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樹科技爆火,但優必選不想“取經”王興興?

Ofweek維科網
04-11

文:互聯網江湖 作者:劉致呈

一場春晚,帶火了扭着賽博秧歌的宇樹H1人形機器人,也帶火了王興興和整個人形機器人投資市場。

但說來也有意思,春晚上機器人歌舞表演並不算是什麼稀奇節目。

比如現在的“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就曾四上春晚。2019年春晚深圳分會場,優必選的6臺人形機器人Walker便與明星演員同臺表演了歌舞《青春暢想》;2021春晚,優必選“拓荒牛”四足機器人同樣給無數觀衆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可遺憾的是,優必選的機器人上了四次春晚,卻沒有一次像今年宇樹科技這般轟動全國。

這無疑讓今年首次缺席春晚的優必選,有點難受。

原因是爲啥呢?可能跟生不逢時有關,也可能跟優必選的戰略轉型有關。

在此前的業績說明會上,周劍曾表示:“這個行業現在的確有點奇怪,出現了大量的跳舞、翻跟頭的機器人,可能比較吸引眼球,可能對融資也比較有利,但老實講這個技術路線不是人形機器人要實現的路線,人類也不可能空翻過去把水拿過來遞給別人。”

“我們圈裏面有一句話,在硬件層面你要是把自由度降低了,身高也降低了,sensor(傳感器)也去掉了,最後只是爲了一個盲打或者盲跳,就有點‘耍流氓’……我認爲這是不能取代這個行業的。”

雖然在不少投資者看來,周劍的此番言論不免有點暗指宇樹科技,也有點喫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豔羨之意。

但事實上,如果結合起2024年財報來看,這也未嘗不是周劍和優必選在被現實和商業化“教育”過後,對整個人形機器人行業最真實的警醒之言呢?

剖開“人形機器人第一股”,頂樑柱原來是小家電?

天眼查APP顯示,過去一年,優必選實現營收13.05億元,同比增長23.7%;毛利潤則從2023年的3.33億元增長至3.74億元,同比增長12.4%,但對應的毛利率卻從31.5%降至28.7%。

歸母淨利潤爲-11.24億元,較2023年的-12.34億元,同比虧損有所收窄。

整體而言,優必選至今尚未扭轉持續虧損的經營現狀。

不過對此,優必選投資者關係負責人陳建泉表示:“盈虧平衡不是我們現階段追求的最重要目標,更大的方向性(目標)是要讓人形機器人從‘天上飄着’的狀態變爲真正落地。”

那麼優必選在人形機器人落地方面的表現,怎麼樣呢?

在3月31日的業績交流會上,優必選首席財務官兼董事會祕書張巨表示,公司去年人形機器人收入約3500萬元。隨後,陳建泉則表示,2024年交付的人形機器人是10臺。

這一數據,可以說跟“人形機器人第一股”的金字招牌多少有點“名不副實”。

畢竟今年2月份,宇樹科技的Unitree H1和G1人形機器人,就一度在京東上開啓了線上預售,這幾乎就意味着量產在即,也意味着後來者居上……

不過好在,最近有消息稱,2025年,東風柳汽將部署20臺優必選工業人形機器人,並計劃在上半年完成。另外,居然智家也擬於2025年底前採購部署500臺優必選仿真人形機器人,並對優必選的仿真人形機器人進行推廣,在戰略合作目標期內計劃銷售10000臺。

雖然上述意向最後有多少能夠實際落地,現在來看還存在着很大的不確定性,但即便如此,就商業化方面,這對於現在的優必選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信心提振。

那麼從財報來看,現在又是什麼撐起了優必選的業績表現呢?

按產品和服務收入劃分,2024年,優必選營收佔比最大的是“消費級機器人及其他硬件設備”,收入4.77億元,同比增長88.1%。其次是“教育智能機器人及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和“物流智能機器人及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分別實現收入約3.63億元和3.22億元,但對應的同比增速卻爲4.6%和-17.5%。

至於同比增速最高的,是“其他行業定製智能機器人及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達到了126.1%,但對應的營收規模卻只有1.41億元。

很明顯,無論從收入規模還是增速來看,現在“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的頂樑柱就是“消費級機器人及其他硬件設備”,更具體點說是,包括智能貓砂盆、寵物理毛吸塵器、無邊界智能割草機、泳池機器人、智能強吸掃地機在內的一系列“小家電”產品。

當然,在人形機器人商業化前景尚未明朗之際,優必選把小家電當成是供血業務好像也沒什麼。只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過去一年,優必選的銷售費用增長至了5.239億元,原因便是廣告及推廣開支的增加(主要用於消費級機器人及其他硬件設備)。

而同期,研發費用卻下滑至了4.781億元,管理費用也微降至了3.7億元。

這麼個投入費用佔比結構,在以強科技著稱的機器人賽道,乍一看,很難不讓外界生出一種“不務主業”的既視感。

畢竟把時間線拉長,2020年——2022年,優必選的研發費用在“三費”中的佔比都是最高的。但是到了2023年,優必選的銷售費用卻猛漲至了5.061億元,首次超過了研發費用的4.905億元。

也就是說,隨着2023年成功上市到現在,優必選在三費投入分配上似乎都有點轉向了

這是不是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優必選四上春晚不火,2024年人形機器人僅交付10臺的原因呢?

