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鑫也開始害怕了

契闊資本
04-12

作者 |周宇恆

編輯 | 蔡羨鋒

近日,顆粒硅龍頭協鑫科技發佈了2024年業績報告,顯示其業績遭遇重挫。

財報數據顯示,協鑫科技全年營業收入約151億元,同比下降55.2%;毛利率從2023年的34.7%急劇下滑至-16.6%,歸母淨利潤由盈轉虧,虧損額高達約47.5億元。

另外,在業績承壓之際,協鑫科技執行董事集體降薪超90%,朱共山、朱戰軍等高管年薪總額從1.88億元減至約1640萬元,引發市場關注。

高管自願降薪顯然象徵意義高於實際意義,說明協鑫科技管理層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01

大家都知道,光伏產業在2024年經歷了劇烈波動。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CPIA)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1-10月,多晶硅價格下滑幅度超過35%,硅片價格下滑幅度超過45%,電池片、組件價格下滑幅度也都超過25%。

供需嚴重失衡使得硅料價格從高位直線下跌,導致行業巨頭們紛紛陷入虧損困境。除了協鑫科技之外,通威股份預計虧損70-75億元,大全能源虧損32.2億元,新特能源虧損38-41億元。

協鑫科技在財報中指出,虧損主要來自三方面:行業產能過剩導致產品價格暴跌;公司調整業務結構,出售部分資產和聯營公司權益;對拉晶切片設備及應收款項計提大額減值準備。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行業如此低迷,協鑫科技的研發投入不降反增。2024年上半年,協鑫科技研發支出達7.18億元,佔營收比例超過8%,同比增長3.8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預計全年研發投入將超過10億元。

此外,公司於2024年底通過全資子公司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徹底退出西門子法多晶硅相關的直接和間接投資,集中精力發展更具競爭力的顆粒硅業務。

爲應對財務壓力,除高管大幅降薪外,協鑫科技在2024年對四大生產基地進行了階段性技改和工藝優化。協鑫科技方面表示,高管減薪是自願行爲,源於共同承擔公司及行業經營壓力的考慮。

02

不過好消息是,協鑫科技在顆粒硅業務上取得了不少進展。

根據公司發佈的最新進展公告,通過優化生產工藝,2024年四季度顆粒硅生產成本壓降至28.17元/公斤的歷史最低點,較年初下降超四分之一,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長江證券分析報告指出,到2024年末,協鑫科技顆粒硅現金成本進一步壓縮至2.8萬元/噸,且未來仍有降本空間。

相比之下,光伏行業協會2024年12月發佈的不含折舊硅料成本爲34.368元/公斤,大全能源四季度現金成本約36.71元/公斤,通威雖控制在30元/公斤以下,但仍高於協鑫科技。

在產量方面,2024年協鑫科技顆粒硅產量達26.92萬噸,同比增長32%;出貨量爲28.19萬噸,同比增長45%,庫存持續下降。

協鑫科技已與隆基綠能簽署總量42.5萬噸、價值約200億元的三年期採購協議。隨着徐州、樂山、包頭等生產基地產能釋放,2025年計劃產能將達45-50萬噸,規模效應將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

此外,協鑫科技還在積極開拓國際市場,與阿聯酋穆巴達拉主權基金合作開發首個海外顆粒硅項目,推進國際化戰略。

但其實也不難看出,光伏行業產能過剩問題短期內難以緩解,而市場競爭又在日益激烈。據華夏能源網統計,2023年佈局顆粒硅的企業由2家增長到7家。內蒙古鑫元和內蒙古鑫環兩家公司的股東名單中,包含TCL科技、上機數控、高佳太陽能等光伏企業。

雖然協鑫科技在專利和規模上擁有先發優勢,但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環境下,後來者可能蠶食其市場份額。

聯席CEO蘭天石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今年一季度開始,現金流爲正是大概率的問題。預計第三季度末實現利潤,四季度能夠實現整個季度盈利。依靠顆粒硅在技術和成本上的雙重優勢,協鑫科技有望在光伏寒冬中率先走出陰霾。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