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蛇眼財經v
在大衆印象裏,網文巨頭閱文集團一直是行業的“頂流”,憑藉海量網文IP資源和龐大用戶基礎,在數字閱讀領域可謂是呼風喚雨。過往,其業績報表上那亮眼的營收數字、持續增長的利潤,無不彰顯着霸主地位。
可誰能想到,2024年風雲突變,財報數據一公佈,瞬間在行業內掀起驚濤駭浪:淨虧2.09億!這一消息就像一顆重磅炸彈,直接打破了人們對閱文“穩賺不賠”的固有認知。
要知道,前些年閱文一路高歌猛進,營收不斷攀升,從在線閱讀付費、廣告收入,到版權運營,將網文IP改編成影視、動漫、遊戲等,每一步都走得順風順水,賺得盆滿鉢滿。如今這突然的虧損,無疑給所有關注者心中埋下了大大的問號:曾經無往不勝的網文巨頭,到底怎麼了?
繁榮背後的隱憂
仔細剖析閱文集團2024年的財務報表,會發現一個頗爲奇特的現象:營收和利潤走向竟然背道而馳。
從數據來看,2024年閱文實現收入81.2億元,同比增長15.8%,創下了三年內的最高水平,這樣的增長態勢放在任何行業,都算得上是亮眼成績。版權運營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長33.5%至40.9億元,成爲拉動營收增長的關鍵力量。像《慶餘年2》播出時,全網熱度居高不下,相關話題頻繁登上熱搜,不僅收穫了超高播放量,還帶動了原著小說銷量猛增,周邊衍生品也賣得火熱,成功拓寬了盈利渠道。
可淨利潤卻給了大家“當頭一棒”,歸母淨利潤爲- 2.09億元。這一虧一盈之間,問題究竟出在哪?罪魁禍首就是商譽減值。2018年閱文以155億元高價收購新麗傳媒,當時影視行業發展勢頭正猛,這筆收購被視作拓展影視版圖的關鍵一步。可後來新麗傳媒業績卻不太理想,2024年閱文對其計提了11.05億元商譽減值,直接讓淨利潤大幅跳水。
這就好比你花大價錢買了一家公司,本指望它大賺特賺,結果它不僅沒達到預期,還得讓你從利潤裏拿出一大筆錢來給它“擦屁股”,換誰都肉疼。
除了商譽減值,成本的大幅攀升也讓閱文苦不堪言。影視化轉型之路,從網文IP到影視屏幕的每一步都離不開真金白銀的投入。製作成本方面,一部稍微有點品質的影視劇,從搭建精美的拍攝場景,到邀請知名演員、專業製作團隊,再到後期特效製作,每一項都是鉅額開支。
以《慶餘年2》爲例,爲了還原小說裏宏大的世界觀和精彩的打鬥場面,在特效製作和場景搭建上就投入了大量資金,力求給觀衆帶來極致的視覺體驗。據財報顯示,2024年閱文集團內容成本高達16.73億元,製作成本爲10.39億元,這些數字背後,是影視化項目不斷增加以及對內容品質要求提升的結果。
內容成本也在一路走高。爲了獲取優質網文IP,閱文需要和衆多競爭對手“搶破頭”,價格自然水漲船高。買到IP後,進行劇本改編、請專業編劇打磨劇本,也都是不小的開支。而且隨着影視行業競爭加劇,爲了讓自家作品脫穎而出,宣傳推廣費用也越來越高。2024年閱文集團銷售及營銷開支同比增長31.5%至22.61億元,主要就是電影、電視劇相關的推廣及廣告開支增加。
這些成本不斷擠壓着利潤空間,就像一個不斷膨脹的“吞金獸”,吞噬着本應到手的利潤,讓閱文在影視化轉型的道路上負重前行。
影視化轉型全景
時間回溯到2018年,閱文以155億元的鉅額資金收購新麗傳媒,這一收購案堪稱網文與影視行業融合的標誌性事件。當時,網文市場經過多年發展,積累了海量IP資源,但在影視化改編方面,缺乏專業的影視製作力量將這些IP真正轉化爲高質量的影視作品。新麗傳媒則是影視行業的佼佼者,擁有豐富的影視製作經驗、專業的製作團隊和廣泛的影視發行渠道。
