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廣發證券(000776)披露了2025年一季度累計新增借款情況。公告顯示,公司累計新增借款高達537.47億元,佔2024年末淨資產的35.11%,超出了監管披露的閾值。業內人士認爲,這種財務擴張,其實是券商行業在註冊制改革與兩融業務擴容背景下的普遍選擇。
此外,廣發證券披露的2024年年報展現出了券商行業薪酬分化的深層次情況。廣發證券董監高年度薪酬總額達到3176.48萬元,在已披露數據的上市券商中排名第一,較2023年微降1.5%。這和中信證券(600030)、中信建投(601066)等頭部券商董監高薪酬同比降幅超過50%的情況,形成反差。
與此同時,廣發證券員工的人均薪酬同比增長了10.7%,達到65.1萬元,不過和2021年的峯值相比下降22.6%。此外相比2023年,員工總數減少了1063人,薪酬資源正越來越向核心崗位集中。
資本擴張:短期融資支撐業務轉型
4月7日,廣發證券發佈2025年累計新增借款情況公告。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累計新增借款537.47億元,佔2024年末淨資產的35.11%,超過監管規定的20%披露閾值。另外,2024年末該公司淨資產爲1530.85億元,借款餘額3930.31億元;截至2025年3月末,借款餘額增至4467.78億元。
從借款結構來看,短期高流動性負債是主要增長部分。2025年3月末,拆入資金和賣出回購金融資產款合計增加453.26億元,佔新增借款規模的84.3%,這類負債通常用於滿足證券交易業務的短期資金需求,與自營、兩融等業務的流動性需求相匹配。同時,公司通過發行低成本債券優化債務結構,如3月發行的“25廣發D4”(524159),票面利率爲2.02%,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行業層面,2025年券商發債規模顯著增加且利率下行,頭部機構普遍採用“借新還舊”策略,以降低融資成本並擴大業務規模。值得注意的是,廣發證券資產負債率爲78.87%,略低於行業平均水平,且主體信用評級爲AAA,短期償債能力暫無明顯壓力。不過,監管部門已發出謹慎信號,證監會要求券商“合理控制融資規模,聚焦主責主業”,財政部“限薪令”也對金融企業薪酬結構形成約束。
高管逆勢穩薪與基層結構優化
薪酬方面,廣發證券2024年年報顯示,其董監高年度薪酬總額爲3176.48萬元,在已披露數據的上市券商中居首,較2023年微降1.5%。這與中信證券、中信建投等頭部券商董監高薪酬同比降幅超50%形成反差。其中,監事長周錫太年薪234.97萬元,董事長林傳輝232.10萬元,共有13位高管年薪超百萬元。
員工薪酬方面,廣發證券2024年人均薪酬65.1萬元,同比增長10.7%,但較2021年峯值下降22.6%。同期員工總數減少1063人,薪酬資源呈現向核心崗位集中的趨勢。從行業對比來看,2024年證券行業從業人員減少1.8萬人,廣發證券通過“聚焦核心業務+精簡非核心崗位”策略,在減員的同時實現人均薪酬增長。
有分析認爲,廣發證券業務結構中,財富管理、資產管理等輕資本業務收入佔比提升至71.11%,這類業務人力成本佔比相對可控,推動了人均創利能力的增強。
不管是超過35%淨資產的新增借款,還是逆勢穩定的高管薪酬,都反映了券商行業在重資本業務推動下的發展邏輯。註冊制改革和衍生品創新促使券商加快資本擴張,而薪酬激勵是留住核心團隊的關鍵。
(文章來源:財中社)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