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錢艾琳
美編丨李成蹊
出品丨牛刀財經(niudaocaijing)
近期,金蝶國際軟件集團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268.HK,下稱“金蝶”)發佈了2024年業績報告,實現營收62.56億元,同比增長約10.2%,其中雲服務業務實現同比增長13.4%,佔比增至約81.6%。
金蝶董事會主席、CEO徐少春在業績交流會上表示,金蝶雲轉型已經成功,下一個目標就是AI轉型。
但云轉型成功的另一面,是金蝶深陷虧損泥潭,5年虧了將近14億元。
不僅如此,金蝶積極備戰的海外市場,盈利能力也很難說。根據財報,去年金蝶的收入主要來自中國境內的客戶,海外客戶收入不到7000萬元,佔比微乎其微。
如今,徐少春又把“寶”壓在AI上,相信AI轉型給行業、給客戶、給社會帶來的價值將是以前轉型的幾百倍、上千倍,甚至萬倍。
這一次,徐少春能否如願?
金蝶,又將何時迎來盈利的曙光?
連續5年虧損,雲服務後勁不足
一部金蝶創業史,半部中國軟件史。
自1993年創建以來,金蝶已成爲全球知名的企業管理雲SaaS公司。然而這樣一家行業巨頭,近年來卻陷入難以盈利的困境。
財報顯示,金蝶2024年實現收入62.56億元,同比增長約10.25%。公司雲服務業務收入也從2023年的45.05億元增長至51.07億元,同比增長13.4%,佔集團收入約81.6%。金蝶雲訂閱服務年經常性收入(ARR)約爲34.3億元,同比增長20.0%。
從收入端看,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金蝶已由傳統軟件供應商轉型爲雲服務提供商。
“可以說我們真正地成爲了一家雲服務公司。”金蝶投資者關係部總經理吳超在金蝶年度業績交流會上表示,只要保持穩定的續費率,在沒有新籤客戶的情況下,可以躺收34.3億的訂閱收入,這個還是非常可觀的。
值得一提的是,和2022年、2023年比起來,金蝶雲服務業務收入增速、金蝶雲訂閱服務年經常性收入增速逐年下降。
根據財報,2022年至2023年,金蝶雲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4.6%、21.3%。同期,金蝶雲訂閱服務年經常性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6.3%、33.1%。相比之下,金蝶2024年13.4%的雲服務業務收入增速和20%的雲訂閱服務年經常性收入增幅降幅明顯。
且就淨利潤而言,金蝶及其雲服務業務的表現不容樂觀。
2024年,金蝶淨虧損1.42億元,與上年同期的2.1億元虧損相比,虧損縮窄約32.3%。但這已經是金蝶連續5年虧損,合計虧損金額將近14億元。
具體來看,金蝶2024年雲服務業務的經營虧損約爲2.41億元,同比收窄約30.14%,但也顯示出後勁不足的態勢。2022—2023年,金蝶雲服務業務的經營虧損分別約爲5.61億元、3.45億元。
對於業績虧損,金蝶國際執行董事、首席財務官林波曾對媒體表示,我們預計2025年金蝶國際會實現盈虧平衡,今年的人均產值會達到60萬元(目前爲51.5萬)以上,雲業務的盈利能力也會繼續改善。
金蝶最新公告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金蝶雲訂閱服務年經常性收入約爲35.6億元,同比增長約20%;金蝶雲·蒼穹&星瀚、金蝶雲·星空、金蝶雲·星辰、金蝶精鬥雲的淨金額續費率分別爲108%、94%、92%、88%。和2024年同期相比,金蝶雲訂閱服務年經常性收入增速下滑。
根據公告,截至2024年3月31日,金蝶雲訂閱服務年經常性收入約爲29.8億元,同比增長約28%。
經營現金流增加,短期償債能力引關注
2024年,金蝶經營性現金流約爲9.34億元,同比增長42.9%。
在業績交流會上,金蝶管理層人員表示,公司兌現了對投資者的承諾,2024年的經營性現金流達到了預期目標,並回歸到歷史高位。
但另一方面,金蝶的短期償債能力引發市場關注。
財報顯示,金蝶2024年的總資產約爲137.81億元,同比下降約2.53%;總負債約爲56.52億元,同比增長約3.95%。
同期金蝶的流動資產略有下降,約爲56.32億元,其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爲15.3億元,同比減少超14億元。
流動負債同比增加近10億元,約爲54.8億元,其中合同負債變化明顯,增加至約37.24億元。
