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被“逆全球化風暴”撞了腰

投資界
04-11

原標題:蘋果被“逆全球化風暴”撞了腰

精密控制的脆弱性藝術遭遇時代風暴

特朗普宣佈暫停對部分國家的關稅措施90天,蘋果公司隨即暴漲,截至收盤上漲了15.33%。

短短數日,蘋果股價坐了一次過山車。風暴始於美國當地時間4月2日,那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兩項關於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佈美國將於4月5日對貿易伙伴加徵10%的“最 低基準關稅”,將於4月9日對與美國貿易逆差最 大的國家和地區徵收不同的、更高的“對等關稅”。

消息一出,當天蘋果股價下跌超9%,創下自2020年9月以來最 大單日跌幅,市值一夜蒸發超3000億美元。在2號到8號的四個交易日,隨着中國的反制措施出爐,市場加速震盪,蘋果股價累計跌幅超18%,市值蒸發超6000億美元。

與美國其他科技巨頭相比,從研發到製造再到銷售,蘋果更依賴全球供應鏈和全球市場,也就受新關稅政策的影響要明顯高得多。

一個微妙的跡象是,就在4月3日,根據蘋果公司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文件,公司CEO蒂姆・庫克週三減持108,136股蘋果股票,套現約2418萬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76億元。這是庫克一年之內第三次減持蘋果股票,累計套現超1.1億美元,摺合人民幣達8億元。截至今年4月,庫克仍持有328萬股蘋果股票,市值約5.5億美元。

庫克並非唯 一減持的蘋果高管。2024年以來,首席運營官傑夫・威廉姆斯、零售高級副總裁迪爾德麗・奧布萊恩等均拋售股票,累計套現超5000萬美元。

作爲蘋果的當家人,在這個時間點選擇賣出股票,說他知道什麼內幕,指控就過於嚴厲,但說他看到風險,那一點也不爲過。

這個風險不來自蘋果產品,甚至不來自蘋果公司本身,而是時代風險。蘋果這家曾經受益於全球化的公司,現在被逆全球化風險正面衝擊。這個衝擊顯然是“供應鏈大師”庫克不可能徹底規避掉的。

2011年,庫克接替已故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在外界一片不看好的情況下,他以卓 越的領導才能和市場開拓能力,帶領蘋果走向了新的高度,利潤、市值連創新高,完 美完成了喬布斯的“託孤”。

14年下來,無論從個人意願還是從公司角度,也確實到了交接班的時候。尤其是在新時代,不確定加大,庫克確實沒必要賭上已有的榮譽再堅持下去。

據報道,從去年起,蘋果公司就已開始籌備庫克的繼任計劃,目前硬件工程負責人約翰・特納斯和首席運營官傑夫・威廉姆斯成爲熱門人選。

01

iPhone的背面曾經刻有英文“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Assembled in China”

其中“Assembled in China”就是庫克作爲“供應鏈大師”的傑作,他建立了一套基於全球的供應鏈體系。一部iPhone 手機,A 系列芯片在中國臺 灣生產封裝、攝像頭模組來自日本索尼、電源管理芯片來自法意半導體、屏幕來自韓國三星、聲學器件來自中國大陸供應商歌爾和立訊精密,等等,最後這些元件在富士康的工廠組裝。

蘋果之所以能維持40% 的超高毛利率,除了品牌效應,還在於它的全球化生產。這套全球化的供應鏈就像是“精密控制的脆弱性藝術”,有賴於庫克的細心培育,更有賴於各國遵從全球化趨勢孕育的“土壤”。

直到,特朗普相信在美國也有能力製造iPhone。

不同於個性鮮明的創始人喬布斯,作爲職業經理人的庫克,要左右逢源得多。在特朗普第 一任期時,他就遵從特朗普的意思,分散化生產,將iPad和AirPods的生產部署于越南,將iPhone的部分生產部署在印度。

從此,iPhone背面的英文就消失了。但蘋果的產品依然還是全球化生產和銷售。

但4月3日,隨着特朗普簽署行政令,特朗普高舉着貿易保護主義大旗衝擊了“果鏈”工廠所在國家,按照白宮公佈的關稅圖表,柬埔寨和越南對等關稅額度分別達到了驚人的49%和46%,泰國爲36%,中國加徵34%,印度則是26%。就連一向被視作美國盟友的日本和韓國,關稅也漲到了24%和25%。

這個關稅水平就像個榔頭,直接敲碎了庫克精心擺弄的“精密控制的脆弱性藝術”。“果鏈”工廠零部件成本的上漲最終影響的是蘋果全系商品的成本。有分析師估計,即使按照10%的稅率來計算,蘋果需要將iPhone、ipad和其他產品的價格提高約9%才能抵消影響。

在全球消費電子市場疲軟的情況下,漲價基本等於銷量下滑。受此消息衝擊,蘋果股價連續大跌,就再正常不過了。

儘管沒有馬斯克那般高調,但庫克其實在政壇也是一個左右逢源的人,他繞過了蘋果公司的管理體系和政治遊說圈子,直接與特朗普本人建立了一對一的溝通關係,會以個人名義給特朗普基金捐贈現金,出席白宮活動。特朗普曾非常得意地表示過:“庫克一有事就打電話給我,很棒。”

