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剝離聚合物業務,德國朗盛CEO:持續看好中國市場前景

東方網
04-09

轉自:澎湃新聞

“我們業務調整的方向非常明確,即關注盈利能力強、現金流充沛、資產輕量化、二氧化碳排放低、受週期影響較小的業務,剝離低利潤率、資產密集型或者受週期性影響較大的業務。”4月8日,朗盛集團CEO及管理董事會主席常牧天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等媒體表示。

4月初,朗盛完成了對聚氨酯系統業務部門的出售,徹底退出了聚合物業務。

2016年以來,朗盛進行了多次業務調整,陸續出售了橡膠、皮革、聚氨酯等大宗商品業務,向特殊化學品公司轉型。去年10月,朗盛與日本的宇部興產株式會社 (UBE Corporation) 簽署協議,出售其聚氨酯系統業務。該業務部門在全球擁有5個生產基地和約400名員工。

朗盛是全球特殊化學品供應商,2004年從拜耳集團拆分,目前在全球32個國家擁有約12000名員工,業務包括開發、生產及銷售化學中間體產品、添加劑與消費者保護產品。

常牧天表示,過去20年間,朗盛不斷對中國市場進行投資,積極參與並受益於中國的經濟發展。在全球化學品銷售額中,中國佔比高達40%,這個數值有望在2030年增長到近50%。“我們堅信中國市場,並看好中國經濟的前景。”

對於美國近期加徵關稅等問題,常牧天談到,朗盛在北美有30%的銷售和本地化資產,美國提高關稅將直接增加公司採購成本,而同時,公司在北美面對來自中東、歐洲、印度的競爭將減少。從結果來說,美國消費者將面臨更高的產品價格。

“希望所有的政治家能夠理性地進行討論,而不是情緒化地、衝動地做出一些決策摧毀人類的繁榮和發展。”常牧天表示,如果貿易戰發展加劇,對全球經濟必然造成影響,而化工行業和朗盛也不可避免。

常牧天表示,目前全球化工行業正面臨衰退風險,歐洲化工企業開工率僅70%,而正常開工率應該在80%左右,未來1到2年,朗盛的工作重點是提升開工率。“大規模投資的階段已經過去了。”

2024年,朗盛全球銷售額爲63.66億歐元,同比下降5%;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爲6.14億歐元,同比增長19.9%。

“儘管全球需求尚未出現廣泛復甦的跡象,但我們仍有信心能在2025年實現增長,尤其在中國市場和農化業務方面。”常牧天預計,2025年,朗盛EBITDA將同比增長10%,達到6億歐元至6.5億歐元。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