金蝶財報顯示,2024年,公司雲訂閱服務相關的合同負債實現同比增長28.5%。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金蝶流動資產淨值約爲1.52億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1.74億元,下降了約87.05%。同期,金蝶流動資產比流動負債的流動比率約爲1.03,而2023年公司的流動比率約爲1.26。
且2024年,金蝶現金及銀行存款也大幅降低,約爲41.75億元,相比2023年減少了約15.18億元。
根據財報,爲了管理庫存閒置現金,金蝶購買及贖回理財產品作“現金池”,可在需要時從中取得現金,獲得較銀行存款高的收益。其投資的理財產品的相關金融資產主要包括金融機構發行的低風險理財產品。
2024年,金蝶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約爲14.48億元,同比增加約4.4億元。其中資產管理產品(集團投資於商業銀行發行的各種理財產品)約4.8億元,同比增長約98.75%。
海外業務難挑大樑,AI轉型前途未卜
“Hello World”
2023年,在金蝶30週年慶典晚會上,徐少春表示,要以全新的心態擁抱世界,開啓全球化戰略。
“從今天開始,我們決心拓展海外市場,邁向世界一流!我們的目標是,到2026年突破東南亞市場,力爭亞太第一;到2030年,我們力爭全球第五。”
同年12月,金蝶與卡塔爾投資局(簡稱“QIA”)達成最終協議。QIA將投資約2億美元作爲對價認購金蝶根據一般性授權發行的普通股,交易完成後,約佔金蝶總普通股的4.26%。
彼時徐少春高興地說道:“本次來自QIA的戰略投資彰顯了金蝶在企業數字化管理行業的龍頭地位,並將助力金蝶的國際化增長戰略。”
2024年11月,金蝶在新加坡舉行“獅城啓航-金蝶雲AI創新發佈會暨金蝶新加坡開業典禮”,活動上,金蝶還宣佈成立“出海夥伴聯盟”,攜手多年的合作伙伴,共同開拓國際市場。
金蝶集團總裁章勇在致辭中表示,將以新加坡金蝶作爲拓展海外業務的橋頭堡和國際業務中心,立足新加坡,輻射東南亞,助力中企出海,深耕本地市場,服務全球企業。
今年2月,金蝶宣佈成立卡塔爾公司,進軍中東市場。
一系列動作下,金蝶海外業務發展如何?
金蝶於今年2月發佈的消息顯示,目前,金蝶業務已遍佈全球172個國家和地區,支持42種語言,服務1000多家客戶實現海外數字化運營。
然而在業績層面,在金蝶這艘巨輪面前,海外收入仍然難以挑起大梁。
財報顯示,金蝶的主要業務仍在中國,2024年來自中國境內的外部客戶持續經營的總收入約爲61.86億元,來自海外的外部客戶收入爲6986萬元,同比增長約63.37%,但佔集團總收入的比重僅約爲1.12%。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有消息稱“金蝶正逐步減少在AWS(亞馬遜公司創建的雲計算平臺)上的份額,並將業務遷移至國內雲服務平臺上。”
對此,金蝶回覆媒體表示:“此次遷移屬於公司的正常運營規劃。目前金蝶與AWS在全球的佈局保持緊密合作,同時,未來隨着國際化的拓展,金蝶會跟AWS等國際知名公司開展更多更廣範圍的合作。”
不過有觀點認爲,在高端企業市場,金蝶始終未能突破國際巨頭的壁壘。SAP、Oracle等廠商長期壟斷大型企業核心管理系統,金蝶雖多次高調宣佈“超越”,卻鮮見標誌性案例落地。
以SAP爲例,其創立於1972年,是最早開發標準業務解決方案軟件的企業之一,90%的客戶爲世界500強企業。
財報顯示,SAP 2024年全年總營收超過340億歐元,其中SAP中國收入13.229億歐元,換算成人民幣超過100億元。
而金蝶財報顯示,金蝶雲·星瀚聚焦大型企業核心業務,簽約近20家大型企業。2024年,金蝶雲·蒼穹和金蝶雲·星瀚合計錄得雲服務收入約13.04億元,同比增長32.9%。蒼穹和星瀚雲訂閱ARR同比增長30.0%,淨金額續費率(Net Dollar Retention)爲108%。
即便如此,要想追平國際巨頭,金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如今,徐少春又開始講述新故事。2024年業績報告發布後,他給金蝶定調,相信金蝶的AI轉型一定能夠成功。
“SaaS行業正迎來重構,黃金十年已經來臨。2025年,金蝶將開始全面轉型爲企業管理AI公司,通過提供強大的蒼穹AI平臺和豐富場景的AI智能體,幫助全球範圍內每一個客戶提升新質生產力,成就客戶、合作伙伴和我們每一個員工。”
這一次,徐少春還能通過AI,再造一個金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