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獨角獸雲知聲營收破9億增速行業居首 商業化落地成果顯著

鈦媒體APP
04-09

來源:鈦媒體

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重塑各行業的未來格局。2025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推動數字技術與製造業、市場的深度融合,爲AI產業注入強勁動力。在這一背景下,雲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憑藉其在AGI技術領域的創新突破,成爲行業矚目的焦點。

3月21日,雲知聲的“基於大模型和語音交互技術的醫療文書自動生成系統”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2024年未來產業創新發展優秀典型案例公示》,成爲全國智慧醫療領域唯一入選的創新案例。這一系統在“AI+醫療”領域展現出顯著的技術優勢和應用價值,已在北京、青島、南京等地醫療機構推廣,累計生成病歷超千餘份,爲醫療行業的智能化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技術創新和商業化落地雙輪驅動下,雲知聲的行業地位和市場表現同樣亮眼。3月30日,公司更新港股招股書,披露2024年財報數據。數據顯示,公司營收首次突破9億人民幣,營收和毛利均保持較高複合年增長率,商業化成效顯著,增速在行業內位居前列。

營收破9億增速行業居首

雲知聲在商業化落地進程中的表現尤爲突出,2024年,公司營收首次突破9億人民幣,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這一亮眼成績不僅反映了公司在技術創新上的領先優勢,也體現了其在商業化落地方面的卓越能力。同時,營收和毛利的持續增長,進一步印證了雲知聲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和市場競爭力。

這一成果得益於雲知聲多年來在AGI技術領域的持續深耕,從2016年戰略性構建Atlas AI基礎設施到推出基於BERT的大語言模型UniCore,再到2023年迭代出參數規模達600億的山海大模型,成功實現從技術突破到商業化落地的全流程佈局,爲廣泛垂直行業的客戶賦能並大力推動交互式AI的商業化進程。

具體看來,2022年至2024年,雲知聲的營業收入一直保持着穩健的增長,分別爲6.01億元、7.27億元和9.39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25.0%。對於公司營收連年增長和再次突破記錄,公司方面表示,是因爲“擴展至新的垂直行業並提供更廣泛的AI解決方案。”這不僅向行業展示了雲知聲大模型商業化的巨大潛力,也向投資者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號——雲知聲正加快其上市的腳步。

據公開信息顯示,在大模型場景落地探索上,雲知聲基於過往實踐經驗,將AI落地於熟悉的醫療、生活等具體場景——在生活領域,雲知聲開發的深圳地鐵20號線語音售票系統通過語音交互技術,將選站時間從傳統15秒縮短至1.5秒,優化乘客購票體驗並緩解售票機擁堵問題。在醫療領域,雲知聲的病歷質控系統通過自然語言理解和臨牀知識圖譜技術,將質控範圍從傳統基本檢查擴展至標準化和合理性檢查。與打字輸入相比,病歷語音輸入系統將病歷輸入的速度加快四至六倍,同時病歷質控系統將質量審覈所需的時間比人工審覈減少80%。該AI解決方案亦有助於防止不合理的醫療開支,支持醫療改革,並提高醫療保險的使用率和效率,大幅提升整體醫療服務質量。

不僅如此,在業務端公司近幾年沉澱下的優質且穩定的客戶資源,也爲雲知聲接下來的跑馬圈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雲知聲已與電信等運營商達成戰略合作,同時下游的客戶也來自多個垂直行業中的龍頭公司,其中就包括家電行業的格力、康養行業的平安科技、醫療服務的北京協和醫院及醫保的中國人保等。不僅如此,公司也在通過擴充更加豐富的客戶名單,從而優化客戶的結構。

財報數據顯示,雲知聲在2022年至2024年間,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佔比分別爲30.8%、27.4%及26.7%,客戶結構的多樣化趨勢,表明了公司正在將其優勢輻射到更多的垂直領域,側面凸顯了公司的議價能力正在逐步提升。

深挖AI大模型“護城河”

不論是連創新高的營業收入,還是肉眼可見的更加豐富的客戶結構,支撐這些顯性數據的背後,是公司自成立以來在技術上的持續投入和不斷創新,這也是雲知聲作爲中國AGI技術先行者的底蘊。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在經濟增長和客戶需求不斷變化的推動下,中國的AI解決方案市場從2019年的人民幣422億元增加至2024年的人民幣1,80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33.7%,預計2030年將達到人民幣11,749億元。

受惠於廣泛的AI模型以及深入的行業和客戶覆蓋,AI解決方案提供商得以進行跨領域創新,創造更具競爭力和多樣化的跨行業垂直領域,但這也導致了中國的AI解決方案市場高度分散。

雲知聲憑藉在AI技術領域的持續創新和深耕,儘管市場份額爲0.6%,但已穩居中國四大AI解決方案供應商之列,並在中國生活AI解決方案市場排名第三,在醫療AI服務及解決方案市場排名第四。公司不僅是國內年收入超過5億元的AI解決方案提供商中增長最快的公司,還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構建了堅實的科技實力“護城河”。

從披露的數據來看,2022至2024年,雲知聲的研發支出分別爲2.87億元、2.86億元、3.70億元,同期佔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爲47.8%、39.4%、39.4%。這種高強度的研發投入不僅體現了公司對技術創新的重視,也爲其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撐。與此同時,公司2022年至2024年的毛利分別爲2.40億元、2.95億元和3.6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23.3%,毛利率則一直保持在40%左右的健康水平。這表明,公司雖然大力投入研發支出,但毛利的快速增長正在逐步覆蓋技術投入,爲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礎。

在技術基礎設施方面,雲知聲於2016年前瞻性地推出了Atlas AI基礎設施,專注於智算集羣的高效算力調動,爲前沿AI模型的開發、優化和商業化提供重要支撐。在此基礎上,2023年公司進一步推出一個擁有600億個參數的自有大語言模型山海大模型,作爲中心技術平臺“雲知大腦”的新核心算法模型。相較此前的UniCore模型,山海大模型在參數規模、數據規模、生成能力和多語言支持等方面均有顯著提升,同時通過增強語言能力和推理能力,大幅提升了複雜場景下商業落地效率。

因此,在2024年6月國內權威大模型評測機構MedBench評測中,山海大模型以綜合得分82.2的成績位列第一。此外,於SuperCLUE半年度報告中,山海大模型以總分72的成績位居全球大模型第一梯隊,理科能力國內第一,文科能力國內第二。此成就展示出山海大模型在國家及全球範圍內推進AI大語言模型方面的強大競爭優勢及領導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雲知聲的持續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正在帶來顯著的財務成果。2022年至2024年,公司經調整淨虧損率分別爲30.5%、18.8%和17.9%,呈持續收窄趨勢。這表明公司在技術驅動的業務模式下,盈利能力正在逐步改善,爲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有行業人士指出,“在國內大模型領域競爭愈加激烈的環境下,營收的快速增長和虧損率呈現逐年大幅收窄的趨勢,都從側面印證了雲知聲在大模型商業化上的成功,按照這樣的發展勢頭,相信公司將很快踏過盈利的平衡點。”

可以預見的是,在雲知聲山海大模型的支持下,AI解決方案將引領不同行業發展,成爲產業變革的重要推手,併爲公司帶來漸進式的價值裂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或立場,不代表新浪財經頭條的觀點或立場。如因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需要與新浪財經頭條聯繫的,請於上述內容發佈後的30天內進行。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