這樣的交情幫助蘋果解決了很多麻煩。在特朗普的第 一個總統任期,庫克就以“不能便宜了三星”爲理由讓白宮豁免了iPhone等產品的關稅。

或許是早就預判了特朗普的大動作,今年2月,蘋果宣佈未來四年在美國投資5000 億美元,包括招聘2萬名新員工,在德克薩斯州休斯敦建設工廠,在密歇根州開設製造學院,投資支持美國的先進製造和高技能就業。

這是全球單一公司的投資規模記錄,投資內容也完 美符合了特朗普鼓吹的“美國製造”要求,堪稱是投其所好。可以說,蘋果前期已經給足了白宮面子。

但最終,庫克與特朗普的“友誼”,並沒有能讓蘋果躲開這次風暴。

02

對美股“七姐妹”來說,2025年的第 一個季度過得並不好。

開年伊始,Deepseek的爆火讓美國科技公司的含金量和想象空間大打折扣,資本市場也迅速給出反饋。一季度,特斯拉累計暴跌35.83%,英偉達市值縮水19.29%,谷歌降了18.22%,等等。相較而言,跌了11.20%的蘋果都算是優等生了。

面對外界對蘋果增長潛力的擔憂,庫克表現得頗爲淡定,他稱:“我認爲未來還有很多東西,iPhone的創新遠未結束。智能手機仍有很多創新空間,我對我們的產品線感到無比樂觀。”

根據財報,2025財年第 一季度蘋果營收1243億美元,同比增長4%;淨利潤363億美元,同比增長7%,公司毛利率爲46.9%。分地區來看,蘋果在美洲、歐洲、日本和亞太區營收均保持了增長態勢,只有大中華區營收下滑11.1%。

顯然,蘋果希望外界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業績的穩定性上。至於“拖後腿”的中國市場,蘋果也不抱怨。

庫克強調,大中華區的實際業績表現要比財報呈現的數據要好,現有數據受到了渠道庫存調整的影響。另外,蘋果AI還沒有進入中國市場,如果有了AI加持,相關產品對用戶的吸引力會得到提升。

3月,如外界預料的一般,庫克來中國參加高層發展論壇並與商務部長會面,承諾蘋果將繼續爲經貿關係穩定健康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外媒最爲關注的是庫克在杭州的行程,杭州是DeepSeek總部所在地,外媒非常期待庫克的來訪能讓神祕的梁文鋒露面。此前,蔡崇信公開表示很榮幸蘋果在與多家中國公司交談後選擇和阿里成爲AI本地化合作伙伴。知情人士稱,因爲DeepSeek團隊缺乏支持大客戶所需的人力和經驗,蘋果最終放棄了大熱的新興公司。

從官方行程來看,庫克沒有如外媒所願,而是選擇去浙江大學與“新一代開發者”見面交流,高調捐贈3000萬元。需要強調的是,外媒敏銳地捕捉到浙江大學是梁文鋒母校這一關鍵點。

作爲深諳公關之道的成熟經理人,庫克清楚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着蘋果的形象。

庫克此次“中國行”主打是親民路線,頻繁出入人潮湧動的商業區和文化景點,在社交平臺幾乎被路人實時直播,還湧現了破百萬點讚的網絡熱梗視頻。從中國網友的評論來看,蘋果擁抱消費者的形象公關非常奏效,評論區幾乎只有呼籲蘋果降價的調侃,沒什麼極端的反對聲音。

與此同時,蘋果COO傑夫·威廉姆斯則走訪了歌爾股份、立訊精密、傑士德等“果鏈”企業,盛讚中國智造的實力。“蘋果的200 家主要供應商中有超過80% 在中國生產,國內供應商獨特的一點在於他們‘能做、可做’。每一次我來到中國跟供應商見面後我會感到信心滿滿,對前景充滿希望。”

藉着TO G溝通的機會,又分頭行動照顧了To C和To B的面子和裏子,不得不說在擁抱中國這一方面,蘋果遠遠超過其它美國企業。

與喬布斯長期對中國市場的冷漠不同,庫克爲中國市場做足了工夫,“果鏈”不但培育了中國手機乃至消費電子供應鏈,庫克的頻頻來訪以及和博主們互動,更是收穫了大量消費者的好感度。

可以說,在時代的風暴中,爲了穩住供應鏈和中國市場,庫克和其領導的高管團隊做了很大努力,

只是,不知道隨着風暴的持續,倘若庫克離任後,這段“蜜月期”還能否持續。

03

就在特朗普發起關稅戰的前夜,蘋果還遭遇一個小麻煩。

3月31日法國競爭管理局宣佈對蘋果處以1.5億歐元罰款,原因是該公司濫用其在設備定向廣告中的主導地位。

法國競爭管理局在新聞稿中指出,蘋果公司於2021年4月發佈“應用程序跟蹤透明度”機制,宣稱以保護個人數據爲目標,但其實施方式“既無必要,也不適當”。該機制有偏袒蘋果自身服務之嫌,對小型應用程序發行商來說尤爲有害。

