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2024年報看保誠(02378):穩健經營牢築增長基石 高分紅彰顯價值底色

智通財經網
04-10

近年來,在外部不確定性加劇、無風險收益率下行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越來越多人開始轉向追求穩健的投資回報,紅利策略因此而大受追捧。簡而言之,紅利策略是指在股票市場中以股息和回購爲選股核心指標的投資策略,其要點在於投資那些持續穩定回饋股東 – 亦即通過股息或回購以返還資本 – 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以獲得股息收入和潛在的資本增值。

隨着港股財報季來臨,上市公司正陸續披露 2024 年度業績。智通財經注意到,在港股市場波動的背景下,保誠(02378)憑藉紮實的業績表現和前瞻性戰略佈局,向投資者交出了一份兼顧成長性與確定性的答卷。2024年,保誠在22個壽險市場中的18個錄得新業務利潤增長,按照固定匯率及經濟假設,新業務利潤同比增長11%至30.78億美元,經調整稅後經營溢利穩步提升7%至25.82億美元,再度驗證其穿越週期的經營韌性。

更值得關注的是,公司通過超預期的分紅與股份回購傳遞信心,疊加亞太市場戰略縱深推進,逐步勾勒出"回饋股東以提升長期價值、穩健經營增強確定性"的雙重價值邏輯。

穩健經營:亞太市場釋放長期潛力,客戶體驗提升構築護城河

從戰略縱深看,亞洲及非洲市場的人口結構紅利與財富積累趨勢未改,保誠憑藉先發優勢與本土化佈局佔據競爭高地。在聚焦亞太戰略驅動下,保誠在亞洲新興市場提前卡位,憑藉產品、渠道以及技術優勢,展現出顯著的規模效應。同時,健康險與數字化轉型的持續推進,不僅優化業務結構,更構築起抵禦行業週期的護城河。

截至2024年末,公司保險業務遍及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其他增長型市場。其中,中國大陸業務通過與中信集團下中信金融控股公司的合資企業進行,並以中信保誠人壽的名義運營。期內,各地年度保費等值銷售額(APE)分別約爲4.64億元、20.63億元、2.62億、4.06億元、8.7億元及21.37億元。

透過2024年報可以看到,保誠的業績韌性源於客戶服務分銷業務健康業務三大戰略支柱的協同發力,而產品與服務持續的優化、升級正在帶動保誠的業務進入良性發展循環。

在客戶需求端,保誠通過科技創新去賦能分銷渠道以及保險業務開展,並持續提升客戶體驗。據瞭解,保誠已提升客戶數碼服務平臺PRUServices的功能性和一致性,預期於2025年第一季度前在7個業務單位完成該平臺的部署,以改善客戶體驗並實現實時客戶反饋。同時,保誠將繼續利用人工智能及數據分析,提升客戶體驗,從而持續提升客戶口碑。

從留存率及淨推薦值這兩個核心指標來看,2024年,保誠的客戶留存率提高1個百分點至87%。客戶淨推薦值按年度計量,公司已在10個監測市場中全部實現客戶淨推薦值(NPS)位居第一或第二四分位,當中5個市場處於第一四分位,較2023年增加一個達標市場。由此可見,保誠服務接觸點的客戶體驗相關衡量指標維持正面趨勢,越來越多客戶願意推薦保誠,從而帶動業務拓展。

分銷網絡方面,保誠憑藉多元渠道,快速適應和靈活應對市場,以匹配每個當地客戶的需求。截至2024年底,公司的分銷網絡涉及月均活躍代理約爲65,000人和200多名銀行夥伴。其中,每名活躍代理的新業務利潤增長5%,形成了質效雙升的銷售結構。

期內,公司通過旗下銀行保險渠道錄得的新業務利潤於2024增加31%,達至8.72億美元,得益於銷售增長及正面產品組合效應,健康及保障產品於年度保費等值銷售額中的佔比有所提高。未來隨着更多產品組合融入渠道,將觸及更多新的客戶羣體,進一步拉動業績增長。隨着銀行保險渠道更廣泛覆蓋,新業務銷售的增量市場值得期待。

至於健康險板塊,則成爲新增長點,新業務利潤增加11%。該業務在香港、新加坡及印度尼西亞尤爲增長迅速,由重新定價計劃、新推出的醫療保健產品以及完善客戶的醫療保健體驗所帶動。同時,依託數字化健康管理工具與健康管理服務閉環,客戶粘性進一步增強。

由此不難推測,隨着保誠圍繞業務過程不斷提質提效,以及提升客戶體驗,將繼續鞏固自身在亞洲市場的領先地位。憑藉高品質的代理人渠道,不斷提升的健康及保障業務等,保誠的業績將打開更爲廣闊的增長空間。

回饋股東策略:超預期分紅及回購股份,資本運作升維拓展邊界

對於資本市場而言,最令投資者關注的是,無異於保誠的2024年全年股息達每股23.13美分,同比增幅達13%,顯著高於此前7%-9%的指引區間。這一超預期表現不僅源於整體業務的穩步增長,更凸顯管理層對股東回報的高度重視。

毫無疑問,穩定的現金流和充裕的現金儲備正是支撐保誠長期、穩定分紅的基石。經統計,自 2010年以來,保誠已連續 15年向全體股東派息,且近年來分紅力度還呈現出不斷加強的趨勢。而以此趨勢進行展望,可期待的是隨着業務規模的有序增長,接下來該公司還將以更大的派息力度回饋投資者。

數據來源:wind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自由盈餘儲備高達86億美元,自由盈餘率234%。公司加快進行20億美元的股份回購,預計2025年年底前完成,較原定時間表提前半年。這種“盈利釋放+資本返還”的組合拳,既印證了公司現金流的充沛性,也爲其在低利率環境下維持估值溢價提供了有力支撐。

更具想象空間的是,保誠此次公佈的印度ICICI Prudential Asset Management Company Limited的分拆上市計劃,其潛在IPO不僅能釋放聯營公司價值,保誠更可能通過部分減持實現資本循環利用。儘管此計劃將要視市場狀況、必要的批准及其他考慮因素而定,但管理層明確承諾將淨收益回饋股東,這一表態無疑爲長期投資者注入強心劑。

由此不難看出,相較於同業在低利率環境下的盈利波動,保誠展現出更強的業績確定性。其分紅政策錨定經營自由盈餘的可持續性,未來有望進一步提升。疊加股份回購提速與旗下資產盤活預期,公司正通過多重資本管理工具兌現股東價值。

在港股市場追逐確定性的浪潮中,保誠憑藉"高資本返還-穩增長-優治理"的三重優勢,正迎來價值重估機遇,年初至今,公司股價漲幅達到36.59%而。在此次2024年報公佈以後,公司的股價一路上揚,6個交易日內漲幅達到8%。

綜合來看,2024年的業績驗證了保誠商業模式穿越週期的能力,而前瞻性資本運作與新興市場佈局則爲中長期增長蓄力。因此,隨着切換至傳統內含價值評估體系所帶來的估值催化,疊加回購與分紅政策持續加碼,保誠有望成爲長線資金配置的“壓艙石”,長期價值正逐漸釋放,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