的基礎,這也是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的部分。
第三,全球市場波動背景下的中國宏觀環境優勢與投資機會。
全球市場目前還遠未平靜。航運指數大跌,越南股市連續重挫,市場仍處於恐慌狀態。美國資本市場的問題也在愈演愈烈。全球流動性目前處於相對緊張的狀態,不排除可能出現極端情況。相比之下,中國的宏觀環境相對正常且健康。其他國家由於高度依賴美國,可能面臨較大的宏觀風險。投資者應重點關注全球大週期,比如大宗商品以及國別帶來的週期性循環,可能會有一些超跌的機會。雖然現在可能還遠遠沒有到恐慌的時刻,但這些投資邏輯值得大家關注。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