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見證歷史!瘋狂買入!

券商中國
04-10

  南向資金單日淨買入額創歷史新高。

  4月9日,港股三大指數早盤大幅低開,恒生指數一度跌超4%,恒生科技指數一度下跌超5%。隨後,港股震盪上揚,並於午後抹去跌幅轉漲。截至收盤,恒生指數收漲0.68%,恒生科技指數大漲2.64%。

  近期港股市場出現大幅震盪,南向資金趁機抄底,當日淨買入額高達355.87億港元,創歷史新高。年初至今,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港股已超5736億港元,爲歷史同期最高,顯示出資金對港股市場的強烈信心。

  南向資金單日淨買入額創歷史新高

  當日,科技股延續漲勢,半導體軍工、硬件設備板塊表現亮眼,中船防務漲近16%,中芯國際漲超10%,小米集團漲近8%。大消費板塊普漲,中國中免放量大漲近24%,中國飛鶴漲超11%。

  港股市場盤中迎來大反攻,恒生科技指數盤中反彈幅度超過8個百分點,年內漲幅擴大至4.95%。

  4月7日,港股情緒受美國關稅影響出現大幅回調,恒生指數大跌13%,恒生科技指數大跌17%。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港股市場自4月8日以來,連續2日出現反彈。

  在港股市場大反彈之際,南向資金持續淨買入港股。當日淨買入額高達355.87億港元,創歷史新高。

  就在不久前的3月10日,南向資金單日淨買入港股296.26億港元,創下互聯互通機制開通以來的單日最高紀錄。

  儘管近期港股市場受美國關稅等影響,出現較大幅度震盪調整,但是南向資金反而在不斷加碼買入港股。

  數據顯示,本月6個交易日,南向資金每個交易日淨買入港股的金額均在100億港元以上,本月淨買入金額已高達1349.64億元。

  年初至今,南向資金對港股淨買入態度較爲堅決,累計淨流入港股已超5736億港元,爲歷史同期最高,顯示出資金對港股市場的強烈信心。

  今年以來,南向資金已經成爲做多港股的重要力量之一,爲港股持續貢獻增量資金,並在個別板塊例如科技領域的某些細分個股上具備了定價影響力。

  “經過近期的快速調整,港股的估值優勢再次凸顯,資金加速抄底佈局。”恒生前海港股通精選混合基金經理邢程分析,從目前來看,港股市場可能仍然會以結構性機會爲主,一方面,對於DeepSeek引發的一系列中國資產重估敘事仍未停止,其持續性取決於市場能否看到國內AI和科技產業不斷進展和突破的證據,以驗證遠期中美科技和生產力博弈齊頭並進的預期,這或許是支持中國資產重估敘事的重要基礎假設。另一方面,後續市場仍要回歸企業盈利的修復,企業盈利全面改善的抓手還是財政政策的有效發力和信用週期的逆轉向上。考慮到港股估值仍舊相對較低,市場成分的盈利結構更好,都使得港股市場對潛在的企業盈利修復和政策信號更爲敏感。

  港股主題ETF呈現虹吸效應

  資金對港股的強烈關注在港股主題ETF交易上被體現得更淋漓盡致。

  4月9日,恒生科技ETF、恒生科技指數ETF當日成交金額分別達到156.39億元、151.12億元,位列全市場成交額前列,換手率分別爲71%、64.3%。

  不少港股主題ETF規模水漲船高。4月8日,富國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吸金超25億元,工銀國證港股通科技ETF、景順長城中證港股通科技ETF、華寶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等當日吸金均超億元。

  全年來看,富國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今年吸金196.04億元,工銀國證港股通科技ETF吸金103.5億元,成爲今年規模金額增長較大的數只產品之一。

  在資金不斷加持下,富國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工銀國證港股通科技ETF和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恒生科技ETF等港股主題基金最新份額規模均創歷史新高。

  公募基金也在不斷加大對港股主題基金佈局,今年以來已陸續有超20只港股主題基金宣佈成立,天弘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動指數、工銀國證港股通創新藥ETF發行火爆,分別募集20.28億元和12.66億元。

  從主題來看,紅利、科技和醫藥是公募基金青睞港股的三大主題。

  實際上,自去年開始,公募基金就已開始不斷加大配置港股。中泰證券數據顯示,2024年年報中,主動權益型基金持股所屬行業中,港股通標的以12.69%的持倉佔比躍居次席,這一比例較半年報增長2.24%,也接近歷史峯值,反映出內地機構投資者對港股市場低估值修復機遇的深度挖掘。港股通亦成爲公募基金全年加倉動能最強的兩大方向之一。2024年年末,基金經理主動增加了在港股通上的倉位,幅度達到2.74%。

  與半年報相比,2024年年報顯示,公募基金加倉金額前二十大個股中,港股通標的佔據6席,合計加倉規模達522.11億元,反映南向資金與境內機構形成共振。阿里巴巴、小米集團、中興通訊吉利汽車均獲超50億元加倉,凸顯機構對港股估值修復及科技產業升級的強烈預期。

  港股估值水平回到低位

  經過這波回調後,不少機構認爲港股指數最新估值又回到較低水平,配置性價比再度凸顯。

  對港股而言,招商基金認爲,港股仍有望呈現修復行情。

  “港股雖然仍受外圍因素所拖累,但在避險情緒緩和後,投資者應該及時化危爲機。”星展銀行高級投資策略師鄧志堅表示,今年3月底的恒指市盈率本來只有11.6倍,經歷本週一後更加跌至只有8.9倍。除了低估值外,更重要的是港股受惠於中國經濟結構多元化,無懼美國“對等關稅”帶來的衝擊。在受惠於國內經濟韌性的同時,港股中越來越多的優質國內企業正吸引着全球投資者。

  因此,他認爲,擁有低估值、國家經濟韌性支持和企業盈利保持高增長的港股,應成爲長期資產配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邢程指出,目前港股市場估值水平仍具備吸引力,中期來看市場或在波折中上行,國內經濟增長政策變化以及美聯儲貨幣政策路徑值得關注。影響香港市場定價的分子端企業盈利和分母端流動性因子均有望得到邊際改善,相對較低的估值水平不僅將爲市場抵禦外部波動提供緩衝,也有望使港股市場對潛在的增長修復和政策信號更爲敏感,從而提供更大的彈性。

  邢程建議關注成長板塊中盈利改善、對流動性敏感型行業,如互聯網、科技硬件、新能源車和創新藥等行業,同時關注具備股東回報確定性的優質高股息標的長期配置機會。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