對閱文來說,收購新麗傳媒是其影視化轉型的關鍵一步,直接獲得了一支能將網文IP搬上大熒幕、小熒屏的“精銳部隊”,從IP源頭到影視製作、發行,構建起了完整的產業鏈條。這就好比一個人原本只擅長寫故事,現在突然擁有了一家專業影視公司,能把自己的故事以最專業的方式拍成電影、電視劇,實現了從網文創作到影視製作的“跨界升級”。
此後,閱文開始圍繞新麗傳媒,整合內部IP資源,有計劃地將旗下優質網文IP進行影視化改編,開啓了大規模影視化轉型的征程。
在影視化轉型的道路上,閱文並非一無所獲,反而取得了不少亮眼成績。2024年,多部由閱文IP改編的影視作品成爲爆款,在市場上掀起了收視熱潮。電影《熱辣滾燙》以其精彩的劇情和演員出色的表演,斬獲了可觀的票房成績,成爲當年電影市場的一匹黑馬。《慶餘年2》更是成爲年度爆款劇集,集均播放量破億,再次證明了這個IP的強大號召力。劇中範閒在權謀漩渦中不斷成長,複雜的人物關係、精彩的劇情反轉,吸引了無數觀衆熬夜追劇,相關話題在社交媒體上熱度居高不下,成爲全民熱議的現象級作品。
除了影視播放成績優異,在版權運營和衍生品開發方面,閱文也收穫頗豐。《慶餘年》圍繞IP推出了豐富多樣的衍生品,從精美的人物手辦、盲盒,到高端收藏卡牌,滿足了粉絲不同的收藏需求。其中,《慶餘年》影視卡牌在劇集播出前GMV就高達2000萬,銷量位居影視類收藏卡牌歷史第一。
這些衍生品不僅爲閱文帶來了直接的收入,還進一步擴大了IP的影響力,形成了良性循環。在版權運營上,閱文積極與國內外各大平臺合作,將IP改編權授權給不同地區的影視公司,實現了IP價值的最大化,讓閱文的影視化轉型初嘗勝利果實。
發展路上的荊棘
2018年那場轟動行業的收購案,讓新麗傳媒成爲閱文集團影視化轉型的重要拼圖。當時,雙方簽訂的業績對賭協議就像一場充滿懸念的比賽:2018 - 2020年,新麗傳媒需實現淨利潤分別不低於5億元、7億元和9億元。可現實卻給了閱文沉重一擊,前兩年新麗傳媒均未達標,業績表現遠低於預期。這就好比你滿心歡喜投資了一家潛力股公司,本想着它能一路飄紅,結果卻頻頻“踩雷”,股價暴跌。
2020年,閱文無奈對新麗傳媒計提了高達40.16億元的商譽減值,這一操作直接讓閱文當年淨虧損44.84億元,就像一記重錘,敲碎了閱文對影視化轉型的美好憧憬。本以爲熬過這一陣,情況會有所好轉,沒想到2024年,商譽減值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再次落下,閱文對新麗傳媒計提了11.05億元商譽減值。這一次次的減值,不僅讓閱文的財務報表“傷痕累累”,更打擊了市場對其影視化轉型的信心。
另外,在數字閱讀市場這片“江湖”裏,競爭可謂是愈演愈烈。近年來,免費閱讀平臺如雨後春筍般崛起,其中字節跳動旗下的番茄小說、七貓小說等發展勢頭迅猛。番茄小說憑藉“免費+廣告”的獨特模式,吸引了大量用戶,2023年12月份的月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35.8%,達到1.92億,躍居行業之首。這對閱文集團的在線業務造成了巨大沖擊,導致閱文月活用戶持續下滑。從2022年起,閱文自有平臺產品及騰訊產品自營渠道的月活躍用戶數量逐年減少,2024年已降至1.6660億。
