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去追求讓機器像人,而是讓機器去理解人類,像人類一樣去思考,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科技的意義是要讓人類活得更好,活得更有意義,讓所有的普通人從中受益。”
——馬雲
4月10日,馬雲現身阿里雲谷園區並參與阿里雲KO大會。作爲阿里巴巴的靈魂人物,馬雲的每一次露面都預示着新變化,引發業內廣泛關注。這次在阿里雲的KO大會上,馬雲現場演講稱,“今天阿里雲的資源和技術人才,既是發展雲計算和AI的信心所在,更是責任所在。”
馬雲還表示,“我們不是去追求讓機器像人,而是讓機器去理解人類,像人類一樣去思考,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他認爲,未來不是讓AI取代人類,而是應該讓AI解放人類,更懂人類,服務好人類。“科技的意義是要讓人類活得更好,活得更有意義,讓所有的普通人從中受益。”同時,科技人員的責任,不是讓AI取代人類,而是讓AI更懂人類、更好地服務人類。
據悉,阿里KO(Kick Off )大會是阿里巴巴每年在新財年開始時舉辦的啓動大會,旨在爲員工注入動力和明確目標。在去年的阿里雲KO大會,阿里集團CEO吳泳銘出席併發言,而今年馬雲選擇與吳泳銘一同參與並演講,顯示了對阿里雲業務的高度重視。
近幾個月來,馬雲頻繁現身。2024年12月8日,馬雲現身螞蟻集團20週年活動並着重提到了AI發展。他表示,從今天來看,未來20年的AI時代能帶來的改變會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因爲Al會是一個更加偉大的時代。
今年2月,馬雲又出現在夸克所處的阿里智能信息事業羣進行交流。隨後在3月,阿里把夸克新版本定義爲公司的AI旗艦應用,未來通義系列模型的最新成果都將第一時間接入夸克。夸克成爲了阿里AI To C(消費級)領域優先級最高的業務之一。
在“AI驅動”戰略的牽引下,阿里加速推進公司現有業務的“AI化”。集團CEO吳泳銘此前宣佈,未來三年,阿里將砸下超過3800億元,全力投身於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吳泳銘親自掛帥兼任阿里雲CEO,對於大模型團隊的各種進展十分關注。
過去一個月來,阿里雲已經發布並開源了多個通義模型。包括端到端多模態模型Qwen2.5-Omni、全新的推理模型通義千問QwQ-32B等,並宣佈與寶馬、南京大學等達成合作。而阿里雲新一代模型Qwen3計劃在今年第二季度發佈。
在4月10日舉行的阿里雲AI勢能大會上,阿里雲智能集團資深副總裁劉偉光稱,阿里核心業務的Agent化已成爲重要的業務策略,並將開放在AI Agent Store上。
摩根士丹利的研究報告預計,阿里2025財年第四季度雲收入加速至18%,預計集團經調整EBITDA增28%,主要受到穩健的客戶管理收入增長、雲毛利好過預期以及持續虧損減少。
(文章來源:廣州日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