對此,有業內人士向我們解釋道,關鍵還在於人形機器人商業化的緩慢,所以就算是優必選想向資本市場講故事,但投資者們也需要看到一定的業績支撐,更不用說此前優必選的估值還那麼高,這些都是現在優必選不得不分心的原因。

事實也確實如此,哪怕現在優必選不在乎盈虧平衡,但資金狀況又能不能撐到人形機器人科技突破和成本拐點的到來呢?

截止到2024年末,優必選的貨幣資金爲12.24億元,對應的短期借款爲7.934億元,長期借款7.086億元。

此外,隨着優必選營收的增加,其應收賬款總額以及壞賬準備也有所增加。

同期,其應收賬款總額約爲13.12億元,同比增長22.73%,對應的壞賬準備爲3.98億元,同比增幅達69.3%。其中,一年賬齡以上的應收款約爲5.96億元,佔比達45.43%。

很明顯,現在優必選的資金儲備狀況並不容樂觀,一旦人形機器人長時間挑不起大梁,而消費級業務的壞賬風險又持續加劇的話,那麼優必選也將面臨不小的經營考驗……

人形機器人,“火”在冰天雪地前?

其實現在人形機器人或者說具身智能賽道,有點冰火兩重天的意思。

一邊是IT桔子數據顯示,僅2025年前兩個月,中國人形機器人領域就完成了近20億元融資,涉及20筆交易,遠超去年同期的12億元。整個投資市場的情緒非常熱烈。

但另一邊,金沙江創投管理合夥人朱嘯虎卻公開表示,“我們天使基金在過去幾年投過一些早期的具身智能項目,最近幾個月都在退出……誰會花十幾萬買一個機器人去幹這些活?”

然後在4月初,估值超200億的明星創企——達闥機器人突然被爆出停擺,隨即公司董事長承認了“短期內遭遇資金流動性挑戰”……

從表面看,現在市場爭論的好像是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問題,但仔細一琢磨卻又不難發現,這本質上說的,還是人形機器人的實際應用能力和成本的問題

因爲在當前階段,不少人形機器人創業公司已經在B端找到了一些商業應用場景,包括工業零部件運輸、設備狀態巡檢等。比如去年,樂聚將第100臺全尺寸人形機器人交付給北汽越野車,可以在柔性製造、狹窄多變空間等工業場景中發揮出一定的作用。

在這方面,優必選副總裁、研究院執行院長焦繼超也透露,經過與幾家車廠的溝通後,當人形機器人的價格在50萬元以下的時候,大部分企業其實是有很大的動力去購買一批產品,“頭部的車企覺得人形機器人的效率現在暫時可能還上不了流水線,但是搬運分揀的工作對效率沒有非常嚴苛的要求,基本要求能達到人的40%-50%,但未來的流水線要求會比較高”。

所以很明顯,人形機器人的商業想象力一定是有的,但前提是要足夠的有用,要麼能提高效率,降本增效;要麼能夠真正解決用戶們的其他實際痛點問題。

可遺憾的是,據焦繼超預計,在保證成功率的情況下,希望優必選的人形機器人今年能在各種搬運場景達到人類的40%-70%,最難的動作爭取達到35%-40%水平。

也就是說,如果不理想的話,優必選人形機器人想要在短時間內走出來,滿足企業們的最低搬運需求,似乎還充滿着不確定性?

再來看成本和量產的問題,如果按前述優必選的人形機器人銷售數據來算,其每臺人形機器人的平均售價要接近600萬元,且還不能完全滿足用戶們的各種需求。這即便是對不差錢B端企業來說,也多少有點難以接受。

不過好在,隨着優必選們的不斷髮力,以及vivo、華爲和比亞迪們的加碼佈局,人形機器人包括高扭矩關節電機、諧波減速器在內的諸多關鍵部件,也逐漸有了國產化替代的可能。

或許正因如此,宇樹科技的G1人形機器人售價才能僅爲9.9萬元, H1人形機器人售價爲65萬元。優必選聯合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發佈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機器人天工行者,售價也只有29.9萬元,顯著低於目前市面上同類產品50萬+的定價。

然而尷尬的來了,哪怕現在人形機器人的實戰能力、商業化場景和量產規模還沒有起來,但隨着機器人賽道的擁擠,整個行業卻已經隱隱出現了價格戰的趨勢。

比如優必選的創始人周劍,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2025年如果能夠有幾百臺一千臺交付落地,能夠如我們所想的比較順利的話,明年可能就會有更大規模的量產,交付部署的具體數字我也不敢說,但我心裏的目標是5000到10000臺。”

整體表態,非常地保守謹慎。

但是在此背景下,去年年底,衆擎機器人發佈的新一代全開放通用 PM01人形機器人,卻喊出了“再次交個朋友,8.8萬一口價”的驚人口號;而當前定價在60萬的樂聚“夸父”機器人也表示,未來三年內價格降至十萬級別,大有一副降價換規模的氣勢……

可如此一來,優必選們未來想要實現人形機器人業務的收支平衡,是不是就更遙不可期了?

免責聲明:本文基於公司法定披露內容和已公開的資料信息,展開評論,但作者不保證該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及時性。另: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與否須自行甄別。

原文標題 : 宇樹科技爆火,但優必選不想“取經”王興興?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