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北京商報
近期,國際油價開啓下跌行情。除了美國關稅政策“靴子落地”效應外,產油國聯盟意外增產也對國際原油市場形成打擊。預計國際原油市場在一段時間內將在雙重壓力下運行。
進入2025年,國際原油價格呈現先揚後抑的態勢。在1月15日達到每桶82.5美元之後,開始震盪下行。4月4日當週,國際原油市場遭遇2021年以來最劇烈震盪,布倫特與美國WTI原油雙雙創下逾兩年最大單週跌幅。
截至8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12美元,收於每桶59.58美元,跌幅爲1.85%;6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39美元,收於每桶62.82美元,跌幅爲2.16%。9日盤前,兩油期貨持續下挫,布倫特原油期貨跌6.15%,報58.95美元/桶,WTI原油期貨跌6.36%,報55.34美元/桶。
美國高盛集團最新研究報告預計,2026年國際原油價格將低於每桶60美元。
這是數天內高盛第二次下調明年油價預期。此前,高盛在4日下調2026年英國倫敦布倫特原油和美國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的價格預期,分別至每桶62美元和59美元。6日最新研報中,高盛分析師將價格預期再度各下調4美元,分別至每桶58美元和每桶55美元。高盛認爲,如果美國大幅逆轉關稅政策,同時消除市場、消費者和企業疑慮,油價可能超出其目前預期。
下一步,國際原油市場焦點有可能轉向供需基本面。部分分析人士稱,若伊核協議取得進展,額外供給可能進一步施壓油價。若“歐佩克+”維持增產且需求擔憂持續,原油價格或下探65美元,甚至會跌至60美元。當然,如果地緣衝突升級或“歐佩克+”緊急減產也可能支持油價反彈。美國對伊朗、委內瑞拉以及俄羅斯石油採購的制裁措施也會起到收緊供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商品關稅的影響。
根據計劃,“歐佩克+”在聲明中說,俄羅斯、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科威特、伊拉克、阿爾及利亞、哈薩克斯坦和阿曼這8個國家將於5月5日舉行會議,決定6月產量,預計屆時將再度引發市場的調整。
北京商報綜合報道
責任編輯:何松琳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