法國競爭管理局表示,此次處罰針對的是2021年4月至2023年7月之間蘋果的違規行爲。除罰金外,該局還要求蘋果公司連續七天在其網站上發佈該處罰決定的摘要。

iPhone以及蘋果數字內容分發渠道在歐洲市場的一家獨大,早已經引起歐洲監管當局的不滿,連續發起過調查和處罰。

其實不止蘋果,美股“七姐妹”都是歐洲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訴訟和處罰的“常客”。這種訴訟和處罰,隨着跨大西洋兩岸在貿易問題上的摩擦也在升級,很可能只多不少。

在海外市場的受挫,還並不是蘋果面臨的最 大問題,在AI領域的短板纔是蘋果最急迫要解決的難題。Siri曾經是iOS生態的招牌,隨着AI普及,Siri使用體驗感明顯落後於競爭對手。

在蘋果智能功能上線前,知名科技記者古爾曼就表達了消費者可能會失望的擔憂,透露蘋果內部研究顯示ChatGPT比Siri準確率高出25%,且ChatGPT可以回答比Siri多30%。

雖然蘋果與OpenAI開展了合作,但更多是表面的整合,ChatGPT只是Siri無法回答問題時的備用選擇,沒有真正帶動蘋果AI提升。社交媒體上充斥着蘋果智能生成的低級錯誤。

3月,有律師事務所在北美市場提起了針對蘋果AI虛假宣傳的集體訴訟,直指蘋果誇大了人工智能的能力,“導致消費者相信他們購買的設備具有實際上不存在或被嚴重誤述的功能”。

控方認爲,蘋果此前宣傳AI將極大改善iPhone 16系列的體驗,然而近期蘋果又表示一些功能要到2026年才能正式推出,因爲“研發更加個性化的Siri助手所需的時間長於公司原本預期”,這使得爲了體驗蘋果AI而購買新設備的消費者權益受到了嚴重損失。

內部人士透露,蘋果AI在實際使用中的普及率“極低”。

美媒報道稱,庫克對AI負責人John Giannandrea的執行能力失去了信心,他調整了AI部門的高管,調來了Vision Pro創造者Mike Rockwell負責Siri虛擬助手工作,後續Rockwell將向軟件主管Craig Federighi彙報。

當地時間3月31日,隨着iOS18.4 更新,蘋果AI正式推廣至歐盟市場的iPhone、iPad用戶設備,頭顯設備Vision Pro,支持包括簡體中文在內的多種語言。此次更新還帶來了多項新功能,包括突出顯示重要通知,允許用戶只需輸入一句文字描述便可在Mac端生成回憶影片。

更新後,蘋果和“果鏈”企業的股價曾應聲上漲。花旗銀行分析師認爲,儘管近期蘋果股價遭遇拋售,但隨着蘋果智能進一步普及,投資蘋果的風險回報已頗具吸引力。

由於蘋果長期以來有着“後來居上”的良好口碑,大多數果粉和業內人士仍抱有耐心,願意給試錯的空間。不滿更多來自於蘋果居然也會爲了追趕而追趕,匆忙將不成熟的產品推向市場,損害了作爲行業標杆的招牌形象。

蘋果在AI領域採取“平臺+自研”混合策略。此前,蘋果以構建隱私壁壘的理由,堅持AI 服務完全運行在自研Apple Silicon 服務器上,這也導致了蘋果AI進展相對緩慢。

近期,有消息稱蘋果在構建混合架構,計劃向英偉達採購總價10億美元的GPU芯片。對此,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認爲,相較於Meta在年內採購130萬顆GPU的計劃,蘋果現階段的芯片儲備還不足以支撐任何有意義的AI營運。

爲了趕上行業領 先者,蘋果也在琢磨發揮“鈔能力”。

據外媒報道,蘋果正考慮收購由OpenAI前首席技術官Mira Murati創立的Thinking Machines Lab,該公司專注於多模態AI模型開發,有三十餘名來自OpenAI、Meta和Google DeepMind的前員工。

如果達成協議,蘋果有望對Siri進行更爲徹底的改造,開闢更多的企業級AI服務。

這些企業級AI服務需要本地化支持,需要當地監管當局的批准,擺在蘋果面前的合規性要求,並不少。

蘋果曾經創造出移動互聯網盛世,現在它既要適應AI時代的變化,也要面對比十幾年前更爲複雜的地緣形勢。在商言商,庫克盡力維繫着他的“精密控制的脆弱性藝術”,也在維繫着與各方的友誼。

可以說,庫克不僅是“供應鏈大師”,也是“端平大師”,倘若哪天他離任了,應該所有人都給予他極高的評價。

那也將是一個時代謝幕的背影。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