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證券:進口替代有望加速 關注國產手術機器人市場份額攀升

智通財經
04-11

智通財經APP獲悉,光大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腔鏡機器人市場競爭程度適中,本土公司市場份額提升確定性較強;骨科機器人行業當前的核心矛盾爲短期市場競爭加劇。看好背靠大型醫療集團、產品研發及商業化經驗豐富、具備資金及渠道優勢的平臺型公司,這些公司的各產品管線陸續貢獻收入,中長期將探索出海銷售;具備自主創新能力、產品性能出色且具備性價比優勢的國產公司,有望從單一產品做起,穩步提升市場份額,並逐步豐富產品佈局。

國產商業化加速推進,進口替代確定性強

國內手術機器人行業起步較晚,以商業化成熟度較高的腔鏡手術機器人行業爲例,國內市場基本由美國直覺外科公司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壟斷,隨着多款國產手術機器人獲批上市,達芬奇的壟斷被逐步打破。隨着手術機器人多應用場景落地、疊加《“十四五”大型醫療設備配置規劃》公佈、醫保擴大報銷範圍、國產手術機器人具備價格優勢,光大證券認爲手術機器人行業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本土設備集中上市後積極展開市場教育,國產替代確定性強。其中以腔鏡手術機器人爲例,2024年達芬奇產品國內中標臺數爲46臺,市場份額46.9%(同比下降16.3pct),國產微創、康多、精鋒、術銳等企業中標量快速攀升。

“十四五”配置證趨於尾聲,關注行業招標裝機進度恢復

2023年下半年,受行業反腐政策影響,大型醫療設備招標裝機進度遲滯,但24年以來手術機器人行業招標裝機已出現恢復趨勢。以腔鏡手術機器人爲例,根據康基醫療數據,24年腔鏡手術機器人總中標臺數約98臺(VS23年約57臺),同比上升71.9%,估計核心原因爲受益於23年停滯的招標回補及24年行業設備更新補貼推進。此外,根據國家衛健委2023年6月發佈的“十四五”大型醫用設備規劃通知,腔鏡手術機器人爲乙類大型醫用設備,“十四五”配置證規劃數爲559臺,考慮到“十四五”配置證下發進度趨於尾聲疊加國產手術機器人獲批數量增加,光大證券預計行業招標裝機進度有望進一步恢復。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