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小米汽車上週鎖單量爲13000臺,且已連續多周出現下滑,不過今年累計鎖單量仍達到183800臺。與此同時,據有關博主披露,小米SU7在今年一季度的上險量達到了7.46萬臺,展現出一定的市場熱度。
從財務數據來看,根據小米集團最新財報,2024年汽車業務全年收入達328億元,其中321億元來自汽車銷售,7億元來自其他相關業務。全年毛利率爲18.5%,但調整後淨虧損62億元。不過,第四季度情況有所好轉,毛利率提升至20.4%,虧損收窄至7億元,這表明小米汽車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正逐步改善。
當前,小米汽車面臨的主要交付壓力來自產能限制。爲了應對市場需求,小米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一方面,通過現有產線挖潛和供應鏈協同,小米將2025年交付目標從30萬輛提升至35萬輛,這一目標將覆蓋SU7、SU7 Ultra及年中上市的首款SUV車型YU7。另一方面,爲進一步擴大產能,北京二期工廠計劃年內投產,年產能規劃15萬輛,重點支持新車型量產。
小米汽車在市場拓展方面正加速衝刺。SU7系列憑藉高性價比和智能化體驗贏得了市場的認可,爲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出行選擇。而即將上市的YU7將填補小米汽車在SUV市場的空白,進一步完善產品矩陣,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儘管面臨着產能爬坡的挑戰,但小米汽車通過產線挖潛和新工廠建設,正努力實現更高的交付目標。隨着供應鏈協同效應逐漸顯現,小米汽車在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方面有望取得更大突破。