用戶的流失就像失血一樣,對閱文的影視化轉型產生了連鎖反應。影視化轉型需要龐大的用戶基礎作爲支撐,一方面,用戶是網文IP的受衆,只有擁有大量忠實用戶,網文IP纔有足夠的熱度和影響力,才能吸引影視製作方和觀衆的關注;另一方面,用戶的喜好和反饋能爲影視化改編提供方向,幫助製作方打造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影視作品。可如今用戶大量流失,意味着閱文影視化轉型的“根基”在動搖,影視項目的潛在觀衆羣體減少,市場影響力和商業價值也隨之降低,讓閱文在影視化轉型的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同時,網文IP改編成影視作品,就像一場充滿挑戰的冒險,稍有不慎就可能“翻車”。以備受期待的《大奉打更人》爲例,這部小說在網文界堪稱爆款,在喜馬拉雅平臺的有聲書播放量高達80億,起點中文網的訂閱量也突破了10萬,粉絲無數,影視化改編本應是萬衆矚目。可劇集播出後,卻遭遇了口碑和收視的雙重“滑鐵盧”。豆瓣評分僅爲5.4,收視持續走低,與開播前的超高期待形成了鮮明反差。
未來藍圖與挑戰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AI技術正逐漸成爲網文行業乃至影視行業的“新寵”,爲閱文的影視化轉型帶來了新的曙光。在創作端,AI輔助創作工具不斷升級,爲網文作者提供了強大助力。2024年2月,閱文集團旗下的“作家助手”集成了獨立部署的DeepSeek-R1大模型,這一舉措讓創作效率大幅提升。
AI在翻譯領域的應用,也爲閱文網文IP的海外影視化改編奠定了基礎。WebNovel作爲閱文的海外門戶,新增AI翻譯作品3200多部,佔中文翻譯作品總量近一半,在暢銷榜Top100中的佔比約4成。AI翻譯不僅效率極高,成本也大幅降低,能夠快速將網文作品翻譯成多種語言,讓海外觀衆更便捷地接觸到中國網文IP。這意味着閱文影視化轉型有了更廣闊的海外市場,能吸引更多海外影視製作方合作,將網文IP改編成影視作品推向全球。
在影視內容製作環節,AI同樣大顯身手。從前期的劇本創作,AI可以根據網文IP的故事梗概,輔助編劇生成故事大綱、人物小傳,甚至一些具體情節段落,提供創作靈感;到後期的特效製作,AI能通過算法快速生成逼真的特效場景,降低製作成本和時間,讓影視作品呈現出更震撼的視覺效果。比如一些奇幻類網文改編的影視劇,藉助AI特效,能更生動地展現出原著中神祕的魔法世界、激烈的打鬥場面,滿足觀衆對視覺奇觀的追求,爲閱文影視化轉型注入新的活力。
面對當前的困境,閱文需要從多個方面發力,探索破局之路。在成本控制上,閱文可以進一步優化影視項目製作流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比如,通過大數據分析精準定位觀衆喜好,減少不必要的製作環節和資金投入,避免盲目追求大製作、大明星陣容,把錢花在刀刃上。
拓展市場也是關鍵一步。除了鞏固國內市場,閱文要加大海外市場的開拓力度。藉助AI翻譯技術,將更多網文IP推向海外,與海外影視公司合作,製作符合當地文化和觀衆口味的影視作品,還可以探索新興的影視消費市場,吸引更多年輕觀衆,拓展影視化轉型的市場空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出重圍,實現可持續發展。
總而言之,閱文集團的影視化轉型之路,可謂是荊棘與鮮花並存。2024年的淨虧數據,讓我們看到了轉型過程中遭遇的重重挑戰,從商譽減值的財務重壓,到市場競爭的激烈衝擊,再到內容改編的難題,每一個都考驗着閱文的應變能力和決策智慧。
在這場轉型的“馬拉松”中,未來閱文能否突破困境,成功實現從網文巨頭到影視內容巨頭的華麗轉身?是繼續在困境中摸索,還是能迅速找到破局之道,迎來新的發展高峯?相信大家心中都有自己的看法。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